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个社会的伤痕_丑闻笔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丑闻笔记 > 阅读一个社会的伤痕
天共远 丑闻笔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2-15 15:12:12

阅读一个社会的伤痕

 (已刊)

丑闻一般有几个特点:

1,当事人的言行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触犯了道德或法律的界限。

2,见诸媒体,在大众中广为传播,秘而不宣的算不上丑闻。

3,在受众心中引起的反应是负面的。

4,丑闻的主角必定会遭受一定形式的惩罚,可能是公众的唾弃,也可能是法律的制裁。

5,丑闻被媒体放大后,形成舆论的波澜和关注的热点。

 
眼前的这一桩丑闻是四十二岁的中学女教师希芭和十五岁的男生康纳利之间的不伦之恋。康纳利借由请教新老师希芭关于陶艺及其他艺术问题的机会,逐渐接近她,勾引她。希芭在明知此事后果严重的情况下,禁不住诱惑,终于和自己的学生演出了一场年龄悬殊的师生恋。按照法律,康纳利属于未成年人,希芭当然被定义为引诱者,短短十几个月里,这段恋情就由发生发展破裂到被曝光,到成为街谈巷议的丑闻。放在人类社会的任何角落,这段恋情都足以构成丑闻。不论其在本质上究竟是否真正的恋爱,抑或仅仅是引诱和堕落,也无论他们的动机纯洁与否,派发给他们的标签只能是丑闻。

 
《丑闻笔记》所记叙的事件——忘年的不伦恋情,在近年的多部著名小说中屡有出现,德国作家施林克的畅销小说《朗读者》也是这个题材。入围2003年布克奖决选作品的这部《丑闻笔记》探究的是激情与压抑、责任和背叛、友谊与孤独。作者——卓伊海勒是著名的英籍专栏作家,她曾于2002年因《每日电讯报》的专栏获得了英国“年度专栏作家”奖。

 
专栏作家惯有的尖锐视角,机警促狭的语言,俯拾皆是的嘲讽和幽默,妙到毫尖的心理解析等等诸如此类的特质在本书中济济一堂。

 
书名为《丑闻笔记》,既是笔记就该有个捉刀人,本书的叙述者角色由希芭的好友兼同事历史老师芭芭拉担任,她是一个孤单、敏感、颇有文学修养的老处女。芭芭拉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了解,为我们呈现了丑闻的不同侧面。媒体眼里的引诱者,因“猥亵男童”身败名裂的希芭在芭芭拉笔下有另一番风貌,她是两个孩子的尽责的母亲,她是理查的贤良的妻子,她是学者之后,是位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过份慈爱的有魅力的女教师。
 
对此类事件,人们有种习惯性的反应,首先这必是肮脏的,其次丑闻的主要责任一定落在年长者身上。具体到希芭和康纳利的事情上,你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这位老师简直有辱为师之名,她背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偏离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她遭受谴责是罪有应得,她被戴上勾引者和荡妇的帽子实属意料之中,这桩丑闻的替罪羊非她莫属。

与媒体和公众的想当然相反,在这场恋情里希芭绝对是个被动者,近似于受害者。“我想我不得不与康纳利的母亲持不同的看法。即使这段畸恋的主犯性别颠倒过来——即使希芭是与一名十五岁女孩发生畸恋的男子——我也会同样小心地区别两人谁是掠夺者、谁是受害者。”“我不反对该有法律制裁像希芭这样的老师,显然,任何学校的教员与学生相好——通奸——对学校的士气都不是件好事。”“我们可能有非常好的理由选择延长童年的特权和对童年的保护,但是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至少得知道我们所反对的究竟是什么。根据官方定义,康纳利是未成年人,而希芭的行为是利用。可是,只要诚实地评估他们的关系,就得承认康纳利不仅是出于自愿,而且实际上在这段关系里比希芭掌有更大的主控权。我一点都不认为,他跟一个年长的女人有那些经验,对他会造成持久的伤害。相反的,我相信他一直握有相当可畏的支配权。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反常,但确是如此。”
 
