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心中的巨人》书摘_唤起心中的巨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唤起心中的巨人 > 《唤起心中的巨人》书摘
Jack 唤起心中的巨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1-20 16:11:07

《唤起心中的巨人》书摘

   此书很早就买了,几年间几度拿起又放下,断断续续了好几次未能读完,原因有严重的拖延症,也有此书包含大信息量,读完并且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于其他所谓的成功学砖家用噱头刺激人以引起短期振奋,此书所讲的方方面面大多建立在科学研究及生活体验所得来,形成一套严谨而系统的理论,鉴于阐述的需要,于是此书在某些细节的探讨就显得有些仄长,但基本上不影响“神经语言学”在作者的运用之下所总结的一些改变个人思考及行为的方式所带来的震撼。以下是能对我自己带来思考的书摘整理:
一、
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不在于人们对于产品的理智认识,而在于他们对产品的情绪反应,基于此,比如广告公司擅长利用各种音乐、影像、色彩等各种挑起消费者的情绪反应以达到销售的目的,作法诸如将人们的情绪待到最高潮的时候,适时连续闪出产品的影像,使其和人们的高亢情绪连在一块。(音乐人在演唱会也使用同样的技巧,不断使用音乐效果及艺人的动作、言语带动乐迷的情绪)

二、
影响使人观点和消费者购买习性的力量,其实就是影响我们行为的力量,若非凭自己控制这个力量以决定自己行为,不然将受有心人利用;把痛苦和不想要的行为连在一起,并且使这种意愿达到极强烈的程度,随之把快乐和所想要的行为连在一起,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最好就能够自然的完成为行动的改变。
人世间一切由意义的事若想成功,就必须忍受一时的痛苦。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对于痛苦的恐惧 ,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事会使我们快乐,而真正能使我们快乐的是对于快乐的把握。任何事都不能影响我们,而真正影响我们的乃是自己的“认知”。

三、
如果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得克服被人拒绝或伤害的恐惧;如果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就得冒着失败的风险。人生中大部分值得去做的事都得违反自己传统的想法。
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莫让我们痛苦的是“以为会痛苦”的念头。

四、
 “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信念对于冶病的功效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于比治疗本身还来得重要。哈佛大学的亨利•毕其尔博士所作的广泛研究,就说明了我们别以为是药物使病体康复,其实真正得归功于病人 的信念。毕其尔博士因此推论;药物的功效不仅得看药性,同时还得看病人是否相信药物的药效。

五、
人们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出于这种对失败的恐惧,长久下来便开始学得“务实”。经常把“务实一点”这句话挂在嘴边,实则害怕,惟恐再遭打击。当恐惧成为根深蒂固的信念,当遇到事时便踌躇不前,即使做了也不会尽全力。

六、
《乐观意识》一书指出,遇到困难有三种特别模式的信念会造成人们无力感,最终便毁掉了自己的一生:永远长存、无所不在、问题在我。
只要有了某种信念,它就会自动导引你的大脑去过滤掉一切跟它相违的讯息。只接纳能跟它相容的讯息。

六、
“神经链调正术”(Neuro-Associative Conditioning):
1. 确定什么是你所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碍了你
2. 找出改变的杠杆,
认定不变会有很大的痛苦,而现在就变会有很大的快乐,即把不改变和神经系统中的痛苦连在一起,把改变和快乐连在一起,这会使你有动力去想改变
3. 中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
   要想改变旧有习惯,所用的方法越是令自己痛苦就越有效果。
   “如何打破你负面的情绪反应及使你受限的做法”:
A. 在脑海里重新描绘出令你十分困扰的那件事,要彷佛在看电影般,注意其中的每一细节和过程,不要心情激动。
B. 把脑中的这一幕转化为漫画形式。假想自己坐在一个高高的椅子上,脸上堆满笑容,气定神闲地倒翻着这一包含全程的漫画书。如果哪个人对你说了什么话,此时便彷佛看见他把话吞了进去,让整件事完全快速地倒放回去,随之再以更快的速度正放一遍。做这整个步骤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臆想时的速度,改变人事物的夸张和扭曲程度。
C. 现在再看看自己对先前那件事的感受如何。如果你在第二步骤做得不错的话,情绪必然会有所改变,不会再像先前那般恶劣或低落。
4. 找出一个新的且好的行为模式,使之产生的快乐大于旧的模式所带来的。
5. 不断调正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任何行为或情绪如果不断地强化,至终它便会成为一种自动而调正的习惯;如果这些情绪或行为不给予强化,至终它们便会慢慢消逝。
   不固定的、出乎意料的奖励模式,所带来的快乐是加倍的。比如某人做事意兴阑珊,突然给他某种关怀行的“奖励”,可能会使他一改态度而积极振奋起来。

