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界知识。_好好学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好好学习 > 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界知识。
静修 好好学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09 19:02:38

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界知识。

不认同作者关于临界知识的定义,临界更多的是形容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简单的根据二八定律把知识分为百分之二十的临界知识是错误的。 借用百度词条的解释:临界是指由某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最低转化条件;关键不是临界的知识,而是促成临界状态的转化条件。所以说关键不是如作者所说寻找的那百分之二十的临界知识,而是促成作者临界状体的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持续时间内,大量阅读对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假设让时光倒流,只让作者读当前作者自己写作的这本书,估计作者本人也不敢确定他能拥有现在这种意识上的临界状态。如果没有作者几年时间内的大量阅读,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大脑训练过程,临界意识是根本无从建立的。从这点说,本书的这个逻辑方向就是错误的。 其实作者不应该引导大家去寻找临界的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大家获得如作者一般达到临界后的状态。唯有如此,事物内在的逻辑,万物的法则才能更多的被人类的智慧识别出来。(事物内在的规律和万物法则无时无刻不存在,只是大众普遍没有识别能力。比如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这个世界万物最基本的逻辑,可是谁能真正读懂呢?只有微观上运用和宏观上的引导,两者融会贯通后,才能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出现。)所以我才说,临界知识是不存在的,临界后的智识状态却是存在的。而这种状态不可能借由寻找那百分之二十的知识而获得。智慧必须是借由知识的对比而被提炼出来,如没有那百分之八十与百分之二十的知识对比,临界状态是不太可能建立的。 临界点就跟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类似,如果只认同爆炸后的结果而不承认爆炸前的能量累积过程,显然这是错误的。而所谓的临界,更多的是指人理性顿悟的那一刻而已,过了那一刻人看待事物的眼界就上了一个层次,但累积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渐进的。 就像: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按书中的逻辑是方法出了问题,其实这根本就是时间问题,因为未来还没有被得到证明,这句话否定的是目前的自己。拿现在去否定未来根本就是在扯淡,认同这句话的估计是脑残。人之所以改变不了自己其根本原因是人行为的不可控性,或者说是人行为的随机性和随意性造成的,知识和大道理并不是没用,而是从知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从知到行有一个磨炼和适应的累积过程,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行为的实践而不是知识的累积,用孔圣人的话,一句就点透了,学而时习之(效仿别人,经常练习),只是很多人做不到而已。过不好这一生,说到底背后的本质就四个字:技能缺乏。

之所以在这反复强调临界状态而不是临界知识,不是在这鸡蛋里挑骨头,其实这本书对于没有看过自我管理提升类书籍的书友来说,覆盖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我只是补充一下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其他问题,我在这提出一个新名词,在我所看过的所有认知提升类书籍里还没有人提到过,即:认知退化。人的认知从本质说,也是人类技能的一种,跟学习弹钢琴很像,跟人身上的肌肉反应也很类似,钢琴如果长时间不练习基本就会荒废,肌肉长时间不练习也会萎缩一部分,而对于认知来说,虽然退化没有钢琴练习这么明显,但人的认知的确是会退化的,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在微观的知识运用上非常明显,认知能力和知识就像透视事物的神和形,学习就是要探究事物的神韵,而形的运用可以直接问百度。就算拥有现成的认知框架,未必就能熟练使用,有了屠龙刀和倚天剑,就能保证能耍的起来吗?剑术与剑意有着本质区别,就像金庸小说里的独孤九剑,高手最后是不需要兵器的。所以我才认为更为重要是让大脑获得看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更多的是指建立意识上的思维习惯)。知识框架,我把它类比成人的骨架,这就像从宏观层面把人的认知搭了个架子,微观上的认知可以顺着这个架子附着在上面,可以增加其粘性。但这个架子并不好搭,这也是我反对作者将知识分类的原因,虽然有些认知概念的确讲的很好,但没有骨架的支撑(骨架的搭建不能跳过知识对比筛选的认知升级过程),这些知识是不能被内化的。