康纳利无疑是个掠夺者,希芭和康纳利的交往由师生情蜕变成师生恋,起关键的推动作用的是康纳利。希芭由拒绝到接受到全情投入,是渐进式的,一步步陷入。在这个过程中,她弱化了自己的角色,模糊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她怀着美好纯洁的想像一头栽进了不伦之恋的泥淖,她也从丑闻中引出了对自己婚姻的深度审视,看透了它貌似幸福的外表下的枯燥乏味和爱情消亡的实质。芭芭拉实际上一见面就看穿了“理查虚伪自负”的假面,而希芭在丑闻之后才恍然觉悟。

丑闻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希芭身败名裂,几无立锥之地,每日神思恍惚,生活潦倒,家庭分裂日益迫近,她与芭芭拉的友情也在丑闻的漩涡中分崩离析。丑闻以它无坚不摧的破坏力瓦解了当事人的生活,而在旁观者眼中,丑闻不过是能带来短暂愉悦的,一阵早晚都要散去的烟尘。读过本书,我们再也无法以游戏的心态看待丑闻,它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一目了然,它有错综复杂的来龙去脉,任何轻而易举的论断都有草率之嫌。

以上可以看作是本书视角尖锐的明证,它不仅从媒体和公众角度审视丑闻,它还绕到丑闻的背后,看看它的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把它还原出来,让读者了解真相,而不至于在媒体加工和过滤后的讯息轰炸中形成认识上的偏离,得出想当然的谬断。比之于简单地对丑闻的同声讨伐,本书更多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更加深入的思考,不啻于在告诫我们不要以惩戒丑闻之名夸大和扭曲丑闻,从而制造新的丑闻。

《丑闻笔记》的文学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仅就写作技巧而言它也是出类拔萃的:

1,本书视角独特,予人深刻印象。

芭芭拉是希芭的密友,以她的视角来叙述,很容易给读者亲历的印象,感同身受,可信度大大增强。就像你在近距离观察一个朋友的经历,通过我们的双眼和朋友的表白,被观察者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可一览无余。《丑闻笔记》在一个老处女敏感细致的观察和诉说中,将丑闻置于放大镜下,让读者诸君看得真切,恍如亲历。

芭芭拉甘冒被中伤的风险,亲自写希芭沉沦的故事,写下这丑闻笔记的初衷,是因为她目睹了媒体对她朋友的故作神圣的敌意,他们对事实的刻意扭曲和排山倒海的谎言,她企图用自己的笔对媒体稍稍还以颜色,并对希芭复杂性格的真相稍作说明。结果却是,她的目的没有达到,还丢了工作,可谓损失惨重,足见丑闻所形成的压力的巨大。

2,把专栏作家的特质很好地融入到了小说中。

专栏作家,尤其社会版的专栏作家,都具有观察敏锐,能抓住事物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多侧面剖析的能力,讽刺和幽默更是专栏作家的常规武器。他们的语言更凌厉,叙述更加注重调侃意味和讽刺的入木三分。对社会热点问题,专栏作家通常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可以投入极大的关注热情,并从中摘出值得玩味的地方。

卓伊海勒是专栏作家中的翘楚,专栏作家的特点在她身上表现得极为显著。传统作家在创作中其语言和文意较之专栏作家通常要来得温和,嘲讽和调侃及幽默只是他们的备选项,而非必备特质,另外他们也不像专栏作家那么强调即时性。海勒显然意识到了专栏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差异,她将二者的特色融入一炉,站在专栏作家的根基上烹制出有别于传统风味的小说大餐,兼具优秀小说的深度和专栏作家的辛辣,使《丑闻笔记》别具特色。

3,语言和叙述很好地服务于丑闻主题。

本书的叙述循着芭芭拉和希芭的相识、交往、密切交往、最终分离的脉络展开。这个过程也是丑闻萌生、发展、积聚、爆裂的过程。所有的事件差不多都是丑闻的衍生物,它们几乎都是构成丑闻的必要元素。这样的叙述安排是精炼和恰到好处的,从丑闻的外围再到中心被层层剥开,使丑闻的复杂性和非理性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本书的语言是充满张力和睿智灵动的,海勒在专栏里磨炼出的锋利语言,用在剖析丑闻刻画人物上显得游刃有余。

