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画像铺_正方形的乡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正方形的乡愁 > 消失的画像铺
果子林001 正方形的乡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11 16:08:23

消失的画像铺

阮义忠在1976年台北三峡拍过一张照片,是一家画像铺整面墙壁的面像和背对镜头的一位画像师傅。作者回忆当时,整条三峡老街都很冷清,唯独一家画像铺大门敞开,画像铺的师傅聚精会神地画着告别式遗像。那个时候,放大技术还很稀罕,照片都是以底片直接压样,大尺寸的肖像得照着小印样一笔一笔临摹。因而生意也极好。在当时那条三峡老街上,周边还都是街角小摊位的情况下,唯有这间画像铺铺面很大,墙壁上也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画框,画像师也自得又悠闲专注地一笔笔勾勒着画中人物的过往。整间画像铺悠闲又自得。37年过去,阮义忠故地重游,想寻访这间铺子和这位画像师,这条三峡老街已面目全非,最老的老者也都没有听说过有这间画像铺,就像不存在一样。
在《正方形的乡愁》里,阮义忠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进程中铭刻那些曾经的真实,就像那间仿佛从不存在的画像铺一样,旧土地上湮灭的痕迹,在正方形的底片上,依稀可以还原当日的回忆。书中收录的照片,皆是20世纪70-90年代的影相,黑白的纹路,过滤了过多的色彩和光泽,却也以瞬间凝固下来的人物表情、衣着、情绪、动作、姿态,人与物的关系等等形式,深深印刻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洪流里。
我蛮喜欢那张《珍贵而非凡的一瞬间》,窄巷弄阶梯上的将头偏向一边不看镜头的老太太。这让我想起有次给自己的母亲在拍照时,她也不看镜头。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那个贫瘠又少有机会拍照的年代,老人家虽然愿意拍照,但还是有几分羞涩啊。《石碇村的小孩们》是封底的那张。杂货店旁兴高采烈、与有荣焉、勾肩搭背的童年背影。----慷慨又满足的岁月。

在这本乡愁的记录里,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影相:只是一些情绪的光影,比如《以心映景》里在镜头前一闪而过的男子影子。这样的照片不同于之前阮义忠捕捉的清晰而微妙的人相造影,比如前一张《时间、空间和线索》里低头沉思,衣装光鲜,表情凝重的男子。在这些仅只光影的照片里,阮义忠似乎也有些迷茫了,似乎从这些简单线条、或者时间之窗、或者空间之洞中,过去、现在、未来也有了某种隐喻关系。

回顾多年摄影生涯,阮义忠说,“我一向忠于事件的记录、时代的见证,不愿将个从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对象。”虽然“取材老是围绕着平凡人间的小人物打转。可我自己从来没感觉到重复,生活当中的所有细节,随着年纪增长,时时都在对我展露新的意义。”

在此刻,从土地出发的摄影,创作渐渐回归日常生活,所谓乡愁的概念,这么多年过去,也已渐渐淡了,“更多时候,我都在以心映景,而不是用眼观物了。”有些满足于当下生活的阮义忠失去了青年时代跋山涉水寻找题材的冲劲,但在顺应城市节奏和生活节拍之中,却也妥协并安心“心与故乡”的依存: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所站之处便是故乡。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消失的画像铺”的回应

nn 2015-06-27 07:38:19

还原历史 http://ce.ksf.yi.org/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