幸福是什么_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 幸福是什么
罗切斯特太太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19 14:09:08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算是幸福?我想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回答,会有一千种答案,如同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一样。几年前,白岩松写了一本名叫《幸福了吗?》的书,曾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包括我也写了一篇名为《我幸福吗?》的博客文章。当时大家(包括我)都是从物质方面去探讨幸福的涵义,有博友就说了我的观点过于物质化。但我觉得首先得有基本的衣食住工,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才能去提升精神层面的东西。可当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了,那又怎样去看待幸福的定义呢?这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会提供给你参考的答案。
   我曾经看过一则关于幸福指数世界排行榜的新闻,不丹是第一,其后是北欧几个国家,中国好象榜上无名。当时我还觉得不丹并不富裕,但为何幸福指数能排第一。为了解开我心中这个疑惑,我还特地去买了本黄紫婕写的《我在幸福之地:不丹》来看。看完书后,总结出就是不丹人因着宗教信仰而不看重物质,更注重精神上带给人幸福的感受。再看这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答案,和不丹人的观点很相似,难怪这些国家可以排在幸福排行榜前几名,确实名副其实啊。
   在几年前,我就听说过想要提高生活品质须用减法去实施而不是用加法。这点和这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去学,毕竟这本书是以日本和北欧作比较,而中国跟日本的国情和民情都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只能取其精华为己用。
   人活着,都离不开衣食住行,那对幸福的定义也一定离不开这些。这本书中,作者写道:“北欧人对旅行意义的诠释通常来自于‘到陌生街道上去走走’、‘到海边进行海上运动’或是‘到山中去亲近大自然’等可以沉淀为生活经验,构筑成个人经历的东西。”而我们国人呢,你只要看到小长假、大长假期间拥塞的路况和著名景点人山人海的状况,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和北欧人的幸福定义会天差地远的原因了。特别是再看某些国人出国旅游的所作所为,同样身为中国人的我都感到丢脸,就不知道那些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所以作者告诉大家:“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购物只能满足心灵暂时的欲望,而经历和体验却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说到底,还是我们国人和北欧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差距太大,所以才导致在行为上相差太多,结果当然也就千差万别了。
   也许有人说,中国人是穷怕了,所以才会对物质充满着狂热的欲望。只有物质生活富足了,才会有踏实感,才会感到幸福。这理由找得差劲极了。日本人富裕吧,地球人都知道,可日本的自杀率也是世界第一,这就证明大多数日本人并不觉得很幸福,也说明物质生活富裕并不能带来完全的幸福感,这也是这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的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作者用调研的数据、事实和亲身经历来论证他这本书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幸福总是站在正向选择的那一边。为了得到快乐和人生的乐趣,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出选择。然后再减少自己‘应该’做的事和所持有的物品。这便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如果有人还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获得幸福,那么就请去好好阅读《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这本书吧,希望这本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