“我第一次看见他脱衣服,你知道我想到什么吗,芭芭拉?院子里新鲜的蔬菜包在干净的手帕里;刚从土里出来的蘑菇。不,真的,他真是鲜嫩可食。他每晚洗头。想想看吧!头发干净得无精打采的。可能是青春期的虚荣吧,或者不是,也许是青春期的焦虑。他的身体还是一个新玩具,大人对身体满不在乎的态度,他还没学会。”

“希芭捧着插好花的瓶子回来。‘哦,你们见过面了!’她说,焦急地看看理查,又望望我。‘孩子们马上就下来。’希芭说话的语气有点奇特,透着强颜欢笑。我想或许是为了我来访,她必须先下点功夫郑的先生的同意吧。这样可以解释理查刚才招呼我时那股不自在的自视神圣的姿态。在他俩婚姻的小规模经济中,邀我上门吃饭,对他这为夫的一方已构成一大笔人情债。”

其语言的力度时不时会让读者停下来,琢磨一番,以免在作者制造的带着风声呼啸而来的语言的风暴中迷失。而其语言睿智灵动的特点,也保证了阅读快感的持久性,这是一部能让人情不自禁一口气读完的书。

4,人物把握准确,心理分析妙到毫尖。

芭芭拉从开始认识希芭,到发现了她的吸引力,想与她做朋友却不被注意,以至于引起她不断地对希芭进行一些小小不然的挑衅,希芭没有对挑衅作出回应。

“又来了——她又刚愎自用,不肯承认我对她有敌意。对我来说,她就好像童话故事里的魔湖:任何事物都不能搅乱她平静如镜的的湖面。我讥刺的言词和尖刻的笑话,在她湖心深处无声地消失了,激不起一丝涟漪。”

希芭的态度让芭芭拉更强烈地想接近她,她还为希芭与胖子老师郝姬的来往痛苦不堪。芭芭拉终于和希芭做了好友,然而,在丑闻暴露后坚定地与希芭同住一室的芭芭拉有次疏忽了,没藏好自己的笔记,希芭被她描写自己和家人时的刻毒语言所激怒,不再搭理芭芭拉。这时芭芭拉的笔触充满了憎恶,她完全换了一副面孔。

“天杀的、该死的婆娘,窝囊废,身上不长肉的臭婆娘。她总是再三强调,她优越的家世背景是不足为道的,表现出一副我们两个中年女子的立足点完全平等的模样。噢,芭芭拉,别那样贬抑自己!结果我信以为真,没等她大发慈悲地向我再三保证,就将彼此一视同仁,她可得意忘形了。真是过分。哈!她呀,没有我,连个蛋都不会煮。不知好歹的贱货。”

这段恶毒的自白,和前面温情脉脉的友情面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一个孤单阴险的老处女的内心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芭芭拉在得知班斯钟情于希芭而对自己全无兴趣时极度的失望,不惜以出卖希芭和康纳利的恋情来毁灭班斯的钟情,补偿自己的失落。一个自私的不值得信赖的芭芭拉跃然纸上。可以说是芭芭拉把希芭和康纳利的丑闻捅出去的,这对芭芭拉口口声声挂在嘴上的和希芭的友情是个绝妙的讽刺。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在作者的心理描写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得益于作者的心理描写功夫,从而变得有血有肉,如同生活在身边的各色人等。

丑闻风暴归于沉寂之时,小说盛宴余味渐远之际,掩卷沉思,作者笔触所及,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的画面的深处,总有一个硕大无朋的阴影存在着,每一个人都笼罩在这阴影之下,没有人可以逃脱。

