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心理学_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 > 不是心理学
乐安 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1 01:03:23

不是心理学

我觉得我跟这本书是有缘分的。
某一天我想在图书馆找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无奈找了半天不知道是被借走了还是糊涂的管理员把它放错位置了所以一直找不到,但你们知道女人的特点就是容易冲动消费,这一点对于正在图书馆找书的我同样适用,既然找不到目标书籍那也不能空手而归,于是我凭自己的视觉把这本看起来有不错封面的《性,谋杀以及生命的意义》(Sex,Murder,And the meaning of life)带走了。
这本书因为厚重,所以没有被我常带在身上,仅在每天睡觉前的二十分钟翻阅,我看了很久才发现它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
我并不想在此处过多地讲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谈我读过的感受。我们先来聊聊作者本身。作者道格拉斯•肯里克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他的父亲与哥哥曾经蹲过监狱,自己多次辍学,有暴力倾向,曾对父亲的谋杀冲动,在青春期的性萌动……他对事实的发生十分坦诚,而这一切都被他当作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纳入书中。
此书分为多个章节,围绕着性,谋杀展开,最后讨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与以往的心理书籍不同,道格拉斯笔下的演化心理学显得没有那么苦涩难懂,大量的事例与实验案例对我们展现了进化心理学的奥妙以及我们日常面对的问题:男性为何对妙龄少女感兴趣?而妙龄少女一般都对比自己年长有财势的男人感兴趣?为何《花花公子》对你的心理机制不利?杀人幻想在男女两性间有何不同?人类的需求到现阶段有何变化?……这些问题都相当日常,我敢说即便是发表在朋友圈的营销账号上也相当热门,而且看完作者的解答与剖析之后会产生一种:“噢!原来是这样!”的心满意足感。
大量的事例说事是这本书的特点。比如在讲男性为何总对年轻貌美的少女感兴趣,而妙龄少女一般都会爱上比自己年长且有财势的男人的时候,作者不仅罗列了数据,甚至“出卖”自己,把自己曾经娶过的,一任比一任年轻的三任妻子的事作为生动例子告知大家,而且我非常喜欢他的写作方式,他并没有干巴巴地阐述他娶了三任年龄递减的妻子的事,而是对比自己与妻子们所听的乐队,隐喻自己与历任妻子年龄的差距变化。这一点深得我心。而作者不仅会举一些正面支持他观点的事例,他还会搜集到从侧面支持他观点的事例。比如依旧是针对男女两性在年龄上择偶的选择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在澳洲的一个部落里,年轻的男子娶的都是年纪长于他们的寡妇。原来,部落里年轻的姑娘都嫁给了年老的家长,在部落里,女孩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家人许配给了某个家族的家长,而家族间为了表示和睦与联盟,也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家长,所以女孩在部落里是作为投资的筹码。所以年轻男性就没有资格获得年轻的女性。但由于女孩们嫁的都是老家伙,所以有部分她们在年迈的丈夫死后仍然具有生育能力,所以年轻的男性把她们娶进门也是一种收获,因为获得女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女方家庭的联盟与资产。所以在道格拉斯举的这些例子来看,他的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本身,还涉及到了社会科学等更宽泛的领域,虽然他并没有对他的许多事例作进一步的阐述与解析,但无疑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让人带着欣喜的心情阅读此书。
我猜很多真正学习心理的人看过这本书之后一定会说:“这都是什么东西!”这里容我为作者辩护,这本《性,谋杀以及生命意义》本来就没有被标榜为严谨的心理学书目,它更多的是作为演化心理学的科普书籍出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很多专有名词,但他都止住了以学术口吻解释它们的笔尖,转而用我们身边的生活来阐释,我觉得相比起心理学,我更愿意说它是一本教人如何更好生活的书,爱你的爱侣,爱你的家庭,爱你的生命。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