---------------------------------------------------------------------------------------------------------------------------------------------- 书中的底层思维概念或者深度认知概念,解读过于抽象,其实要说清楚,也很简单,就是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但一般人看到这个也容易迷糊,这是大家认知没有经过训练的结果。用中国的文化,一个字就能说清楚:道;也可以解读为,道路,也就是方向,就像石头从山顶滚下来的向下趋势。在说清楚点,就是事物内在发展的法则,规律。就像地球围着太阳转造成的四季更替,地球自转造成的白天黑夜。(更简单的可以解读为,影响事物发展其内在不容易更改、改变的东西,),黄金圈的内部就是这些一般不容易改变的认知概念或认知模型,注意这些概念未必就是真理,只是接近而不是真理本身(真理微观上也在变化,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整本书还没我这段话说的清楚。

其实理解到这一层,就会发现,但凡规律性的知识,都是更为接近宏观层面的,越是宏观层面其稳定性就越高,人类认为不变的东西都是在以人为中心思考设计的而已,衡量这个稳定性最大的指标就是“时间”,人的认知局限性都是人类自身时间框架下的产物,这段算是题外话,做个随想记录。 还有书中的低水平勤奋,不大认同这个概念,其根根原因不是低水平勤奋,而是不够勤奋而已,思维水平提升慢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读书少体验少而已,笔者过多强调这个低水平勤奋,容易使读者在寻找高水品的勤奋上浪费时间。没有足够勤奋前提的支撑,就别奢谈勤奋的技巧,镜花水月罢了。勤奋的习惯是建筑基础,而技巧是上层建筑,认不清这个逻辑,知道在多技巧都没用。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必然经过量的提升(加法),最后对比筛选发生质的改变(减法)浓缩后,最后顿悟,奇点突破后的(乘法)这个过程,我是没见过能直接跳过这个过程的人(这点可以通过传播知识的读书人里得到验证)。对于初期量的提升百分之八十和二十同等重要,这是我的观点。生物科学已经可以证实人类大脑存在量子能量交换的过程,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大脑等同于以量子为单位的生物计算机,就像围棋阿尔法战胜李世石一样,阿尔法也是经由电脑程序大量训练而产生的结果,人类大脑塑造的过程,应该跟这个过程很类似,只是人类大脑更为先进一点。 从这点也说明,知识体系的建立对整体知识的不可或缺性,更无轻重之分。认真对待你所能涉猎的所有知识,才是王道,很多人认为只要找到更加巧妙的学习方法,就能快速成长,其实这是个自我幻觉,人很容易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有速成的这个心,未出发就已经错了,其实人更多的是缺乏成长中的真诚态度和耐心。

《刻意练习》这本书关于心理表征如何建立的问题也没说太清楚,估计很多人看完后,对心理表征的概念认识还是模糊的,这本书的总结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之上,也没讲清楚。说白了就是初期的认知的框架,有点像盲人摸象摸到的各个部位,但人初期认知的提升是不太可能能把这些大象的部位组合成为大象的身体,只能得到似懂非懂的轮廓。而这些大象的部位跟李笑来的类比模型其实一个东西的不同解释,这个只能是最后做认知减法的过程中筛选出来,而不可能一开始就被吸收领悟。做个类比,跟一个小孩子讲谈恋爱,跟一个没吃过肉的讲肉香,都是对牛弹琴或牛在弹琴。 本书以过多的篇幅,强调了知,而忽略的行,我还是把他划归为大道理的范畴内,还是改变不了一生。作者反思的方法和技巧篇幅较少,这其实应该是重点。关于行为上的改变也没讲到点子上,虽然反思日志的方法不错。我认为行为的改变是建立在个人习惯的基础之上,如何改变习惯才是重中之重,但作者没能讲出来。而练习方法是习惯纠正过程中或之后的事情。 关于学习的终极目的:作者说是: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感觉层次低了点,我认为最终应该是,解释行为、指导行为和约束行为。(前者的逻辑导向是知、后者的逻辑导向是行,以结果论,用书中的观点验证,能改变行为的才属于那临界知识。)

还有穷人思维的解释基本照搬了《贫穷的本质》里的认知带宽概念,欠缺思考,我认为穷人思维的根本原因是:思维的贫瘠,简单说就是,见识少而已,是眼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带宽问题。

