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心中的一腔抱负只是他眼中的一肚子抱怨_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 > 不要让你心中的一腔抱负只是他眼中的一肚子抱怨
豆花儿 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1 17:05:52

不要让你心中的一腔抱负只是他眼中的一肚子抱怨

昨天去看《梦想合伙人》,一句台词吐槽80、90后“这是一帮空有抱怨而没有抱负的年轻人”。作为80末梢上的伪90后,掐指一算,我们最早的这一批90后已经26周岁。眼瞅着奔三的节奏,还在被当作未成熟的小孩子嘲笑,真让人哭笑不得,在早已不是孩子的年纪被当作宝宝。

五一假期,参加一个好朋友的婚礼。两人硕士毕业,工作一年后,在双方家庭看似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商定了婚期,在省会城市买下了婚房,领证办婚礼顺便怀孕生子,甚至连二胎的计划都在有条不紊的筹划中。我想,这应该是最恰到好处的节奏,是理想中的生活了吧,而在婚礼前帮忙准备的那一个礼拜,总能听见她的各种抱怨吐槽。二人世界、原生家庭、婆媳关系以及两家人暗地里的较量,每一个小矛盾在我听来都足以让人崩溃,开动脑筋搜索好主意企图帮她理清头绪,最后发现这已经完全超出我的能力,只好同情又无可奈何的反问“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每当我做出这样的回应她也只是一句“我也不知道。”敷衍了事。她这样的态度已经让我震惊,婚姻所带来的可是你未来几十年必须面对的亲人关系,虽说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在所难免,但此时就对那些涉及价值观的本质问题束手就擒,那未来又会怎样呢。渐渐地,我发现婚礼的整个筹备已经让人焦头烂额,那些简单粗暴的抱怨或许是必须的减压工具。这种逻辑应该是对待自己或者别人的抱怨最常用的解释了。然而,一个明摆着或者惨不忍睹的事实是,通常抱怨过后的结果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似乎,在一开始吐槽时,内心就怀着一种发泄完毕矛盾与问题自动消失且迎刃而解的假设。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倘若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讲,各种不幸的起点也是相似的,那便是互相抱怨。通常,主观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一段关系开始时的基调,但不被第一印象左右才是成年人应有的素质。相比朋友、同事,亲人关系无法选择,对家人的偏见往往更加根深蒂固,经历了朝夕相处的习惯,总是更愿意否认他们愿意改变的真诚。《不抱怨的世界》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关系,相比朋友和同事关系,书中列举的夫妻及家人关系中由抱怨所带来的伤害更让我心惊。尽管能够意识到任性的发脾气对亲人的伤害,虽说亲情的小舟不会像友谊的小船一样说翻就翻,但从未认真想过若是长久任由抱怨的语言冲击亲情的小舟,不知道哪一天这一叶扁舟会不会在生活的大浪中翻船。

《不抱怨的世界》主要针对人际关系,不仅罗列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槽点,而且做了理论上的剖析,从产生这些抱怨的根源尝试解决问题。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陈述“抱怨”在生活中的各种形态,而不单单作为一碗高浓度鸡汤,晦涩的说教人生苦短,莫要抱怨。紫色手环的21天计划,我并未身体力行,但读完全书之后,我已经能够get到作者的那个点,即行动起来!有太多祥林嫂式的抱怨追其根源,就是缺乏行动决心和毅力,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化解抱怨当然不是一本书,21天就能彻底解决,放下抱怨,解锁自己的表达、沟通、自省以及执行力等等技能,相当于重塑一个自我,这样的浩大工程,若是不开土动工,只停留在一味吐槽,那也真就是多读了一碗鸡汤而已。

《不抱怨的世界》最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还是在剖析完我们为什么会抱怨的深度原因后,他并没有像古板老先生一样谆谆教诲“年轻人,不要抱怨,要改变。”,这世上的很多事儿不是一味改变才能解决的,顺势而为,换个角度理解就是从内而外的尊重自己。其实,默默问问自己,和父母和爱人和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许多抱怨,大多不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无法直视自己内心的各种诉求而引发的么。这本书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真觉得,虽说Will Bowen老头儿全书引用的很多心理学资料都是上个世纪的案例,但老头儿对人的理解还真是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暖。

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整的价值观,若想在人际社会中获得自在舒适,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让你心中的一腔抱负沦为他人眼中的一肚子抱怨。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