芭芭拉满含凄楚地写到,发生在她身上的常年无人问津的孤寂是希芭那样的人不可能理解的,甚至公共汽车司机无意间的一次触碰,都能让她像过电一样,一股渴望的震撼直传到她的两腿之间。芭芭拉的孤独主要来自没有伴侣的处境,她几乎被孤单寂寞逼近了绝望的角落。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她误以为男同事班斯约会她是对她有意思时,她所表现的异乎寻常的兴奋,而当她得知班斯约会她的全部目的不过是想通过她向希芭传递仰慕之情时,她是多么绝望,她妒火中烧,毫不犹豫地把希芭的秘密和盘托出。从始至终,芭芭拉都没有摆脱寂寞对她的控制。

“对于长夜漫漫、点点滴滴、永无止境的无边孤寂,他们一无所知。他们不会懂得计划整个周末只能围绕在去自助洗衣店这件事的感觉;或是在万圣节晚上必须整夜坐在漆黑的公寓中,只因无法忍受自己凄凉的夜晚,暴露在晚上不给糖吃就恶作剧的人的面前;或是让图书管理员怜悯地对你笑着说:‘噢,老天,你读书读得真快!’只因你借了七本书回家,把他们从头读到尾,一周后就拿去还书了。他们不会懂得久久没有人碰过,以至于公交车司机的手一个不经意碰到肩膀时,都会像触电一样,一股渴望的震撼直传到两腿之间的感觉。无论我坐在公园长椅上、地铁上,或教室椅子上,都会感觉腹中累积了一股像石头一样庞大的爱意,从未使用过而且漫无目的,直到我深信自己就要哭倒在地上,双手拍打着自己。”请看这是多么深刻的寂寞,多么深入骨髓的孤独,甚至可以说是寂寞孤独的极致。

如果你和芭芭拉一样,认为只有像她那样的老处女才会陷入孤独寂寞,那你就错了。按说像希芭这样有儿有女的已婚职业妇女,生活的忙碌充实可想而知,她也有可能遭遇孤独寂寞吗?丈夫理查对妻子的漠然和世故,使得希芭无法和他深入交流,他们无法做到心心相印,他们能做的只是彼此封闭,希芭偷情后的莫名兴奋无疑是对自己乏味隔膜的夫妻感情的一种补偿。女儿宝丽的叛逆,先天愚型的儿子小班,势利的母亲,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希芭孤独寂寞的因素,并进而促使她向家庭之外寻求慰藉。

康纳利谎称自己生活在家庭暴力中,他不断地找借口接近希芭,渴望建立亲密的关系,他在家里不被理解,处境孤独,因而外面的温情对他很有诱惑力。

还有那个已经不算年轻的男老师班斯,芭芭拉对他的独居之所的笔意凄凉的描述,透露出他的单身生活的无聊与落寞。芭芭拉甚至推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像她那样的老处女才晚景凄凉的论断有欠公允,班斯那缺少人照顾的单身汉的生存状态才是凄凉的极致。

这样看来,《丑闻笔记》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没有逃脱寂寞孤独的阴影,他们的渴望和挣扎多是为挣脱内心的孤独。作者告诉我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它也是这桩丑闻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镶嵌在现代社会生活背景中的,原来是孤独寂寞的底色,现代社会生活繁嚣的表象下是一幅孤独寂寞的愁容,这就是卓伊海勒的结论。作者用笔剖析的是围绕着丑闻的社会关系和人性的非理性。

丑闻的实际情况与公众对类似丑闻的惯常结论的出入,正是此书的引人深思之处,也是本书引申出来的社会意义的所在。已成模式的对丑闻主角的罪与罚,究竟是理所当然,还是不问实情的妄断?因为卷入丑闻,就该遭受枉顾人性的精神折磨和没有限度的道德谴责吗?而媒体对丑闻的连篇累牍和小题大做实际上也不全是出于社会责任,他们放在首位的无疑是收视率,是赚取更多金钱的企图。