最后说个能快速提高认识水准的方法,核心逻辑(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借用书中那个通过阅读超过1万份经典案例能快速提高文案写作能力的例子。把这本书最后罗列的书单全部都阅读一遍(注意是短期时间内而不是每年一两本的节奏,持续阅读训练最好能能在6个月超过50本以上),保证能提高认知水准,那如何更加提高认知水准,更简单,再看一遍。可能有人认为这个观点跟这本书的观点冲突,这个不用论证,自己实践了就知道好不好,用孔子他老人家的话说,温故而知新。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原因:初期量的累积,只能建立一个模糊的认知概念或认知框架,在加上人类记忆固有的缺陷,还不足以完全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这是初期框架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心理表征的框架草稿阶段,只有完成这个步骤,后面的工作才能展开,这就像年轻和年老时阅读同样一本书而得出不一样的领悟。后期思维提升就可以在模糊框架,用同类型的书来对比来加固认知框架,而在这过程中就可能触发人在认知方面的临界意识,这往往是以一种感觉的方式出现,这时候看待问题就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达,通透,就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但这种感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最后在总结一点,学习的态度比学习的技巧重要的多,儒家把“正心”放在前面是有道理的,学习的态度就像道路的方向,而学习方法则像交通工具,如果方向有问题,工具再强大都是徒劳的,有学习方向指引,学习的技巧可以慢慢习得,反过来就不行了。不明白的就多思考思考吧。

展开全文
有用 125 无用 5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界知识。”的回应

闭门思过 2017-06-07 12:20:34

谢谢楼上的各位,特别是楼主,赞!

单虓晗 2017-06-04 09:30:06

明白了,答案是继续修行,而且除了哲学、科学类的知识,还需要很多文学和写作的积累。感谢分享豆列^_^

静修 2017-06-04 09:22:59
单虓晗 :赞!降维这个词很精确,认知上,高维可以看到低维,但是让低维理解高维度却很困难,所以传递知识不容易。知识多的人用积累的概念思考,效率高,但若传递,一个一个解释概念反而效率低,所以不得不做一个“界面”出来。另一个方面,人类将本没有学科之分的知识划分了学科,造成很多概念、理论相似,专业术语太多,而从某个领域突破的人,表达时,会习惯性更多用自己领域的术语。我理解这本书,作者即无法创造一套语言,又不能用自己领域的术语,还想传递更多东西,只能拆书,用已有的概念组合。对了,类比方法论,有什么好书或文章,求推荐^_^

做的一个豆列,有点粗糙,呵呵。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423238/

单虓晗 2017-06-04 07:17:46
静修 :终于有人问了一个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其实你是想问,如何把简单的道理说清楚的方法技巧,为什么我敢说作者欠缺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是因为把复杂的道理说的简单从本质上说,这的确是种能力,但首先必须有对这个问题的根本认识,也就是认知高度的问题,先说如何方法:技巧就是“降维解读“,对于人的认知从根本来说,就是语句的组合,语句又是由词语组成,人不能理清楚思路的根本原因是,是对组成语句的词语理解模糊或误读,有些甚至压根就不清楚词语的真实表达意思。这就是认知的维度。不同维度的人沟通起来就是对牛弹琴和牛在弹琴。而所谓降低维度就是放弃专业的术语或者新的名词,把自己放在普普通通的认知人群里去,用这些最普通的人群思维维度去思考,用他们生活里最普遍的共识或普遍的社会生活经验名词来描述复杂的高纬度的事情,这就是李笑来类比模型里最根本的东西。

赞!降维这个词很精确,认知上,高维可以看到低维,但是让低维理解高维度却很困难,所以传递知识不容易。知识多的人用积累的概念思考,效率高,但若传递,一个一个解释概念反而效率低,所以不得不做一个“界面”出来。另一个方面,人类将本没有学科之分的知识划分了学科,造成很多概念、理论相似,专业术语太多,而从某个领域突破的人,表达时,会习惯性更多用自己领域的术语。我理解这本书,作者即无法创造一套语言,又不能用自己领域的术语,还想传递更多东西,只能拆书,用已有的概念组合。对了,类比方法论,有什么好书或文章,求推荐^_^

静修 2017-06-03 23:42:29
KAble :列禦寇『列子·湯問』好像提到過相似的問題

没看过,是哪一段?

