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和成功,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_我相信失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我相信失败 > 失败和成功,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古尔浪洼 我相信失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15 09:03:39

失败和成功,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最初选中《我相信失败》这本书时,是因为我看到作者的名单中有陈文茜、蔡康永、蒋勋、潘石屹等。我以为是一本精选集,所以想读读。等到书拿到手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本访谈录。
 
说真的,我非常反感访谈录,我觉得很多访谈录中的嘉宾都是徒有虚名,虽然他的故事听起来很精彩,但一旦进入到访谈,将口语转成文字之后,精彩尽失,没有多少可值得阅读的价值。所以,我有点小小的失望。
 
可是,翻开《我相信失败》之后,我却被深深的吸引了。原本我的看书速度是很快的,一本书差不多一两个小时之内就会看完,可这本我当初我以为会口水的书,文字水准相当高,完全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电视上访谈讲各种有趣段子或者几段励志故事的样子,而是挖掘到了较深的层次。结果,这本原本我计划两个小时读完的书,在我的包里足足待了一周,我真是舍不得一口气看完,而是在出差或者工作的间隙,每天看一个访谈,而蔡康永的访谈,我更是连续看了两次才将他放过去。
 
整个访谈中,我觉得最好、最耐看的,也是蔡康永的访谈。虽然之前我也看过蔡康永的书,总体感觉是过于口水,但这部书中的这篇谈录,倒是金句叠出,更像一篇耐读的美文。这也而可能跟主持人的水平有关。访谈就像是赛场上打球,要棋逢对手,有来有往,才会精彩。而这次对蔡康永的访谈是陈文茜,可能是陈文茜的高质量问题,才引发了蔡康永的高质量回答吧!其实不独蔡康永,整本书的访谈中,我觉得都因为有了陈文茜的高质量问题,所以拉高了很多嘉宾的回答水平。
 
回到我最喜欢的蔡康永的这篇访谈中来,说说我为什么非常喜欢这篇访谈,以至于连读两遍。
 
我对于蔡康永的最初印象,其实不是他的书,而是他与小S搭档主持的《康熙来了》。正是因为小S的水平所以蔡康永也没有给我留下多好的印象。后来我家门口商业广场开业,他们请到蔡康永与一位女明星来签名售书,我太太为了蔡康永的签名,凑热闹买过一本他们的书,我在从商场门口回家的路上,十几分钟就翻完了,真的是觉得非常之口水,根本不值得买。
 
我对蔡康永的真正兴趣是后来知道他与白先勇合作写过《最后的贵族》的剧本,同时他竟然也是《功夫皇帝方世玉》的编剧,才对他另眼相看,真佩服他的博学与跨界之广。
 
在书中这篇名为《给年轻人的短信》的访谈中,蔡康永震撼我的,远超我以上对他的了解。在访谈中,蔡康永谈到,他小时候,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爸爸就带他去看京剧,里面有很多杀人、放火、通奸的剧情。这可完全真称得上是一种奇葩的教育方式了。
 
谈到自己主持读书节目的时候,蔡康永说起的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他介绍了日本漫画《墨攻》。他说,他认为成人们对漫画有很深的误解。另外一件事是他谈到的日本作家鹤见济的《完全自杀手册》这本书。关于后一本书,当时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很多学者认为这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觉得是在鼓吹自杀风气。所以,当时唯一愿意上电视去介绍这本书的人是蔡康永。蔡康永认为,一个好的死亡,是一个好的人生的一部分。
 
说真的,蔡康永才对漫画和《完全自杀手册》所持的观念和态度,让我非常欣赏。我认为他并非是为了博出位而故作惊人语而如此说,而是他真的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看待事情的角度。因为我知道蔡康永博学多识,特别是他一开始学的是京剧和评剧,后来学的是英国文学和电影电视编导,说真的,这种经历和学习背景,足以让很多人变得死板而正经,但蔡康永却不,他却从中吸取养分,反过来却又能比较达观地看待类似死亡这样的事情。
 
蔡康永访谈中另外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蔡康永在做金马奖典礼的主持人,介绍时,跳掉了对当时任台北市长郝龙兵和文化部长龙应台的介绍。对此,他的解释是:在电影圈,他们没有历史。而且,他根本就不认为这是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大陆,估计就是件天大的事情了。这一方面说明了台湾社会的开放,另外一方面,也充分说明,蔡康永是个思想非常独立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并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说到蔡康永,就很难绕过他另外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同性恋身份。不管是猎奇也好,还是想知道他为什么与众不同也好,这个话题,很多人总是愿意听听。对此,他也似乎不避讳,有时候甚至自己也开开玩笑,所以这其实早已不是秘密了。但这次访谈中谈及此事被公布出来的源头,原来是李敖最早揭露出来的。整个的故事是,李敖代替陈文茜主持节目,请的嘉宾是蔡康永,在节目中,李敖以“我逮到你了”的方式,忽然问他:“蔡康永,你是不是喜欢男生。”于是,蔡康永是同性恋的身份自此被真正公开。
 