“自从事情曝光后,媒体就大肆报道希芭的案子。我努力想阅读所有的的报道,可是坦白说,这件工作真令人泄气。我一度对这个国家的新闻机构的诚信抱有某种程度的信任。但是,如今在亲自见识过记者们的行事作风后,我明白那种信任实在是所托非人。过去两个星期,有关希芭的案子,光是在报纸上就看到二十处与事实有出入的错误。这个星期一,《每日镜报》的某位天才将希芭描写成‘胸部丰满的肉弹’(只要看过她一样的人都知道,她的胸部平坦的像英国东部的凡斯沼泽区一样)。”

“到头来最令人惊骇的,倒不是报道的粗心大意或是快活的虚伪造作,而是故作神圣的姿态。那种冷酷无情的假神圣。”“各界反应是如此兴味盎然,近乎歇斯底里,一派愤怒得兴致勃勃的模样”“他们使用‘卑劣’、‘不健康’这样的字眼。希芭对那男孩的吸引力是不健康的,她的婚姻也是不健康的,男孩想要赢得她的认同是不健康的心态。对他们来说,凡是不能印在海滨明信片上的任何性魅力,都通不过这种健康测试;凡是逾越保守报纸传统狭隘格局的任何性事,都被归类在变态的怪异行径这顶大逆不道的帽子下。新闻从业人员是受过教育的人,不是吗?有些还是大学毕业,心胸怎会如此狭小?他们从未对世俗成规所认可的年龄群以外的人有过遐想吗?从未经验过超越正统规范的框框以外的冲动吗?”

作者假芭芭拉之口的诘问铿锵有力,在性派对层出不穷的西方,媒体对丑闻报道的假装神圣显得虚伪至极,很有可能在对丑闻口诛笔伐的人中,就有人刚放下讨伐的笔即参与到性解放的行列中,而他们却不会遭遇丑闻的冲击。公众似乎也乐得看见丑闻的主角遭受惩罚,观看别人受虐是人性中阴暗的隐秘的天性之一,就像米尔博的小说《秘密花园》里写到的观看酷刑的享受一样,这是人性中邪恶的,该受到抑制的部分。

可以说,在资讯和传媒空前发达的今天,丑闻正在被无一例外地扩大化,丑闻当事人很容易遭遇毁灭性的后果,轰轰烈烈地对丑闻的讨伐正在演变成媒体和公众对深陷丑闻者的肆意滥刑,甚至是公开的杀戮。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丑闻中该受谴责的决不仅仅只是两位当事人。

我相信《丑闻笔记》应该归入经典之列,布克奖的评选向来严格,评委们对文学作品拥有极高的品味,同时他们的判断力也值得信赖,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走眼。仅就我的阅读所及,能荣膺布克奖的小说基本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卓越的文学品质。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错综而精致,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委婉深邃,阿兰霍林赫斯特的《美丽曲线》细腻庞杂,约翰班维尔的《海》优美而沉郁。《丑闻笔记》虽然没有最终获选2003年布克奖,但进入最后决选也是对它的莫大肯定,它并不比其他获奖作品逊色。它是一本值得重读的小说,就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小说意味着重读。

《丑闻笔记》已被好莱坞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和朱迪丹奇联袂主演。2007年该片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奖的四项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配乐。改编后的电影剧本,其侧重点在于人物,在于丑闻中的人物,这也不难理解,电影毕竟是影像的艺术,以人物为主能更好地发挥电影更具象的优势,演技卓越的两位女主演对复杂人物的诠释恰到好处。影片开头和结尾的那把公园长椅更是意味深长,芭芭拉曾与希芭在此谈心,到影片结尾时,编导安排芭芭拉在这把椅子上又结识了新朋友,从而把芭芭拉孤独的渴望友谊的内心表达出来,使人物呈现多侧面,人物形象也更丰满。而原书的侧重在于丑闻本身,它剖析的是围绕着丑闻的社会关系,以及对丑闻的多方面思考。阅读本书和观摩由本书改编的电影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这种差异多半是由两种媒介(影像和书籍)的特点决定的,在这里不作重点讨论。

最后还要提一句,本书的中译本(译林出版社)翻译得非常出色,翻译者是加拿大的丘淑芳女士,感谢她为广大中国读者带来的精彩译作。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