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必须马上着手做好几件事情,但问题是,我们总是习惯于一心多用,以至于当我们决定集中精力专注于某项活动时,我们做不到了。我们的大脑如此躁动不安,而且,这种躁动不安具有强大的惯性。它不希望停下来。它让我们筋疲力尽、过度劳累。我们发现自己没办法安静地坐下来,而且也没办法安静下来。不过,练习的心态是安静的。它将思绪放在当前这一刻,有一种类似于激光的精确焦点和准确度。它服从我们准确的方向定位,集中我们所有的精力,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是平和的,完全不会感到焦虑。我们的状态,就是在那一刻应当所处的状态;我们就是那一刻我们应当成为的那个人,并且完全清醒地知道我们在体验什么。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的能量和精力都没有任何浪费。
如果你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那你便没有控制自己。缺乏自我控制,不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都不会有真正的力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想些什么,那你便没有拉紧思维的缰绳,对自己前进的目标便没有了掌控的能力。你不可能控制你甚至都不知道的东西。意识一定是第一位的。
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
为了聚焦于当前,我们必须至少暂时放弃对期望目标的依恋。如果不能放弃这种依恋,那么,由于我们现在还在想着尚未发生的事情(即目标),便不可能活在当下。这需要做出我此前讲到过的目标转变。当你将目标从试图实现的结果转向实现结果的过程时,一种美妙的现象便发生了:所有压力都将消散于无形。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当你的目标是只专注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时,那么,只要你在做,你便时时刻刻都在实现着目标。从一个方面来看,这是一种微妙的转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你怎样处理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当你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并且持续地知道你正在这样做时,你将开始感到平和、精神焕发和游刃有余。你的思绪平缓了下来,因为你在要求它一次只想一件事。你内心的喋喋不休已然不再。以这种方式来集中精力,与我们处理一天中大部分活动的方式完全相反。我们的思维试图掌控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要么是我们需要做的(将来的事),要么是我们忘了做的(过去的事)。我们的思绪变得无处不在、飘忽不定,并且,我们通常一下子就做了太多的事情。
这种知道你的思绪处在何处,并且知道你现在正在做什么的意识,让你能够一再积极地强化自己实现目标的感觉。不过,当你的思维只是放在完成的结果上时,你不仅在没有实现那些结果的每一秒都感到失败,而且在练习中犯下每一个“错误”时,都会体验到焦虑感。你把每一个错误都当成一种障碍,一种延迟你实现目标的东西,让你迟迟体会不到实现那一目标的东西。相反,当你的目标是把精力集中在过程之中,并且停留在当前这一刻时,你不会遇到错误,也不用做出判断。你只是在学习和做事情。你在从事活动、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也在调整练习时的精力,以产生期望的结果。这时的你没有不好的情绪,因为你没有判断些什么事情。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与你计划中的目标完全“失去联系”。你继续使用最终目标作为船舵来指引自己的练习,但不是作为一个你正在做什么的指示符。如果是后面这种情况,不论从事什么活动,你的这个目标都给你制造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因为它通常是你一开始从事这项活动的理由,而且,你总是在那里对比,以便衡量进展。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接受,那种想法其实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从书本上了解世界上任何一种伟大的宗教和哲学,便会发现,它们的核心主题是:我们无力停留在当前这个时刻之中。它们全都非常详尽地描述,一旦我们克服了这个弱点,便能意识和体验到真正的内心平和,并达到一种真正的自强。
另外,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有点儿迫不及待。我们想要结果,现在就在等着结果。我们集体跳过产生结果的过程,直接得到结果。我们对立即得到某件东西痴迷不已。许多美国人的信用卡债务飙升,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信用卡满足了这种“现在就得到,日后再支付”的思维模式。信用卡的前提是在经历过程之前先得到结果,而不是让人们先经历过程。这种思维模式一般只会让人产生失败感和空虚感。我们都体会过,很想买某些东西,但手头没有足够的钱。于是,我们欠一些信用卡的债务,先买下它们。如此一来,我们达到某个目标、产生满足感的时刻,通常比收到第一张信用卡账单的时刻要早得多。我们用一些短语描述对这种思维模式的上瘾。“即时满足”便是其中之一。