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的慧言还是很多的....._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 > 灼灼的慧言还是很多的.....
小狐狸的麦田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11 12:08:17

灼灼的慧言还是很多的.....

 书中灼灼的慧言还是很多的,虽然大都是别人的智慧名言,可是她收集写出了,还是很强大。值得一读。

 

1 世界变法,我的百日维新!

 

不需要改变自己,不需要改变任何人,不需要改变世界,你只要知道每一样东西都已经正在改变,然后在改变中漂浮,在改变中放松……一个准备失去的人将会得到,而一个抓住的人将会失去每一样东西。──奥修《奥秘之书》

 

 

2 你们有手表、我们有时间

 

一篇名为《你们有手表、我们有时间》的网络文章中,非洲Touareg族的Moussa Ag Assarid说:“沉默是跟自己见面最好的地方……在沙漠没有交通堵塞,因为没有人对超前别人感兴趣……在欧洲,你们有手表,在沙漠,我们有时间。”

当我及时冲进了捷运,看着玻璃门倒影中的自己与众人,我突然看清了一件事:我再怎么高速、怎么有效率地绕过路障到达我想去的地方,也还是在地表水平上,像蚂蚁抢在前头般地争先恐后,但抢第一的蚂蚁与落后的蚂蚁一样都在地上。我才顿悟到,我的焦点不应该在地表水平上与人争速度、比前后,而是应该在立足点上拉高视野,只要一拉高眼界,就算事前一动也不动,一出手还是能准确到位(如老鹰高空俯冲的视野),拿自己该拿的,但不会因为视野不广、以为资源不够、造成没有安全感、加速过度囤积资源、以致浪费资源、让有人得不到资源的不平衡现象。

 

 

 

 

3 渺小的我和宇宙

 

每当我看到宇宙浩瀚的画面时,我的视野就瞬间拉到太空之中,地球越来越小,退成了一小点,然后离开太阳系、银河系……层层退到无限大无限远,惊叹宇宙星系七彩眩目且大规模生灭,然后再回头看看地球上的自己,看看自己正在做的事,很快就能脱离旧轨跡旧框架、脱离众人期待的模式,甚至立即就有惊人惊世的灵感。所以我的电脑桌面就是宇宙中的地球,连休眠模式都是高速星移的画面,就是随时提醒自己是在宇宙之中,不只在地球表面。

 

 

4 太空幻想

 

如果有人把房子四壁设计成太空投射屏幕,人在家中沙发上就能感觉自己在太空船驾驶舱里,无时间、无空间、无我无界地漂浮在宇宙中,那么就会帮助人们在难得安歇的居家时间里,享受太空之旅的辽阔心境。如能在体验过程中播放一些宇宙音乐,会更有助于感受浩瀚的宇宙。宇宙乐中,强烈推荐《星球疗愈》和《宇宙原音之旅》。

 

5 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

 

你也可以这样做,在未来急剧变动的期间,建议你先列出“自己害怕的事”和“想冒险的事”,然后利用书末的“黄金900天计划”,每天安排自己去做一件害怕的事,每个月至少做一次大冒险,克服自己对老、伤、病、死、孤独的恐惧。如果连死都不害怕,那么就你就拥有了“没什么可失去”的冒险勇气。

 

 

 

 

 

6 你在戏院看戏,戏院看戏的人在看你

 

 奥修在《奥秘之书(上)》提到:“如果你能够以一出戏来看整个世界,你将会重新恢复你的原始意识。去一个电影院,不要看荧幕,忘掉影片,注意看那些观影的人,有人会哭,会流泪,会笑,会兴奋……用七天的时间把每样东西、整个世界都看成一出戏,你就会变得不一样”。

 

 

7 跳出自己的剧本

 

我们都太入戏,但如果不是马上跳出来当观众,自己就会悲剧演到底。观察小孩,与小孩玩,或是看新闻都可以教会我们很多,特别是看到有人把戏当真时,幻境就因我们旁观者清而打破了。

要脱离角色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入戏太深。电影《楚门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魔幻时刻》(Magic Hour),都是能协助你跳脱剧本的必看电影。要觉醒,就必须先从自己的梦、自己的剧本中醒过来,活在片刻没有身份、对白、情绪的空性状态,也只有“跳出去”,从观众的位置看自己演的戏,才能看到整出戏的精神,就不会只困在其中一个角色,看不到编剧与导演的全剧视野。

