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通向彼岸的空前的奇书_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学 >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 > 一本通向彼岸的空前的奇书
龍在田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2-12 17:02:49

一本通向彼岸的空前的奇书

按:这篇书评写作时,对西方哲学尚处于懵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因此文中谈及哲学家的部分所言大谬,此帖代表当时的想法,一时没想好怎么修改,姑且立此存照,以为自鉴。20140707


自从七年前在图书馆邂逅这本书,重构了整个认知体系,一直就想写一篇书评,却始终做不到(完美主义太严重),几次动笔都是开了头难以为继。今天想再试试看。

有影评说,某片一出,世上的人便分成两种:看过此片的和没看过此片的。这种分类方式逻辑上可以应用于任何事物,本质是烘托某片的重要性。
我借用一下——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面前,世上的人可分成三种:
第一种:没看过、知道了也不想看、想看而没看下去的人。这里不含价值判断。每个人的兴趣不同,MBTI分类中,N型人喜欢抽象的逻辑的问题,S型人对此完全无感,这很正常。(以下内容仅针对N型人)至于想看而没看下去也很正常,因为此书的结构并不是对所有可能对该书有兴趣的人都足够友好(下文会解释)。
第二种:看过之后,世界观完全“颠覆”。这个“颠覆”是戏说。它的颠覆性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能完全不同于以往课本上讲的看世界的方式,而对于读书时代便喜欢各种胡思乱想的人,这个“颠覆”可能仅仅是“重构”——把以往零散的胡思乱想一下子系统、全面、一致地梳理成形。
第三种:看过之后,不以为然,“我依然相信上帝是存在的”,“我依然相信真理”,“我依然相信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决定论)。这也很正常。信念是不能用逻辑来处理的。而不同的信念在生活上基本殊途同归。

当年第一次读这本书,就是——“把以往零散的胡思乱想一下子系统、全面、一致地梳理成形”。阅读的过程中一次次看作者把自己头脑中朦胧的想法清晰地说出来,一次次不谋而合。读书到半途,眼前一亮,仿佛脑中的城堡凛然成形,那种欣喜愉悦,不亚于球场夺冠、游戏通关或是类似任何一种高峰体验。
一个喜欢脑力游戏的人,如果没有体会过爽到拍案叫绝的阅读经历,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读过书的。
嗯,这本书是本人“拍案叫绝”书系其中之一。

读这本书的好处(被“颠覆”的好处):
当你艰难或兴奋地读完这本书,你就好比趟过了一条激流的河(很可能这条河之前你已经时不时地跳进去过很多次了)。笛卡尔站在岸边拉你上岸,说“欢迎加入!”;休谟在一旁高深莫测地对你点头微笑致意;达尔文和赫胥黎表情抱歉,“他们误解了我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不远处窃窃私语,间或调侃两句亚里士多德;李耳坐看庄周躺在草地上梦来梦去,表情怡然空无;释迦与众弟子轻轻对话,对旁边的一切不置可否;马克思抛下了他的广大信徒自己跑到了河的这边,“不,我早就过来了,他们却以为我在河那边。”,然后耸肩摊手;波普尔表情严肃,“你现在才过来。不过来了总比不来好。”;各个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TA们不关心此岸还是彼岸;等等!神父?你怎么会在这边?“孩子,我理解你!”“好吧,我也理解你,但是那边那位……”“那是那个上帝,我身后这位才是现在的上帝”。遥望河的那边:一把高耸入云的十字架;一座刻了“真理”二字的丰碑上挂着两条分别写着“决定论”和“随机论”的链子;牛顿望着一堆草稿喃喃自语:“第一推动力”“上帝的手”……;康德举着两只手左右互搏:“有限”“无限”“单纯”“复杂”“自由”“决定”“存在”“不存在”……。
这些东西也可以通俗地玩。比如各种畅销书:《黑天鹅》(跟同名电影没关系)、《推理的迷宫》、《上帝的残屑》……,比如各种热门电影:《盗梦空间》、《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似乎只要从这本书(准确地说,当然不限于这本书,而应该说是河的这岸)随便捡点零碎作为主题,再加上各种实例、故事、商业化或通俗化或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读者和观众就会觉得:哇!好颠覆!好过瘾(这是畅销书作者和电影创作人的才华和功劳,不能掠美)!好深刻!

