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离大树近些,再近些——读《树之声》所想到_树之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树之声 > 【转】离大树近些,再近些——读《树之声》所想到
渡渡鸟 树之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0-17 17:10:03

【转】离大树近些,再近些——读《树之声》所想到

离大树近些,再近些——读《树之声》所想到

这一段时间,因为在参与发起“留住美好大树”活动,逛书店时,难免对与树有关的书籍多多地留恋起来。于是乎,很偶然也很必然地,我买了《树之声》。

“留住美好大树”其实是在推广几种理念。首先是“自然神圣感”。许多人只认为人类的某些创造物或者说只认为人类才是“值得神圣”的;而自然界,别说是平等对待,甚至只把它当成仆人,当成“物质供应商”,当成征服的对象,所有的脏物都泼到它身上,所有的刀斧都砍进它身体。因此,如果有可能,中国应当恢复“自然神圣感”,像中国西部许多地方的“神山圣湖”理念一样,每一座山,每一条水,每一片云,每一棵树,都用神圣的眼光去尊重它,欣赏它,热爱它,保护它。

第二个方面其实是在强调一种认知。人类社会的构成中,是一定要有“支柱型人物”的,不管是政治大师还是思想大师,不管是官方培养出来的大师还是民间自发的大师,不管是国学大师还是世界问题大师,总究一个社会,大师越多,社会的精神产品就越富足,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就越丰富,生活在其间的人,就越安宁、幸福和美好。其实自然界也是这样,如果一个森林里只有小树没有大树,如果一群猴子中只有小猴子没有衰朽的老猴子,就像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和子女没有爷爷奶奶,就像一片地里只长着一种树长着一种草一样,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美好自然界的构成,必须有一种“自然天伦”的要素。因此,我总是对人说,你看一个地方的生态是不是保护得很好,你只需要用两个指标,一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成片成片的天然林,二是看这个地方的天然林子里,有没有足够量的大树。

有了这前两个方面的铺垫,第三个方面的理念就很简单了,我想发出这样的一个号召:当大家痴迷于种树的时候,当大家痴迷于人工改造自然的时候,也许恰恰违反了自然的本性,不停地在伤害“自然界的大师”。森林的纯化和幼化,是这种伤害的最常规表现,每天都在上演,今天仍在上演。因此,多家环保组织在2008年植树节时,发出了新的集结令:“要种树,更要保护已有的大树”。

由于我自己写的一本环保报告文学“没有大树的国家”即将出版,自然,我就到处对人说中国“没有大树”,或者说,中国的大树越来越少。说得多了,就经常有人对我发出质疑:你这个说法不对,中国到处都有大树,别说自然保护区里面了,仅说我老家的村口,就还有一棵老槐树;我们县城,有一棵千年银杏王。中国生态再贫困,恶化得再严重,大树总还是零落地有的。

《树之声》其实也验证了许多人的这种想法。一个叫“阿南史代”的美国人——其实是日本人的后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因为热爱中国的文化,因为想研究北京的寺庙变迁,不小心研究起了寺庙里的大树,不小心研究起了北京残存的大树。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用相机和笔,用心灵和脚步,写成了这样的一本精美的大书,里面,把北京范围内的所有的大树,大概都留了下来,把这些大树的典故和传说,来龙和去脉,现实与历史,都钩沉了出来。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一个瑞典人,中文名字“喜仁龙”。九十年前左右,他来到中国,一眼就热爱上了中国的城墙,因此,他花了足量的时间,对北京的城墙进行了精细的测量,拍了照片,留了数据。据我有限的所知,他大概是全世界对北京的城墙了解得最深的人。

瑞典学者奥斯瓦尔德•喜仁龙(1879—1966)曾于1920—1921、1930、1934—1935、1954、1956先后五次访问中国。1921年,喜仁龙以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学者的身份来到北京,在当时民国总统的特许下,考察了北京的城门与城墙,并在清逊帝溥仪的亲自陪同下,在故宫进行了实地勘察和摄影,成为少数几个获准进入颐和园、中南海和北海等皇家园林进行考察和摄影的外国人之一。1924年,他出版了《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二十多年后,侯仁之教授发现了它,他说:“还是在北平解放前夕,我偶然在伦敦的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喜仁龙教授的这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并以重价把它买下来,通夜加以浏览”(侯仁之《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几十年后,侯仁之教授“以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主任资格推荐此书,并托人译出,公诸大众”(周谷城《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1985年,《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文版由许永全翻译,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有了喜仁龙的典故作为背景,阿南史代的作为就多了一个辉映。这本书的题记中说:“本书献给散落在北京各个角落的那些古老的树木——那些逝去时光的见证者。正是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得以追忆过去,寄怀未来。”梁从诫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发起人之一,他给这本书作的序说:“这本《树之声:北京的古树名木》就是她遍访北京远近郊区、亲自搜寻北京各处的古树,并拍摄下来的。这种研究、寻访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正如史代女士所说:这并不单纯是一本记录北京古树的图片册,而是和北京城久远的历史紧密相联。北京大多数古树,都和某处古庙或古村落有联系,诚如史代女士在本书的引言中所说,这‘更是一次穿越历史年轮的时光之旅,散落在市区和郊区的那些威严雄壮的古树,勾勒出北京的过去。”