七、
   NAC的六个步骤可以用在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不管是人际关系上、事业上或对孩子的教育上。在此我们假设你很担心某件事掌握不住,看看得如何运用这六个步骤,来改变目前的焦躁心情。
    1.问问自己:“我要如何才不再担忧?”
    2.让自己充分了解担忧所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最终得付上什么样昂贵的代价,然后再想像这个代价所可能带给你的痛苦,巴不得能把它给摆脱掉。
    3.把这个担忧的坏习惯立刻中止,每当你开始担忧就马上想个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说把双臂往上高举,大声地喊道:“噢!多么美好的一天!”
    4.给自己找出一个能够振奋的新行为。有什么行为能够取代你的担忧?把日记拿出来,写下能够使你立即不再担忧的好方法,或许你可以换上运动服到野外去慢跑一下,在跑步的当中很可能会想出好的办法。
    5.调正你的新行为。反复加强这个能取代你担忧的新行为,直到它能成为一种习惯,在任何时刻都能自动地出现。加强的功夫乃是你得一而再、再而三地臆想这个新行为能够成功、能够给你带来快乐的一面,直到自己确有把握而不怀疑为止。
6.检视一下这个新行为是否有效。臆想自己再回到先前使你担忧的情况,看看自己是否已不再担忧。

八、
形气:推动人生的力量
动作会引动情绪,如果在低落的状态,得深吸口气,抬起头来挺起胸,脸上堆满笑容 并摆出生龙活虎的架式。动作能和神经系统搭上线,进而形成一条神经渠道,养成习惯性的快乐。人老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是活动量减低了,而活动量减到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
意焦:能力集中的奥秘
任何事物的意义取决于意焦所在,心中怎样呈现,感受就会怎样被控制。
要想控制意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出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立时会回复有关的答案
透过次感元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强或减弱我们的感受,它的范围没有限制,可以是快乐或沮丧,也可以是好奇或失望。
我们能使自己的感受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要看我们能把次感元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学会控制自己的次感元,让它们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经验都对我们有帮助,譬如说你要好好审视一下某个令你头痛的问题,那么就不妨把这个问题摆在脑子里,然后臆想着把它拉远,接着你站在高处换个新的角度去看它,请问你这时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如何?对很多人来说,头痛的程度会减轻。
只要改变了次感元,便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对于任何事物的感受。譬如说就以昨天所发生的某件事而言,如果你重新把它在脑海里呈现,把它慢慢推到几乎一英里之远,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点直至没人黑暗之中,请问此时这件事给你的感觉是昨天发生的,亦或是觉得好像发生了好久?当有一个很好的记忆时,就算是它发生于很久之前,好好地回想一下,把它拉到近前,让它变得更大、更亮、更立体、更富有色彩,现在请你跨进去成为其中的人物,请问此时你觉得它是发生于很久之前呢?还是它就发生于近前?你瞧,我们只要改变一下次感元,便可以把发生的时间都改变了。
多注意明暗度这个次感元,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明亮的图像对其情绪的影响会比较大。

九、
我们的所有情绪只不过是脑子里的各种生化风暴而已,只要你愿意便能在任何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十、
每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所提出的问题不同。
看事的角度影响了情绪,改变情绪只要改变意焦,改变意焦只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一个人很容易泄气,是因为经常提出一些泄气的问题:“这有什么用?既然不会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要去试呢?为什么我就这么倒楣?”别忘了你求的是什么,得到的就是什么。如果提出的是个糟糕的问题,那么所得到答案也必然是糟糕的。如果提问:“我现在快乐吗?如果我希望快乐的话得怎么做呢?”就像这样的方式一直问下去,可不断调整意焦,最后找到快乐的方法。
当处在逆境时,“这件事有什么好的一面?”这一问句可把注意力导向积极的一面,“我要如何来利用?”这一问句能扭转情势。

十一、
在与人沟通时只要改变其中的关键字眼,就会立即影响自己或对方的情绪,同时还连带着影响后继的行为。
使用同一类的字眼来描述每一次的遭遇,那类字眼所描述的状况就会真的成为每一次的情绪和行为。
生气时使用“遗憾“代替其他词语。
“没关系,只是增加了一点点不方便。”
哪怕是真的对某件事感到很忧心,可说:“我对那件事稍微关切,不知道你是不是能帮得上忙?”这种说法能降低情绪反应,并且“关切”代替“担忧”,软化了口气,同时再加上“稍微”就更软化了。像这样软化自己说话的口气不仅能使对方不起疑心病,同时更加强之间的沟通效果。
字眼就跟标签一样,它贴到那儿就会使我们在那方面的认知受到影响,我们不仅要谨慎地在自己的经历上贴上正确的标签,同时也要警觉别让其他人把不正确的标签贴在我们身上,因为一旦被贴上了,就会在我们的身上造成相对的情绪反应。

