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Node.js2.2 Node的模块实现_深入浅出Node.js2.2 Node的模块实现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编程 > 深入浅出Node.js > 2.2 Node的模块实现

深入浅出Node.js——2.2 Node的模块实现

Node在实现中并非完全按照规范实现,而是对模块规范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同时也增加了少许自身需要的特性。尽管规范中exports、require和module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Node在实现它们的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个过程需要知晓。 在Node中引入模块,需要经历如下3个步骤。 (1) 路径分析 (2) 文件定位 (3) 编译执行 在Node中,模块分为两类:一类是Node提供的模块,称为核心模块;另一类是用户编写的模块,称为文件模块。 核心模块部分在Node源代码的编译过程中,编译进了二进制执行文件。在Node进程启动时,部分核心模块就被直接加载进内存中,所以这部分核心模块引入时,文件定位和编译执行这两个步骤可以省略掉,并且在路径分析中优先判断,所以它的加载速度是最快的。 文件模块则是在运行时动态加载,需要完整的路径分析、文件定位、编译执行过程,速度比核心模块慢。 接下来,我们展开详细的模块加载过程。 2.2.1 优先从缓存加载 展开介绍路径分析和文件定位之前,我们需要知晓的一点是,与前端浏览器会缓存静态脚本文件以提高性能一样,Node对引入过的模块都会进行缓存,以减少二次引入时的开销。不同的地方在于,浏览器仅仅缓存文件,而Node缓存的是编译和执行之后的对象。 不论是核心模块还是文件模块,require()方法对相同模块的二次加载都一律采用缓存优先的方式,这是第一优先级的。不同之处在于核心模块的缓存检查先于文件模块的缓存检查。 2.2.2 路径分析和文件定位 因为标识符有几种形式,对于不同的标识符,模块的查找和定位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1. 模块标识符分析 前面提到过,require()方法接受一个标识符作为参数。在Node实现中,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标识符进行模块查找的。模块标识符在Node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核心模块,如http、fs、path等。 .或..开始的相对路径文件模块。 以/开始的绝对路径文件模块。 非路径形式的文件模块,如自定义的connect模块。 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的优先级仅次于缓存加载,它在Node的源代码编译过程中已经编译为二进制代码,其加载过程最快。 如果试图加载一个与核心模块标识符相同的自定义模块,那是不会成功的。如果自己编写了一个http用户模块,想要加载成功,必须选择一个不同的标识符或者换用路径的方式。 路径形式的文件模块 以.、..和/开始的标识符,这里都被当做文件模块来处理。在分析路径模块时,require()方法会将路径转为真实路径,并以真实路径作为索引,将编译执行后的结果存放到缓存中,以使二次加载时更快。 由于文件模块给Node指明了确切的文件位置,所以在查找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其加载速度慢于核心模块。 自定义模块 自定义模块指的是非核心模块,也不是路径形式的标识符。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模块,可能是一个文件或者包的形式。这类模块的查找是最费时的,也是所有方式中最慢的一种。 在介绍自定义模块的查找方式之前,需要先介绍一下模块路径这个概念。 模块路径是Node在定位文件模块的具体文件时制定的查找策略,具体表现为一个路径组成的数组。关于这个路径的生成规则,我们可以手动尝试一番。 (1) 创建module_path.js文件,其内容为console.log(module.paths);。 (2) 将其放到任意一个目录中然后执行node module_path.js。 在Linux下,你可能得到的是这样一个数组输出: [ '/home/jackson/research/node_modules', '/home/jackson/node_modules', '/home/node_modules', '/node_modules' ] 而在Windows下,也许是这样: [ 'c:\nodejs\node_modules', 'c:\node_modules' ] 可以看出,模块路径的生成规则如下所示。 当前文件目录下的node_modules目录。 父目录下的node_modules目录。 父目录的父目录下的node_modules目录。 沿路径向上逐级递归,直到根目录下的node_modules目录。 它的生成方式与JavaScript的原型链或作用域链的查找方式十分类似。在加载的过程中,Node会逐个尝试模块路径中的路径,直到找到目标文件为止。可以看出,当前文件的路径越深,模块查找耗时会越多,这是自定义模块的加载速度是最慢的原因。 