它可以更准确地表述为“即刻满意、短期满足”,因为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任何一样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没有真正的、持久的价值。你可以回想起通过刻苦努力并在耐心等待之后得到的任何一样东西,但是,对于丝毫不费力气便获得的那些东西,你又记得几件呢?当我们将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获取某样东西的过程,并且通过保持耐心和遵守戒律来获得它,那么,无论它是一件物品还是一项技能,我们都可以体验到愉悦,而且是一种不会很快或很轻易就消散的愉悦。事实上,当我们回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获取的东西时,过程便会印在我们的脑海,而不是这样东西本身。我们会记得,我们完全掌控了自己不想遵守戒律的天性,并且在此过程中培育了耐心和恒心,体验到了愉悦和满足。我们记得的这些,不受时间限制,因为我们会一再体验到它们。
“现在就得到”的这种视角,不仅仅是个人的视角。我们的整个文化,以许多方式、在许多层面上鼓励这种视角。一些公司对短期利益更感兴趣,因此,在决策时牺牲了组织及员工的长远健康。奇怪的是,如果你问大多数人,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态度确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主流,但我们似乎身处一辆失控的列车上。我们需要刹一刹车,而且,必须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一旦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变成重点关注当前这一刻,便会知道“注重过程不是注重结果”是对的。我们便会平静下来。我们的优先事项会自动做出调整,我们会因为自己所拥有的和当前所处的状态而感到平和,觉得有成就感。有句老话说得好,“人生并没有目的地,人生就是目的地。”这句话有其真正的内涵。
·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 ·重点关注当前。 ·将过程确定为目标,并且运用总目标作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 ·对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刻意地训练,带着意图训练,并且自始至终清醒地知道那种意图。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每天走过花园中的鲜花旁边时,大自然会教我们一些什么。在什么时候,鲜花是完美的?当它还只是你手中的一粒种子,等待着你去种下时,它完美吗?在那一刻,它就是一粒种子。当这粒种子在几厘米深的土壤中开始悄无声息地第一次发芽时,它是完美的吗?在那一刻,它首次展现了我们称之为创造的神奇信号。那么,当它的嫩芽第一次钻出地面,第一次接受阳光的照射时,它完美吗?它用尽其所有的能力来寻找这种生命之源;在这一刻之前,它只是在地下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告诉自己要以怎样的方式成长。当它开始开花的时候呢?它完美吗?这个时候,它的个体属性开始显现。叶子的形状、花苞的数量,所有这些,都是这朵鲜花独一无二的属性,尽管它们在同一物种中的其他花朵间也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在鲜花盛开的时候,花朵的所有能量与努力是不是达到了它生命中的完美时刻?不要忘记,花朵会谦虚地、静静地凋谢,到那个时候,它会回到曾经养育它的大地之中。那么,在什么时刻,花朵是完美的呢?
当你对自己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形成了把思绪放在当下的方法时,好比花儿那样,意识到自己当前正处在什么阶段,那么,你在那一刻便是完美的,会体验到如释重负的感觉,感到自己从一种虚构的、自我施加的压力与期望中解脱出来,那种压力只会放缓你前进的步伐。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候,只要你注意到,你感觉厌倦、不耐烦、冲动或者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失望,那就得意识到,你还可以在这项活动中关注当前的这一刻。看一看你的思绪与精力集中在什么地方。你会发现,它们要么漫游到了将来,要么回到了过去。你可能下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实现的结果或产物之上。那种感觉通常出现在一些生产某种有形产品的活动之中,包括给房子刷涂料、减肥等。我把这类活动归类为对将来的分心,因为你想得到的结果将你的思绪与精力从当前这一刻拉了出来,进入到对将来的展望之中。你想要得到“怒放的花朵”,而忽略了其他的一切。
在一天中,尽可能多地让自己停下急匆匆的脚步,并且问一下你自己:“我是在练习像花儿一样的品德,并且用我的思绪和精力将自己停留在当前这一刻吗?”天性知道什么因素会奏效,因为它不需要应对自我。我们的自我,使我们构想了关于完美是什么以及关于我们是否达到了完美的错误观念。正如我前面说过的那样,真正的完美是不受限制的。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目,例如你衡量自己有多少完美,或者产生了多少完美。它也不是一项特定的技能水平,不论你从事某项活动用了多少时间,并且付出了多少努力,体育界或者艺术界的任何一位超高水平的人士会告诉你这一点:他们对完美的观念,总是离他们有一定距离;这种观念,始终是根据他们现有的体验和视角来评价的。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真相时,便能够踏上通往真正的、真诚的、幸福的道路。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就像美丽的花儿一样,那么美好,或者,当我们就处在当前所处的地位,并且专注于在那一刻做得好的事情时,我们就是完美的。采用这个视角,我们对于达到某个错误目标的那种不耐烦,可能现在就消散了,那样的错误目标不会使我们比当前这一刻更幸福。
