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_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
Danyang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04 15:12:27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

        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样好,非常好的教育理念。
        1.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2.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交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3.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4.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事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5.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1)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
        6.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以排除社会环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的影响。
        7.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8.竞争的后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击倒自己。
        9.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发现,“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过暗疮。”
        10.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
        11.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12.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可谓典型的“成功”人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
        13.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14.“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三不原则“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
        15.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16.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家长把管理糖桶的权利从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件,却是一项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家长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17.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18.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19.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地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20.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
        21.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那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对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22.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23.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越健康。冷酷从来不是教育,它是教育的反义词,冷酷教育职能制造冷酷。
        24.无论从潜能的挖掘还是幸福感的扩容,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25.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
        26.亚当斯密认为,具有最细腻敏锐的慈悲性格的人,自然也是最能够高度自我克制的人。
        27.“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
        28.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29.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做出行动。
        30.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的不知不觉的上瘾。
        31.儿童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
        32.”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3.教育的目标是要尽可能让一个孩子优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求完美心理。不完美是构成完美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平衡力,是潜力。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的回应

旺夫小美妞儿 2014-12-23 13:55:39

喜欢 赞~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