 

 

8 人生游乐场

 

这就是《钻石途径之1 :内在的探索》里谈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境界。如果你能像楚门一样,戏演完了就大胆走出片场做回自己,那么就有机会顺利再往上登上一个台阶:从考场→剧场→游乐场。

剧场与游乐场的概念不同,差别在心境,如果把人生当成剧场,基本上是比较严肃的、被动的——被导演要求演技,被制作人要求票房或收视率,被观众要求眼缘,只有离戏之后才可以做回自己。

但游乐场的概念是:你是有主动选择权的游乐者,你可以自主决定要玩“鬼屋”体验“恐惧”、在“自由落体”体验人生的大起大落、在“旋转木马”上体验晕头转向的忙碌、在“天摇地动屋”里体验地震千钧一发的紧张、在“水上游乐园”体验冲浪然后落水、在“海盗船”体验极端摆荡的人生、在“云宵飞车”上体验高速起伏的惊吓、去“高空弹跳”体验濒死的状态(建议想跳楼寻死的人,先去体验高空弹跳之后再决定)……

但无论是兴奋、刺激、恐惧、甚至惊吓到哭,心里一定知道自己在游乐场,不仅不当真,还把每一项设施都当成是有趣的体验,都是在“玩”,

罗贝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的电影《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就是把悲惨的犹太集中营,当成是游乐场来玩,可见导演已经活在非常高级的人生境界:只要有玩心,无处不是天堂乐园。

变局下,我们不做赢家,而要做玩家!

《不抱怨的世界》提到:“邱吉尔说,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9 玩家精神

 

真正体现玩家精神的是桑德拉?布洛克,她在2010年同时入围奥斯卡与金酸莓影后,她还很开心地说两个典礼都会参加,而且会穿同一套礼服,后来也真的获得史上第一位双料影后──大输大赢发生在同一时间,所以她超越输赢,变成玩家,以玩家的幽默玩心,取代只赢不败的得失心。

 

10 当生命变成过程时……

《宝瓶同谋》说的好:“生命一旦变为过程,赢和输、成功和失败就没有分别了”。

不是以结果为目的生命,会绽放异样的美丽。

 

11 苏菲的旋转舞者

 

我经常想象自己是苏菲旋转舞者,身体在高速转动,但内在却能维持静定不动,不被外在高速物换星移的视线弄得晕头转向,转多久转多快都行,神情依然宁静喜悦……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在专业的苏菲舞课上练习,你会找到“动中不动”的智慧与方法。

 

“只要把眼光放在远方不动的山顶上,就不会感到摇晃这么厉害”,的确,只要我把目光放在远处那不动的高点,眼前身体所感受到的混乱与晃动,就不再分散我的注意力、影响我的心绪。

 

12 食物恋

 

 如果不点过多的餐,适量的饮食对健康也好,但太多人暴饮暴食是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结果过胖之后,身心状况更糟。所以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观察并记录自己的饮食,看自己老爱过量吃什么样的食物?如果嗜好甜食,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自己内在爱的幸福感不够?如果喜食过辣、过咸的食物,是否感到郁闷需要刺激来大发泄、大提神?如果嗜酒嗜烟,是否最近有想要麻痹痛苦的需求?

想知道你有没有安全感?打开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囤积过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调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态,只要让不安的焦虑减少了,就不会购买过多的东西造成浪费。所谓“放下”,最基本的就是去掉那些过度的欲求,先滋润、满足自己的内在,对外在的事物,包括对别人,就不会无意识地索求无度。

 

 

 13 全世界在我家的花园里

 

在过去,我一直是非常努力的人,但经常还是会遇到“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困境,我从一开始“不放弃、愚公移山地钻牛角尖”,到“绕路加速到达目的地”,到后来学会“待在原地欣赏风景,甚至惊觉自己在寻觅的宝藏,原来就是眼前的这块:以为是障碍物后来发现是矿物的巨石。这就正如电影《心灵印记》片尾的那几句话:“我跨越七大海洋、攀越七大高山、走过所有河谷,等我回到家时却惊异地发现,全世界就在我家的花园里,那一小片叶子的露珠里。”

 

 

14 放弃的原形

 