在禅宗中,那种状态被称为“初学者心态”。你刚刚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时,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得全神贯注,那么,你的心智不会存在任何的絮絮叨叨。当你更精通某项活动时,实际上,你也更难完全地专注于它。还记得你第一次学开车的情景吗?你完全投入到了学习开车的过程之中。你有一种初学者心态。现在让你再来开车,你已经失去了那种初学者心态。你会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开车,而你在刚开始学习开车时,会把听收音机当成一种分心的活动。如今,你还可能一边开车,一边和车里的其他人闲谈,或者想着你当天晚些时候要做的一些事情。你的思绪并不在当前的这个地方,而是在别处;你的思绪没有停留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是停留在别的事情上。下一次你打开车门,坐上驾驶座时,试着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只想着怎么开车。试着将你的意识放在其他的专注开车的驾驶员放置意识的地方,并且将你的意识放在他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停留在驶过的风景是什么模样,以及你的双手怎么放在方向盘上等一些细节之上。如果你一个人开车,试着停下任何的内心独白,并且关闭收音机。那将让你感到恼怒。你会发现,你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识,试图不去想开车以外的任何事情。在你还没学会开车的时候,这些事情是如此简单自然,而如今你完全胜任开车以后,这些事看起来已经变得不可能。这种练习的关键,并不是让我们感到,即使通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期望的心态,而是在帮助我们理解,专注于做某件事情时,应当采取怎样的行为和感觉。
当我们沉浸在以过程为导向的心态时,不可能直接观察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却很容易观察别人是不是处在这种状态。这方面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观察某个正在玩电脑视频游戏的人。你会发现正在进行中的完美练习。视频游戏提供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环境,将人们带到一种专注于当前这一刻的意识状态。在视频游戏中,得分基本上是玩家努力赢得的最终结果或者产物,但游戏本身才是玩家的乐趣所在。玩这种游戏的过程,可以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如果你在一旁观察某人玩电脑游戏,会发现他们多么专心致志地沉浸在那一刻他们所做的事情之中。
我们发现,许多人在娱乐活动中十分擅长做正确练习。在从事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当前,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那么,到底工作与娱乐活动有些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我们发现自己在玩的时候,比在工作的时候更容易做到专心致志呢?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便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在任何时候都专注于当前这一刻的能力。
下次你再做某些你定义为不愉快的或者定义为“工作”的事情时,试一试这种方法。那件事情是修剪草坪还是洗碗,并不重要。如果活动要花很长时间,告诉你自己,你会致力于把思绪集中在当前这一刻,并且在大约半小时里,做到以过程为导向。过了半小时,你可能像平常一样讨厌这件事,但在最初的半小时里,你绝对只想着你正在做的事情,不再想别的。你不会穿越到过去,想着把这项活动定义为“工作”时自己做出的判断。你不会穿越到将来,预测这项任务什么时候能完成,以便可以去从事一项被你定义为“不是工作”的活动。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只做那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另外,也不要试着喜欢它,这是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你便带了情绪和挣扎。倘若你在修剪草坪,那就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在这一刻所做的一切,就只是剪草。你会注意到自己推着割草机前进时的感觉,也会注意到,由于你的前坪凹凸不平,割草机遇到的阻力也在不断变化。你会专心地割草,并且在身后尽可能留下一条很宽的路,而不至于在呆呆地望着街对面正在洗车的邻居时,粗心地再割一次你刚刚割过的地方。你将闻到刚割下来的草的气味,并注意到那些草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墨绿。只在这项活动进行的半个小时中这样做,你会感到吃惊的。一旦你体会到,原来像割草那么普通的活动也可以转变成一项有意思的活动,你便有机会再继续下去,因为视角的改变对你的人生以及你对人生的感知,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