如果你对以下话题之一感兴趣,那么你很可能对这本书也会感兴趣并可以从中获益:
* 人的认知和心理
* 人的世界观
* 世界的规律和人的自由
* 科学哲学
*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 东西方文化比较
* 伦理学
* 生物的进化
* 人工智能
* 艺术与美学

这本书的不足:
1. 只是导论性的书,涉及面极广,“本书的一节,乃至一个自然段所讨论的问题,有不少可足以构成一个博士论文的题目,有待读者进行发掘”(摘自本书序言),所以涉及到的点在表述上难免有不够细致的地方。比如关于伦理学的一节(5.3节)就有一些不能完全认同和值得补充修正的论述。
这是一个不是不足的不足。因为我相信能够完整读进去这本书的人,一定是独立的思考者,能够自己去扩展阅读和补充修正,不会人云亦云地盲目听从或盲目反驳。
2. 把哲学论(善理的世界观和逆镜模型的认识论)、广义进化范式(一种解释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的认知的新的方式)和认知科学绑定在了一起,这导致许多可能对本书有兴趣并从中受益的人(比如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因为知识储备的不同(注意是不同,不是不足),从而兴趣被阻隔或者难以读进去。
这个不足,我只能提醒:不要被它的名字吓到;可以只读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26883/discussion/1020151/

具体谈谈这本书:
书名中包含两个关键词:认知科学、广义进化论。在内容上,作者也正是由人工智能的难题引出了认知科学的主题,进而有条理地阐述了从认识论、广义进化论研究范式到认知与思维的一系列问题。应该说,书名和书的内容是完全切合的。
然而,这样的书名却使得这本书看上去专业性很强。这恐怕会吓退一大批读者,也导致其读者群限制在了认知科学这个专业——而事实上国内开设认知科学专业的大学至今屈指可数。
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惊人的好书事实上却显得惊人的孤立。这本书一版只印了4000册(我买了2/4000,其中一本送人了),之后只出了一次第二版而且还改成了《认知科学揭秘》这样的科普性题目。而第二版更名为《认知科学揭秘》,名字是通俗化了不少,可并没有很明显地吸引到更多的读者;而新的书名并没有概括出书的核心内容,在这一点上甚至还不如第一版的书名。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27971/

同样疑惑的是,在这两本书之外,赵南元教授既没有别的书出版,也没有新的研究结果出现(很可能是我不知道)。国外学术界是否有类似的研究观点作为旁证我也不太清楚。这可能跟认知科学的进展缓慢和不在大众中普及有关系,而赵书中对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同样有启发性的哲学论则掩藏在认知科学这个框架下不为跨学科的研究者所知。

备注:
标题借自马希文教授为GEB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的一句话:“这是一本空前的奇书”。事实上,这两本书也确实有着一定的联系。
GEB也是“拍案叫绝”书系其中之一: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91204/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一本通向彼岸的空前的奇书”的回应

芳草无情 2016-06-29 17:12:58

想知道第二版和第一版有什么区别

逆商 2015-07-14 14:44:53

这些观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很多学者都认识到了《熵-一种新型世界观》

青番茄 2013-11-19 21:53:21

这本书的我看的电子版,已经看完了,但还是想有一本,可惜没有再版。

夏笳 2013-07-12 01:33:21

感谢分享,正在看,很有趣~

labin小新 2012-09-04 19:42:21

这个书真是蛮有意思的

沙漠 2012-05-01 12:53:09

去看看

yl归遥 2012-02-28 13:33:47

我在想自己会不会喜欢上这本书

龍在田 2012-02-12 17:33:40

补充说明一下:文中对河流两岸的描述,仅为表达(我认为的)本书的哲学观与上列各人物的代表观点的一致或冲突。我无意以偏盖全地看待各人物的完整理论,也毫不否定对各人物的敬意(尤其是牛顿和康德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