静修 2017-06-03 23:41:47

还有一些人理解简单的道理都头大,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身偏见能量太大,难易扭转改变,人年龄越大越是如此,另外一个就是自身经验的严重不足,想达到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深刻是不现实的。

静修 2017-06-03 23:21:11

还有能让人更快理解事物的方法和技巧是,是让道理跟图片或生活中的实物产生链接,因为这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本能,思维导图特别有效就是这个原因,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用的实物去解释问题,是最直接有效的。道的理解就是整体,阴阳就是分化。不好理解,就可以这样说:西瓜都吃过吧,从中间切一刀就不是西瓜了吗?道就是那个西瓜本身,中间切了一刀,就成了阴阳,就成了左右,美丑,善恶,冷暖,幸福和快乐。而知识啥,就是你看到了西瓜皮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但没吃到嘴里就还是知识,经验就是你已经吃到肚里已经尝到味道了。

KAble 2017-06-03 23:12:43

列禦寇『列子·湯問』好像提到過相似的問題

静修 2017-06-03 23:04:13
单虓晗 :书和书评我从头到尾读过了,我认为您和作者心中都是有很多积累,有很多“道”的,但是一方面这些知识仍在脑中不停的融通,发酵,还有重要的一点,当想表达时,没有一种合适的“语言”来讲述所看到的“道”。若按自己的理解通俗讲出来,那可能只是一句类似鸡汤或者大道理的句子,还不如引用各种书中的概念组合表达来的方便,这就造成了,理解这些概念的人会较容易理解,而不懂这些概念的人会一头雾水。表达层面上的问题,如何破?

终于有人问了一个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其实你是想问,如何把简单的道理说清楚的方法技巧,为什么我敢说作者欠缺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是因为把复杂的道理说的简单从本质上说,这的确是种能力,但首先必须有对这个问题的根本认识,也就是认知高度的问题,先说如何方法:技巧就是“降维解读“,对于人的认知从根本来说,就是语句的组合,语句又是由词语组成,人不能理清楚思路的根本原因是,是对组成语句的词语理解模糊或误读,有些甚至压根就不清楚词语的真实表达意思。这就是认知的维度。不同维度的人沟通起来就是对牛弹琴和牛在弹琴。而所谓降低维度就是放弃专业的术语或者新的名词,把自己放在普普通通的认知人群里去,用这些最普通的人群思维维度去思考,用他们生活里最普遍的共识或普遍的社会生活经验名词来描述复杂的高纬度的事情,这就是李笑来类比模型里最根本的东西。

单虓晗 2017-06-03 21:41:57

书和书评我从头到尾读过了,我认为您和作者心中都是有很多积累,有很多“道”的,但是一方面这些知识仍在脑中不停的融通,发酵,还有重要的一点,当想表达时,没有一种合适的“语言”来讲述所看到的“道”。若按自己的理解通俗讲出来,那可能只是一句类似鸡汤或者大道理的句子,还不如引用各种书中的概念组合表达来的方便,这就造成了,理解这些概念的人会较容易理解,而不懂这些概念的人会一头雾水。表达层面上的问题,如何破?

静修 2017-05-19 14:16:32

恩~智慧其实就是中国文化里的道,道是个整体不可分割,没有固定的形态,认知都是观点而已,只要有观点,反观点必然存在。说到底,智慧的人就是其认知能力更为接近真理或者说更贴近事实的人,我在上面说的线性维度,也只是在横向同一个层面的解读,纵向其实也影响事物的变化。总之人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永远也看不到也看不清全貌。秩序与混沌并存,不过看清七七八八的情况下也能把事情给做对,所以说完美是不存在的。

KAble 2017-05-19 12:02:17

個人看法
「智慧」恐怕沒有明確定義
用較易理解的表達方式的話,似乎更接近於「認知」能力的高低

回到話題初始:
「好好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可被習得的是「知識」;
其方法是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思維能力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認知模式。

對於頭腦處於積極開放狀態的大多數人而言,認知模式是在不斷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不斷修復,自我完善的

BUT
國內的情況,普遍上可能存在較多的禁錮,這多半來自家庭教育的模式,成人世界的思維定勢
很多家長並未將從嬰兒狀態成長起來的孩子真正視為一個完整、獨立、有內在生命的個體,更多的是習慣於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物,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種心態會不自覺的產生對孩子的控制慾

而在這種情況下,人自身的認知是很難健康有序的建立的,常常會被強制修改,粗暴打斷。無法建立連續有效的認知,這才是很多人面對的窘境

静修 2017-05-19 10:03:35

智慧就是能准确的找到这个解释,所以我认为智慧是个动词是活的,而知识是个名词是死的,世界上大多事物都是活的,任何一个事物从小到大都是变化的,这一点估计没有人会怀疑,如果用死的知识去解释活的现象事物,不出错才怪。