很多人经常以“水”为例子:当你是冰块时,你的形状已经固定,不好移动,也无法再添加什么;而当你是水,你可以是任何形状,可以添加任何东西、可以流动;但如果加温到了沸点,变成了水蒸气之后就更自由了,无形地享受无边无际,可以飘过水无法越过的沙漠、峡谷,没有阻碍的到达任何地方──但这些转形,都必须放弃对原来形貌的执著,这就是生命中,信任与勇气最有创意的展现。

 

15 静与动

 

奥修在《奥秘之书》有个很好的比喻:“一个移动的头脑无法知道真实的存在是什么,你的头脑就好像一个照相机,如果相机在动,照片将只是一片混乱”,内在静止不受外在混乱焦躁的影响,灵魂的力量就能在此恢复自由创造丰盛的中心。

 

16 Timeless

 

收起你的时钟:Timeless,是稳定面对高速高压最好的方法

在《成为量子》文中有一段话,对我非常受用:“在你们时间谬误的观念里,你自己决定行事的时间、地点,那是违背一切量子概念的……”。

这概念有点难懂,我试着用实例来谈: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你在做这事时应该先脱离“时间线”的概念,把自己放在一个“无时间”的状态,因为“无时间”所以“没有急迫、没有压力、没有未来”,于是在做这件事时,会处在绝对的:悠闲、宁静、自在、喜悦──这也就是《探索意识极境》中提到的:“西藏密宗金刚乘,把狂喜比拟为钻石意识,以纯净的意识超越时间空间限制,藏着宇宙所有智慧与能量的创造力”。

 

我再举一个自己的实例:虽然我现在写作的时间被切得零碎,也有交稿时间的压力,但只要我开始进入写作状态,一定是关闭手机、电话、电铃,打开宇宙清灵的音乐,然后把身边所有的时钟都收起来,让自己处在一个“完全无时间”的真空状态,等到饿了才起身去吃,累了就睡,醒来再写,没有固定的三餐与睡眠。正因为完全失去时间感,所以家里冰箱必须存放3天食物,因为有时写到一个段落想吃东西时,发现窗外天色已经是半夜了;也因为没有时间、没有自己,有时我走过镜子还会被邋遢的样貌吓到──这也是在“动中不动”的最高境界,直接把时速转为零,活在一个与时间无关的状态下,当你在做重要的事时,就不会被高分贝的“时间躁音”所干扰,就像多拉A梦的“时空任意门”:让此时此地的时间暂停,去另外一个时空冒险,冒险完再回到原时空,却没有人发现你曾经消失过。

 

17无常

 

为了让心灵弹性拉大到能轻松跨越生死之界,所以在谈“无常”时,一定是直指死亡,而死亡不是只有身体的死亡,还包括财富的死亡、名声的死亡、美貌的死亡、亲友的死亡等等。

如果不能看到前世,也可以把过去10年曾被媒体介绍过的成功人士、成功企业,对照现况看看兴衰、转折与无常;或是通过看新闻人物专访、电影等,虚拟体验那个人的一生旅程,想象他是你的另一个版本,你会在每个重要的抉择点上怎么做选择?或是浏览身边认识的人的前半生起伏,或是去学《易经》,或是选一个气候差异极大的地方,从春天待到冬天,看树木的萧瑟与新生──拿我来说(你自己也可以体会一下),待在北京整整一年,从北大新学期开始体验绝美的秋黄、雪白的枯冬、缤纷的春彩、火焰的盛夏,于是明了春去、冬来、春再来的轮回之美,过去创意书上提到的:每晚睡前死一次,醒来再重新诞生的方法,至今我还是会运用。

 

18 接受死,得以生

 

奥修在《死亡的幻相》《无边无际》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当波浪知道自己就是大海的那一刻,它就超越了生死的锁链,但只要波浪相信它是波浪,那它就处于生与死的可能性之中。死亡跟生命是分不开的,它并不是生命的终点,相反的,它是生命的高潮、生命的顶峰……害怕死亡的人无法在睡觉中放松,因为睡觉是每天都发生的一种很小的死亡;害怕死亡的人也害怕爱,因为爱是一种死(小我的死亡);害怕死亡的人将会害怕每一件事,他会错过每一件事……当你接受死亡,你才会平衡,那么一切都被接受了: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明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当生命两极都被接受,你就得到平衡,你就会变得很镇静,变得很完整”。

未知死,焉知生?电影《海上钢琴师》:在有限的琴键里,弹出无限的生命乐章。

奥修在《零点体验》里也谈到:“种子必须死亡,才能变成大树”。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