十二、
苟且活着跟埋在地里只不过数尺之差。
你所认为的负面情绪,本质上都是要你拿出积极的行动。

十三、
一切的情绪都来自于自己,自己是一切情绪的创造者。任何时候自己都可以选择所想要的感受,去体验所希望的情绪。
例子:在一个研讨会上,对无法避免而又能预期的飞驰而过的火车汽笛声常感不耐,为什么不给自己订出这样的规定:每当听见火车驰过的呼啸声时,与其心烦气躁,为何不主动地高兴起来、热烈地庆祝呢?于是每当有火车驰过,整个会场就会爆发出欢呼声,每个人都会从座位上跳起来,又喊又叫。这些人中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医生,更有的是企业的高层主管,他们都被社会公认是群佼佼者,但在这个研讨会里却没想到得作出这种怪异的举动,当他们坐回原来的位子后,彼此相视都不由得大笑起来。从其中大家都学到这门功课──你不必样样事都得等别人先来,你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理由,便可决定要自己快乐起来,因为你是个活生生的人,因为你想要这么做。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负面情绪反应,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一直把意焦放在自己无法控制的问题上。

要处在情绪的“风暴”中时都能自持,都需遵照这个基本法则:只把十分之一的时间放在“问题”上,其余十分之九的时间放在“解决办法”上,尤其重要的是别把时间浪费在小事情上,而特别要记住的一点是:人生中还真没有什么大事情。

十四、
十天心理调正:在十天内严控情绪状态,不能在任何一刻消极,出现负面的情绪反应。
规定A:不能说出带有消极字眼的话;B:若出现消极情绪,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把意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否则重来。

十五、
运用下面6个问题,来帮助改变情绪:
“到底我想怎么样?”
“如果我不想这么继续下去,那得怎么做呢?“
“对于目前这个状况我得如何处理才好?”
“我真的有什么损失吗?”
“我能从其中学到些什么?”
“从中我需要加强学习什么?

十六、
正确的呼吸、睡眠只需6-7小时、运动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身体而更具活力

十七、
制定目标,挑出在个人发展目标、事业经济目标、兴趣嗜好目标等范围最重要的几个,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使其具体化,每天体验达成那几个目标的感受,早晚各一次。

十八、
为了避免误会,要了解他人对事物的价值观,站在他人的角度衡量他们的对事物看法和体验。

十九、
重新改造自己的自我认定:
呼吸平缓、祥和; 走路背脊直挺、稳重; 说话语气平缓、谦虚、睿智; 动作优雅; 感受平和、感恩; 思考理智、周全、笃定。

二十、
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是氧气,每天大约要吸进二千五百加仑的空气,用以支应体内各个组织所需的氧气。细胞欠缺了氧气,就会衰弱乃至于死亡。体内约有七兆五千亿个细胞,它们提供了身体基本的能源──核醣三磷酸 (Adeonsine triphosphate,缩写为ATP),使得你能呼吸、作 梦、吃喝或运动,可说身体一切的活动都包含在内。为了能正常运作,所有的细胞都得借着氧气来燃烧葡萄糖,产生核醣三磷酸,以维系身体不停地活动和成长。
人类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简称作HGH。HGH能够刺激组织成长,使肌肉坚实、有弹性,让骨骼、组织、器官都维持健康状态。
因此不仅可以作需要耐力的有氧运动,也可以作短暂而激烈的无氧运动,惟一要留意的是要充分供应身体所需的养分。

二十一、
“不管我处在任何环境,要如何把价值更提高?”

二十二、
乐观者俱乐部守则:
内心坚强而不为任何事情困扰。
跟人只谈健康、快乐及成功。
告诉朋友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宝贵特质。
看事情的光明面并使之实现。
往最乐观的一面想,往最乐观的一面做,并预期最乐现的结果。
要为别人的成功高兴,就像是自己的成功。
要忘怀过去的措误,迈向未来更大的成功。
随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微笑迎向每一个人。
多花时间来要求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
对迎面而来的麻烦欣然以待,不忧、不怒、不惧。

二十三、
“压力绝不是产生负面行为的原因,打个比方来说,试把自己想成一只橘子,当它被压迫时──表示有外力施加上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橘子汁流出来了,是吧?所以说,当压力加在橘子上时,出来的只是原来就在里面的东西。”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唤起心中的巨人》书摘”的回应

Shower 2012-06-29 23:16:46

深有感触,是一本我现在急需要看的书,平静自己浮躁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