静修 2017-05-19 09:59:49

其实好多人都没搞清楚知识与智慧的区别,都觉得智慧很玄妙,不好抓住,在我看来,智慧其实就是认知的组合,或者说智慧就是知识的组合,智慧就是对认知的选择,当认知太少的时候,就是说这个人智慧太低,因为知识太少可以选择的面就越窄,就更加接近认知的偏见,人对大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非黑即白,其实这个界限并不明显,事物大多处在从全黑到全白之间,到底处在哪个阶段并不好说清楚,知识就是对某个线性阶段的一个解释而已,而智慧就是能准备的找到这个解释,这也是阅读的意义。

静修 2017-05-19 09:52:28

个人兴趣而已,其实就是把不同类的知识观点做对比,在反思的过程中就能悟出来点东西,其实当你看的多了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能继续读下去,也是希望保持点知识的敏感性,抗遗忘。不过优秀的图书,还是要每年阅读一下。在做笔记的时候,可以跟以前的笔记来比较,看看自己哟没有成长,呵呵。

zzyymaggie 2017-05-19 09:44:00

我很认同你的观点,知识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阅读和思考,知识面广了,能转化为行动了,这样才能算真正的吸收知识。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最开始也阅读了很多书,但是没有思考,读的时候觉得很对,可是读完却忘了,也很难转换成行为。但经过几年的训练,现在就大不一样了,能对书中的知识辨别对错,能总结对自己有用的,在本领域和跨领域都能用到。
再者,我自己读书发现跟自己的理解的方向不一致时,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觉得看得很不舒服。不知道你为什么知道书里写的不准确,不对,不详细,还能继续读完?你的驱动力是什么?

陈不答 2017-05-16 11:05:25

很扎心啊,感觉你应该出一本更好的

Sherling 2017-04-21 21:15:32

我甚至觉得都不用说什么“底层知识”,就拿书里面解释“什么是‘临界知识’”时提到的牛顿第二定律,那根本是基本知识。(虽然“底层知识”也很贴切,但毕竟早就有“基本知识”这个概念了嘛。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没法儿看,所以并没有理解作者说的“临界知识”到底是什么。)

KAble 2017-04-20 23:34:17
静修 :诚不诚恳是态度问题,逻不逻辑是能力问题。呵呵,作者写作能力上欠缺把事情写清楚的能力,人的认知毕竟有局限性,这一点没必要过于苛刻。人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大有小,不能简单的以自我审美标准来对他人进行批判,只说作品就行。

也許並不贊同你的觀點,但為你的思路點贊。

這大概就是「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的差別了

静修 2017-04-20 10:20:22

诚不诚恳是态度问题,逻不逻辑是能力问题。呵呵,作者写作能力上欠缺把事情写清楚的能力,人的认知毕竟有局限性,这一点没必要过于苛刻。人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大有小,不能简单的以自我审美标准来对他人进行批判,只说作品就行。

KAble 2017-04-18 14:29:07
静修 :说实话,只是听听逻辑思维,看看微信文章,这类碎片化的知识,很难快速成长,充其量只能算知道,想学透一些东西,没有长时间的有目的性专注很难达成。碎片化的知识只可能对原有系统知识的补充,没有系统的知识前提,这些碎片会是过眼云烟。

之前之所以說「閣下評的太客氣了」,主要在於:

邏輯不僅反映表述的格調,更是核心理論得以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關鍵鏈條。

以常識而言,將頭腦中的想法思路一一落於筆端,需要調理清晰的語言能力作基礎。

一篇論文,倘連最基本的邏輯都講不通,甚至不需要深究其他,便可斷定此乃論述文中的下品——就事論事,僅針對該文而言。

∴ 撰文著書的大前提是:有邏輯

如果連邏輯都搞不定,則很難說是滿懷誠懇

故,無法認同 「诚恳有余,逻辑不足」的說法

罗晓路 2017-04-16 11:14:46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真的很难去做到什么运用,更是赞同lz说的6个月内读50本同类书籍的方法,而对低水平的勤奋 的理解,感觉作者只是想提醒大家要方向有意识地学习,像我这种首次看到这个词的人就会去想那怎样高效?于是一路看下来看到你的书评:)和你建议的方法,也是一种收获。感谢