如果你试图用读一本好书或者散一会儿步来替代看电视太多的习惯,那么,拿起电视遥控器的那个动作就是一个好的扳机,它可以阻止看电视的过程,并且将你转入到一种新的例行思考中:“哎呀,我的冲动又来了,又想把时间浪费在观看那些真的无助于我改善心情的事情上了。”
体验到不耐烦,是你的思绪没有放到当前这一刻、没有放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没有保持以过程为导向的最早的迹象之一。我们总是从“现在”退出,让思绪带领着自己四处“飘荡”。
通向耐心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你的内心独白什么时候开始疯狂奔走,并且拖着你一路狂奔。如果这种情形正在发生,你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时候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那么你便没有掌控自己。你的想象带着你从一个局面跳跃到另一个局面,同时,当你在对脑海中闪现的每个问题做出反应时,你的内心会一再冒出不同的情绪。为了让你从这种无穷无尽的、感到精疲力竭的循环中解脱出来,你必须退一步思考,关注真正的你,也就是当这一幕正在上演时,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的“观察者”。你在练习着将思绪停留在当前这一刻时,会更加清醒地知道真正的你和你的自我内心独白之间的差别,即使你没有努力去观察,也会心知肚明。它会自动地发生。将思绪留在当前以及留在你做事情的过程之中,是促使你改变视角来培养耐心的第一步。
培养耐心的第二步是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不论什么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真正的完美,一方面总在不停演变,另一方面也总在你的内心出现,正如之前列举过的绽放的鲜花那样。你认为是完美的事物,总是与你在自己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处在什么位置相关联。可以想一想某位航海者试图抵达远处的地平线。那是不可能抵达的地方。如果航海者将地平线视为必须达到的目的地,只有到达那里才能找到幸福,那么,他注定会体验到无穷无尽的挫折。他整天都在划船、导航、调整风帆,尽管如此,到傍晚时分,他也不可能比在黎明时分更接近地平线。他向前航行的唯一证据就是船的背后留下的尾迹。他只是在不停地鼓风扬帆,并且运用每时每刻都不停歇的努力来驾驭船只,所以看不到他的船真正已经驶过的漫长里程。
关注一下你觉得创造完美生活需要做的一些事情,并且在脑海中思考一遍。也许你想要更多的钱。也许你觉得那将让你快乐。那正是人类长期陷入的最大谎言。对每个人来讲,他究竟要富有到什么地步,才算有了足够多的钱呢?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们也只想变得更富有,而且担心失去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中,绝对没有平和。“某件事情发生,我将会幸福”的这种感觉,除了给你带来不满足,再不能带给你其他。
广告不停地“轰炸”我们,它们全都在承诺,购买了某些产品,我们便能产生成就感:“得到这件产品,做那件事情,你的生活将趋于完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需要放下这种认为幸福就在某个地方的徒劳想法,欢迎人生好比珍宝那样在无尽累积的想法,而不是把人生当成我们没有耐心去战胜的一些痛苦。
太多的人没有搞懂这一点。他们把为努力争取某件东西的过程看成一种烦人的努力,是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必须经历的烦恼。他们把那件东西当成目标,而不是把争取获得那件东西的过程当成目标。与从奋力到达那里并实现目标的这种过程中产生的愉快相比,仅仅获得那样东西只是一种非常小的内心愉悦的投资回报。这里的关键词是实现。得到目标与实现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做一种无穷无尽的单调工作:他们得到这样东西,然后又得到那样东西,但根本没有体验到持久的愉悦或者个人的成长。
没有哪项任务看起来大到难以去着手完成。随着你对自己变得更加耐心,你的信心也会随之增长。你总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想不犯错误或者一心想着达到某些时间限制,却给自己制造了压力。
简化。当你致力于完成某个特定的项目或者从事某项特定的活动时,将它们细分为一些组成部分,来使之简化。不要设定太遥远以至于自己达不到的目标。不切实际的目标会导致挫败感和失利,如此一来,你将怀疑自己的能力。成功地达到每个简单的目标,将使你产生强大的动力,驱使自己不断前进,而且,你也不会在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时感到精神疲惫。
细分。在清楚了自己的总体目标后,记得将它作为一个船舵或者遥远的灯塔,使你能保持处在正确的航线上。但要将总体目标细分成一些较小的部分,以便你能够用适当的专注度来实现它们。你会发现,专注于细分的目标,比起专注于总体任务更容易一些,而且能让你反复体验成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