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肆)计划_明朝那些事儿(肆)计划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网络小说 > 明朝那些事儿(肆) > 计划

明朝那些事儿(肆)——计划

张璁垂头丧气地去了南京,他明白这是杨廷和对他的惩罚,但既然是自己的选择,他也无话可说. 然而正是在南京,他遇见了另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此人的帮助下,他将完成自己的宏伟梦想——入阁,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桂萼. 桂萼也是一个不得志的人,他很早就中了进士,可惜这人成绩差,只考到了三甲,连张璁先生都不如,分配工作也不得意,只得了一个县令,这人不会做人,得罪了上司,被发配到刑部,混了一个六品主事。 当张璁第一次与桂萼交谈,论及个人的悲惨遭遇和不幸经历时,桂萼已经认定,这位刑部同事将是自己一生的亲密战友。 在无人理会、无所事事的南京,桂萼和张璁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的时光,不断地抱怨着自己悲惨的人生,痛诉不公的命运,直到有一天,他们握紧了拳头,决定向那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人发起进攻。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很实际的,张璁是二甲进士,桂萼是三甲进士,而他们的对手杨廷和先生则是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岁当翰林的天才。张璁和桂萼是刑部主事,六品芝麻官,杨廷和是朝廷第一号人物,内阁首辅。 差生对优等生,小官对重臣,他们并没有获胜的希望。 但老天爷似乎注定要让萧半仙的预言兑现,他向这两位孤军奋战的人伸出了援手。 不久之后,一个叫方献夫的人出现了,他站在了张璁桂萼一边,为他们寻找与杨廷和作战的理论弹药。 此后,黄宗明、霍韬等人也加入了张璁的攻击集团。 这些人的名字就不用记了,之所以单列出来,只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老师——王守仁。 此时王守仁先生已经不在朝廷里混了,他被杨廷和整顿后,改行当了老师,教起学生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他的学生参加这次政治斗争并非出自他的授意,但根由确实来源于他。 由于王守仁先生的专业是心学,一向主张人性解放,学这门课的人见到不平之事一般都会去管管闲事,就这么解放来,解放去,终于解放到了皇帝的头上。 嘉靖先生虽然是贵为天子,却被老油条杨廷和先生欺负,连父母都不能认,这件事情干得很不地道,当时许多人都看不过去,其中最为义愤填膺的就是心学的传人们。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打倒专横跋扈的杨廷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我们得出了明代官场第一魔咒: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去惹王守仁。 但王守仁先生的魔力还不止于此,他活着的时候,得罪他的没有好下场,在他死后,其精神力量依然光辉夺目,成为无数奸邪小人的噩梦。 于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张璁找到了桂萼,希望他干一件事情——上奏折向杨廷和开炮。 桂萼不干。 他虽然也算是个愤怒中年,但这种引火烧身的事情倒也不敢干,便又把矛头对准了张璁: “这件事太过冒险,要干你自己去干。” 张璁胸有成竹地看着他: “这是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尽管放心,若此折一上,我等必获全胜!” 桂萼饶有兴致地等待着他如此自信的理由。张璁却只是笑而不答。 张璁的自信确实是有理由的,他得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支持,这位仁兄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就是杨一清先生。 说来他也算是阴魂不散,混了几十年,搞垮无数猛人,虽然原先他和杨廷和是同志关系,有过共同的革命战斗友谊(对付刘瑾),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也觉得杨廷和太过分了,杨先生向来帮理不帮亲,他调转了枪口,成为了张璁集团的幕后支持者。 张璁从未如此自信过,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然得到了如此大的支持。 很好,所有的一切都已齐备,攻击的时刻到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肆)》其他试读目录

• 皇帝很脆弱
• 算卦
• “大礼仪”事件
• 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
• 计划 [当前]
• 大臣很强悍
• 左顺门的圈套
• 桂萼先生
• 逃过死亡陷阱
• 最后的示威
• 发言者正是杨慎
• 气节是要付出代价的
• 解脱
• 嘉靖的心得
• 张璁的诡计
• 丧钟的奏鸣
• 第三种武器
• 阴谋的陷阱
• 第二个木偶
• 锋芒
• 自信的抉择
• 打结是个技术活
• 严嵩的原则
• 最难的文章
• 黑状
• 徐阶的觉醒
• 致命的考验
• 秘诀、醒悟
• 徐阶的班底
• 转机
• 死亡的连环
• 另外的三个人
• 陷阱
• 气势
• 旁观者
• 明代第一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