静修 2017-04-15 18:31:37
anning :确实如你所言,如果没有大量的输入比较,就算直接把答案给我们,我们还是一知半解,无法应用的。在这点上书的作者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不过作者给出的一些方法,比如写反思日记、听听万维刚老师的音频等也算是给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说实话,只是听听逻辑思维,看看微信文章,这类碎片化的知识,很难快速成长,充其量只能算知道,想学透一些东西,没有长时间的有目的性专注很难达成。碎片化的知识只可能对原有系统知识的补充,没有系统的知识前提,这些碎片会是过眼云烟。

KAble 2017-04-06 15:21:07
anning :确实如你所言,如果没有大量的输入比较,就算直接把答案给我们,我们还是一知半解,无法应用的。在这点上书的作者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不过作者给出的一些方法,比如写反思日记、听听万维刚老师的音频等也算是给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準確的說,不是此「書」作者急於求成,而是作者非常投機地迎合「急於求成」心理的客戶群,以此為出版策略。

糾其本質而言,「急於求成心態」及「迎合急於求成心態之書」,無非是「書乃敲門磚」改頭換面後的另一種形式存在

這與求知最本源的初心和慾望,完全格格不入

anning 2017-04-06 14:42:09

确实如你所言,如果没有大量的输入比较,就算直接把答案给我们,我们还是一知半解,无法应用的。在这点上书的作者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不过作者给出的一些方法,比如写反思日记、听听万维刚老师的音频等也算是给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KAble 2017-03-18 09:21:18
HBK :20 80的比喻就是个谬论,拿吃饭来说,你吃完最后一口饭吃饱了,那么就能说明这一口饭比前几口饭重要?那你只吃这最后一口饭,你能吃饱吗?

一針見血

KAble 2017-03-18 09:20:04

只想說,閣下評的太客氣了

北极羊 2017-03-17 01:03:22

关于“临界知识”这个名字的由来,作者亲自解释过。
一位诺奖得主给自己的理论起名为“前景理论”,但其内容都是已经存在的“旧知识”。对此,这位诺奖得主的解释是,就是要取个新名字,吸引大家的注意。
本书作者受此启发,就参考“熟悉+意外”的原则,创造了个新名词“临界知识”,来吸引眼球,便于传播。其实就是“重要的基本规律”。

静修 2017-03-14 09:04:32

这个吃饭的类比真是太贴切了,怎么想出来的,呵呵。

HBK 2017-03-14 01:52:31

真理就是真理、定律就是定律。非要编出来这么一个东西做营销,连自己都解释不清楚 !恶心!

HBK 2017-03-14 01:50:03

同意你的做法,规律就是规律 真理就是真理 非要编出来一个新的概念做营销 特别反感这种书,不是来教大家如何学习的,跟像是在卖弄风骚

HBK 2017-03-14 01:47:40

20 80的比喻就是个谬论,拿吃饭来说,你吃完最后一口饭吃饱了,那么就能说明这一口饭比前几口饭重要?那你只吃这最后一口饭,你能吃饱吗?

坏蛋 2017-03-04 15:55:19

认同你的书评,算是对《好好学习》这本书最大的补充,我认为如果成甲把书中的"临界知识"换成"底层知识",则更加通俗易懂。而作者有故意把简单的概念复杂化的嫌疑。其实我在读他这本书时,直接用笔把每一处写着"临界知识"的文字直接涂改成了"底层知识",这样读起来,整本书就通透多了。

强尼 2017-03-01 11:33:10

感觉你的评价是最中肯不加广告水分的,评价的很好。

Bleufr 2017-02-26 14:06:46

@静修,请问六个月读五十本书所能达到的效果,理论依据有哪些书相对系统的谈到过?

小仓仓(●'◡'●)ノ 2017-02-21 15:32:45

赞同,之前一直感觉书中的确有缺漏,但说不上来,感谢说明。

静修 2017-02-15 17:15:17

这个我直接说我的结论,大脑的训练没有捷径,这个用中国的古话总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表象和本质发生链接融会贯通后,才能被吸收内化,(有时候表象会点燃本质,有时候本质会推倒表象)。人的临界后的状态比知识重要。知识不存在二八分割,对成就个人状态来说同等重要,只单单提出这个临界知识论点来说,这就是一种偏见的符号。只要承认了对比产生结果的这个过程,我这个论点就驳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