这个世界是很有意思的,人死了,化成灰,化成墓,化成虫沙,化成纪念的照片和文章,化为黑暗中的沉默者;更老的树死了,化成化石,化成煤炭,化成黄泥黑土;宫殿、寺庙拆毁了,化成平地,化成灰尘和烟雾,化成普通的民居,化成了文人的伤感和史家的冰凉。只有大树似乎是不死的,几乎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有“古树名木”。古代皇帝们的喜欢栽松种柏,除了喜欢它的常青,大概更多的是痴迷于它的长寿。因此,阿南史代说得很有意思,她说,某个村庄的某棵大树,不仅是村里人的“公共活动场所”,而且是这个村庄历史久远的一个最形象的指代。某个地方有棵大树,那么这大树的周围,一定飘荡过无数的历史风云,上演过无数的人间悲欢;如石头般坚硬的树体上,如被雕刻过的树皮上,如果你细心地进行分离,一定会提纯出许多世界的哲理。

因此我对这样的书是充满敬意的。当我痴心于讨论保护“自然界中的大树”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北大教授吴国盛此前已经有了许多辩论和传播:到底如何界定自然?因为从哲学上看,要么是全自然,要么是全不自然;你可以说是自然全美,你也可以说是自然全不美、人类全美。因为从理论上说,如果把人当成一个物种,那么地球上一切都是自然的;如果把人当成自然之外的物种,那么地球上已经没有纯粹的自然界,任何地方都承受着人类的痕迹和影响。既然如此,一个“人的村庄”包围着一棵树,与一个“树的群落“包围着一间人类的屋子,“自然的程度”其实是不相上下的,北极南极,大海深处与高山绝顶,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古代,自然的纯粹度都未必胜过北京上海这样的都城。

也许,这本书还是患了一种最常见的“人类过度症”,如果没有人类,这些树可能就不会那么受重视;表面上讲的是树的故事,实质上仍旧痴迷于人的历史。自然在这里面,似乎仍旧是人的附庸。好像没有了人类,自然的价值就贬低了、削弱了。虽然,这些树在即使有人类的地方存活着,也未必真的受到多么大的重视。只是这样的书多少有些常规,把树,这个自然界最形象、最常规的一个载体,附载上了过多人类的烟火。《树之声》的树已经不是一个物种,它身上的自然之叶、时间之花,都成了人类活动的重要注脚,都成了人类活动的信托、记忆和阐释器。

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悲伤。

当然我清楚,其实这是“人类自私”的一种本能表相,人只爱关注与自己有足够亲近的众相。有许多人心目中的自然,往往就是这样;有许多人认识自然的脚步,走到这种大树面前就已经很知足、欣慰了。

阿南史代记录了北京的古树,她也认识这些古树,她赞叹它们的美,欣赏它们的厚重,是因为这些树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间烟火长时间熏陶、熔铸出来的“文化沉淀”。在这些树身上,你最容易涌起史家的伤感,生起诗人的幻灭无常之心。在这样的树前接受佛与禅的灌通,想来会让许多人受用不尽。

当然,我这样说没有任何批评她的意思。我只是想借助她的成就,发挥一下自己的理念。我赞赏的是她“贴近大树”的那种实地调查、亲自去看的方法。不管你是个热爱自然的人还是个热爱历史的人,你都应该到树木更丰富的自然界中去看看。因为天然林里的那些大树,其实有他们自己的烟火,有他们自己的战争,有他们自己的和平,有他们自己的信念。它们既是自然基因的最大承载体,也是自然界文化基因的最重要呈现力。

如果自然与人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那么自然受忽视的程度就会上升;如果一个自然元素与人类的活动瞬间有了高强度的关联,那么这个细节受到凝视的频率就会高得多。如果你仔细地观察自然,你持久的目光慢慢地就给融化人与自然间那种与生俱来的阻离隔膜;如果你总是匆忙地对自然瞥上一眼,那么你永远只能成为自然的陌生人。

有一段时间,我带着这本书上路。在火车上看,在旅馆里看。读完这本书时,我正好来到河南郑州,与当地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绿色中原”的负责人崔晟交流。他谈到他的一个理想,准备用几年的时间,挨个查访河南大地上的古树名木。这些树,自然基因甚至比北京的还久远,这些树,文化记忆甚至比北京还要更丰厚。

听完他的想法,我准备送一本《树之声》给他;同时,更加强化了我推动“自然大学”的决心。因为从2006年开始,我就觉得应当在中国创办一所相异于传统办学模式的“大学”,以亲自去看的精神,由各地环保组织带领,把当地愿意向大自然学习的人们,持续性地带到自然界中,看风看雨,看树看草,看鸟看昆虫,看水看石,看炸雷看闪电,看星星看云彩。这所全世界最简单但最有必要的“大学”,如今已经开办了一年,而且必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永久性的大学。只要时间足够长,只要毅力足够坚韧,“自然”就会成为一所最好的大学,中国就会出现无数“自然导师”;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就会变得稍微容易一些。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转】离大树近些,再近些——读《树之声》所想到”的回应

空错 2014-09-19 12:09:27

作者:冯永锋
来源:http://fengyongfeng1108.blog.sohu.com/8153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