2. 文件定位 从缓存加载的优化策略使得二次引入时不需要路径分析、文件定位和编译执行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再次加载模块时的效率。 但在文件的定位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这主要包括文件扩展名的分析、目录和包的处理。 文件扩展名分析 require()在分析标识符的过程中,会出现标识符中不包含文件扩展名的情况。CommonJS模块规范也允许在标识符中不包含文件扩展名,这种情况下,Node会按.js、.node、.json的次序补足扩展名,依次尝试。 在尝试的过程中,需要调用fs模块同步阻塞式地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因为Node是单线程的,所以这里是一个会引起性能问题的地方。小诀窍是:如果是.node和.json文件,在传递给require()的标识符中带上扩展名,会加快一点速度。另一个诀窍是:同步配合缓存,可以大幅度缓解Node单线程中阻塞式调用的缺陷。 目录分析和包 在分析标识符的过程中,require()通过分析文件扩展名之后,可能没有查找到对应文件,但却得到一个目录,这在引入自定义模块和逐个模块路径进行查找时经常会出现,此时Node会将目录当做一个包来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Node对CommonJS包规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首先,Node在当前目录下查找package.json(CommonJS包规范定义的包描述文件),通过JSON.parse()解析出包描述对象,从中取出main属性指定的文件名进行定位。如果文件名缺少扩展名,将会进入扩展名分析的步骤。 而如果main属性指定的文件名错误,或者压根没有package.json文件,Node会将index当做默认文件名,然后依次查找index.js、index.node、index.json。 如果在目录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定位成功任何文件,则自定义模块进入下一个模块路径进行查找。如果模块路径数组都被遍历完毕,依然没有查找到目标文件,则会抛出查找失败的异常。 2.2.3 模块编译 在Node中,每个文件模块都是一个对象,它的定义如下: function Module(id, parent) { this.id = id; this.exports = {}; this.parent = parent; if (parent && parent.children) { parent.children.push(this); } this.filename = null; this.loaded = false; this.children = []; } 编译和执行是引入文件模块的最后一个阶段。定位到具体的文件后,Node会新建一个模块对象,然后根据路径载入并编译。对于不同的文件扩展名,其载入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所示。 .js文件。通过fs模块同步读取文件后编译执行。 .node文件。这是用C/C++编写的扩展文件,通过dlopen()方法加载最后编译生成的文件。 .json文件。通过fs模块同步读取文件后,用JSON.parse()解析返回结果。 其余扩展名文件。它们都被当做.js文件载入。 每一个编译成功的模块都会将其文件路径作为索引缓存在Module._cache对象上,以提高二次引入的性能。 根据不同的文件扩展名,Node会调用不同的读取方式,如.json文件的调用如下: // Native extension for .json Module._extensions['.json'] = function(module, filename) { var content = NativeModule.require('fs').readFileSync(filename, 'utf8'); try { module.exports = JSON.parse(stripBOM(content)); } catch (err) { err.message = filename + ': ' + err.message; throw err; } }; 其中,Module._extensions会被赋值给require()的extensions属性,所以通过在代码中访问require.extensions可以知道系统中已有的扩展加载方式。编写如下代码测试一下: console.log(require.extensions); 得到的执行结果如下: { '.js': [Function], '.json': [Function], '.node': [Function] } 如果想对自定义的扩展名进行特殊的加载,可以通过类似require.extensions['.ext']的方式实现。早期的CoffeeScript文件就是通过添加require.extensions['.coffee']扩展的方式来实现加载的。但是从v0.10.6版本开始,官方不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自定义扩展名的加载,而是期望先将其他语言或文件编译成JavaScript文件后再加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将烦琐的编译加载等过程引入Node的执行过程中。 