关于这件事,陈文茜似乎一直很歉疚,因为是她的节目,因为自己生病,请李敖代班主持,才捅了这个娄子。但蔡康永对这件事情,却是这样回答的:“其实这件事情,不管谁来问我都会回答。所以,我有点庆幸是一号人物问我的,如果是随便一个不重要的人问我,我也得回答的话,就会觉得有点可惜。所以李敖问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好玩。当时的感受是原来落在你手中。就像看莎士比亚的《西泽大帝》(大陆译为《凯撒大帝》),西泽被杀,是他的亲信在他背上桶了一刀,他转过身来看他说“原来是你”,然后就死掉了。”
 
从这件事情,其实也看出来了李敖和蔡康永的风格和区别。李敖确实是尖刻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是蔡康永信任的人。但李敖在没有沟通之下突然袭击,就显得确实是过于刻薄和狭隘了。反观蔡康永,其实非常豁达,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内心深处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压力。这更加让我觉得蔡康永了不起。
 
访谈中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是许芳宜。可能是我不喜欢看舞蹈,所以不关心舞蹈,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就连我的打字法都可以准确无误地拼出许芳宜,我竟然对她一无所知。
 
许芳宜是台湾人,出生于1971年,是国际著名的舞蹈家。著名到什么程度呢?以前是玛莎葛兰姆舞团的首席舞者,也曾担任过台湾著名舞团云门舞集的首席舞者。现在她与世界上各个国家杰出的舞蹈家合作演出,她在国内国家大剧也院演出过。
 
说许芳宜给我的印象深刻,不是她的舞蹈成就多高,而是她追求事业的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她决绝的选择,以及她在成功之后,仍然超出我们想象的努力。她学舞很晚,据说是19岁才开始学习舞蹈,她因为想追求职业舞者的人生,于是学校一毕业就离开了,去了纽约,住在一个满是蟑螂的房间里。后来,三年后,她考上玛莎葛兰姆舞团。但在她成为首席舞者之后,却选择了离开。因为她不想满足于现状,想创造新的东西,但她却不知道怎样去寻找。于是她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方式,就是离开,将自己逼入绝境,斩断所有的安全保障,让自己无路可退。她相信“万物会透过生命找到出口,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口”。
 
我们读励志故事,往往会读到这段就热血沸腾,认为一个人有了渴望成功的意志,以及决绝的选择就够了。但我总是觉得,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也恰是很多人陷入困顿和绝境的开始。我觉得在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条件太多了,只有努力和决绝是远远是不够的,显然还需要天赋,以及其它的因素和成分,包括运气。于是,读到这里,我就掩卷,想象下一步许芳宜会怎么发展?会成功吗?会!会有更艰苦的付出吗?会!那么,接下来呢,当然是成功了!
 
没错,故事确实是这样发展的。而且,也确实如我所料,没有讲太多勤奋和刻苦之外的故事。但我没有料到的是,成功之后的故事却不一样,竟然比我能想象到的很多成功之前努力的故事还辛苦。也就是说,在她这里,我读到的成功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原来,那才只是个开始而已。
 
许芳宜说,她到世界各地演出,每个作品表演之前一个月就开始调整身体。为了让演出达到自己追求的理想状态,她回家几乎没有时间做跟舞蹈不相关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记舞步。她说,她每一个演出之后,都要做冰敷。为什么是每一个演出之后都做?因为要保护好自己受伤的皮肤和关节。许芳宜说,她的膝盖髋骨内部有伤,每次过于剧烈的运动都会肿起来,需要冰敷,来止痛。她说,她也因为跳舞时骨折而离开过舞台。
 
有人问许芳宜,她的父母支持她吗?许芳宜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过。所以,父母越反对,她就越坚持,她说,恰是她父母的用力反对,才使得她坚持了那么久。她觉得父母的反对才是她强大的动力。这是一个非常让人跌眼镜的理由,也是一个非常出乎我意料的动力来源。
 
陈文茜在访谈中,也有补充,说不能看许芳宜带学生,要求太严厉了,是绝对没朋友的节奏。
 
为什么我把许芳宜的故事讲成了这个样子?是因为,我觉得,许芳宜的这个成功励志故事中是有陷阱的,访谈成功人士,最大的问题,是被访谈者会过分强调奋斗过程总的努力,但却往往会忽略,或者不会讲起,在成功之后的辛苦,乃至,很多人看不到决绝选择之后的失败,乃至陨落,因为一个成功故事容纳不了那么多内容。许芳宜在这里讲到了一点成功之后的辛苦,其实还有一点成功之外是失败。很多成功的人会讲到父母的反对或者支持,大多会先反对后支持,有些会一直支持,但许芳宜的父母却一直在反对,而且这反对,竟然也是许芳宜最大的动力。虽然许芳宜将之轻描淡写地解读成是爱。但她父母的这种爱,以及她将之视做动力源的想法,都让我思考玩味了良久。我总觉得,这个成功故事中,总有些别样的东西,需要读者多想想。
 
书中还有林怀民、蒋勋、罗大佑、阿信、潘石屹等人的对话和故事,各个都精彩。但我已经转述的够多了,就此打住。希望你不要被我实在不够精彩的转述破坏了阅读欲。

the end-

古尔浪洼的方寸江湖
微信号:xllx01
想100%成功,须200%努力。
管理 | 职场 | 阅读
学习 | 生活 | 休闲
长按二维码关注方寸江湖

展开全文
有用 1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失败和成功,其实都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的回应

某某某 2016-07-29 03:43:40

这篇书评写的很真诚啊

抬头见喜 2016-03-15 10:10:37

那我也去买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