在确定文件的扩展名之后,Node将调用具体的编译方式来将文件执行后返回给调用者。 1. JavaScript模块的编译 回到CommonJS模块规范,我们知道每个模块文件中存在着require、exports、module这3个变量,但是它们在模块文件中并没有定义,那么从何而来呢?甚至在Node的API文档中,我们知道每个模块中还有__filename、__dirname这两个变量的存在,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我们把直接定义模块的过程放诸在浏览器端,会存在污染全局变量的情况。 事实上,在编译的过程中,Node对获取的JavaScript文件内容进行了头尾包装。在头部添加了(function (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n,在尾部添加了n});。一个正常的JavaScript文件会被包装成如下的样子: (function (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 var math = require('math'); exports.area = function (radius) { return Math.PI * radius * radius; }; }); 这样每个模块文件之间都进行了作用域隔离。包装之后的代码会通过vm原生模块的runInThisContext()方法执行(类似eval,只是具有明确上下文,不污染全局),返回一个具体的function对象。最后,将当前模块对象的exports属性、require()方法、module(模块对象自身),以及在文件定位中得到的完整文件路径和文件目录作为参数传递给这个function()执行。 这就是这些变量并没有定义在每个模块文件中却存在的原因。在执行之后,模块的exports属性被返回给了调用方。exports属性上的任何方法和属性都可以被外部调用到,但是模块中的其余变量或属性则不可直接被调用。 至此,require、exports、module的流程已经完整,这就是Node对CommonJS模块规范的实现。 此外,许多初学者都曾经纠结过为何存在exports的情况下,还存在module.exports。理想情况下,只要赋值给exports即可: exports = function () { // My Class }; 但是通常都会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其原因在于,exports对象是通过形参的方式传入的,直接赋值形参会改变形参的引用,但并不能改变作用域外的值。测试代码如下: var change = function (a) { a = 100; console.log(a); // => 100 }; var a = 10; change(a); console.log(a); // => 10 如果要达到require引入一个类的效果,请赋值给module.exports对象。这个迂回的方案不改变形参的引用。 2. C/C++模块的编译 Node调用process.dlopen()方法进行加载和执行。在Node的架构下, dlopen()方法在Windows和*nix平台下分别有不同的实现,通过libuv兼容层进行了封装。 实际上,.node的模块文件并不需要编译,因为它是编写C/C++模块之后编译生成的,所以这里只有加载和执行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模块的exports对象与.node模块产生联系,然后返回给调用者。 C/C++模块给Node使用者带来的优势主要是执行效率方面的,劣势则是C/C++模块的编写门槛比JavaScript高。 3. JSON文件的编译 .json文件的编译是3种编译方式中最简单的。Node利用fs模块同步读取JSON文件的内容之后,调用JSON.parse()方法得到对象,然后将它赋给模块对象的exports,以供外部调用。 JSON文件在用作项目的配置文件时比较有用。如果你定义了一个JSON文件作为配置,那就不必调用fs模块去异步读取和解析,直接调用require()引入即可。此外,你还可以享受到模块缓存的便利,并且二次引入时也没有性能影响。 这里我们提到的模块编译都是指文件模块,即用户自己编写的模块。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展开介绍核心模块中的JavaScript模块和C/C++模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深入浅出Node.js》其他试读目录

• 1.1 Node的诞生历程
• 1.2 Node的命名与起源
• 1.3 Node给JavaScript带来的意义
• 1.4 Node的特点
• 1.5 Node的应用场景
• 1.6 Node的使用者
• 1.7 参考资源
• 2.1 CommonJS规范
• 2.2 Node的模块实现 [当前]
• 2.3 核心模块
• 2.4 C/C++扩展模块
• 2.5 模块调用栈
• 2.6 包与NPM
• 2.7 前后端共用模块
• 2.8 总结
• 2.9 参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