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使用手册什么是经络?_人体使用手册什么是经络?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人体使用手册 > 什么是经络?

人体使用手册——什么是经络?

这个事件使得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非常尴尬,许多人放弃了研究,更有偏激的人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经络几乎成为迷信的一部份。一直到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向美国代表团实体演示针刺麻醉下的开心手术,那种血淋淋的神奇场面,使得参观的美国专家们惊得目瞪口呆。但是此时的中国医界,分成了两派,一派人认为没有经络只有穴位,否则不能解释针刺麻醉的现象。另一派人还是坚持经络的存在,但是提不出具体的证据,这些讨论也就愈来愈低调。 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高层认为经络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必需投入资源加以研究,可是当时主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多数专家都反对,只有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认为经络存在了几千年,虽然我们至今没有找到具体的证据,但是也有可能是我们过去使用的方法不对,或科技能力不足,今日科学进步了,也许有新的方法可以找到经络的证据。因此,力排众议,该项目以十三比一的投票比数差点被否决。由于反对的声浪太大,因此,这项研究仅拨了很少的经费,由费伦教授成立项目进行研究。 由于费教授是一个精于分子物理学的化学家,不是一个医生,因此对这项研究采取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方法。首先放弃传统上成立正式组织的方式,采用一种名为『虚拟组织』的新式组织,项目中没有全职的研究人员,完全视研究需要机动的调集上海各种相关科学家及设备,花了近十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几项经络存在的具体证据。 这个研究首先认为解剖学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定不会有任何未发现的线状或管状组织,因此,将寻找的目标放在经络附近的组织分析,由于现代生物分子学进步,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远较二十年前进步得多,加上这个小组的成员不再以医界专家为主,而以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基本科学的专家为主,从物质最基本的规律做起,因此成功的机会特别大。 在这个研究之前,天津有一个小组在经络研究方面,曾经发现当针刺入穴位时,会使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那份报告并没有说明这些钙从那里来,从常识判断人体的钙主要在骨头中,但是骨头里的钙不可能在针刺的瞬间释放出来。因此,判断在人体的穴位附近应该存在着可以随时释放钙离子的钙库。找到这个钙库应该可以找到部份穴位的物质存在证据。 小组首先在活人身上对穴位进行三度空间定位,并在磁共振(MRI)设备下观察针刺时的实际落点。同时准备一条离体的人腿,同步进行解剖。中医的穴位依照不同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层,针灸时,到了每一层会有针感,患者感觉到酸、胀、麻,而施术的医生则有粘针的感觉。因此,只有在活人身上才能定位,这个实验瞄准的是腿上胃经的地层。经过穴位定位并同步在离体的人腿上进行解剖,发现小腿上的胃经所有穴位的地层均停针于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这是一种结缔组织,以往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连结功能。 于是小组将该片骨间膜割下来,送到物理实验室,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锰(Mn)、铬(Cr)等』,在穴位和非穴位上的含量有40~200倍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一个穴位的直径约五至八毫米,所有这些富集的众多分子都只存在于骨间膜的表层,约一个微米的厚度。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经络存在的最具体物质证据,从此没有人可以怀疑经络和穴位是虚无飘渺的了。 接着小组继续对这片骨间膜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是由三条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条,再由五条纤维条卷成一束,数量繁多的这种线束结成片状,有点像计算机中的排线结构。再对这种胶原纤维进行分子层次的分析,发现它是由数种不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生物液晶态(Bio-LiquidCrystal)的物质。 根据物理学的常识,晶体结构的物质对声、光、电、热、磁等物理能量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参考上海交通大学过去对特异功能人士的实验,知道气功师所发出的『功』当中,有很大的成份是发射出特定波长(15.5μm)的远红外光。因此,小组对结缔组织的物理特性测试,首先就从远红外光的透光性做起。很快的又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实验证明胶原纤维在径向对9~20微米的远红外线具有近100%的透光率,横向方面则几乎完全不透光,也就是说对于该频率范围而言,胶原纤维具有光纤维的物理特性。 接着再从国外医学研究文献中了解,人体的所有组织,甚至小到个别的单一细胞,都至少有两根胶原纤维连结着,它很可能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人体各个脏器外部的保护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纤维。中医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其中经脉是主干,在一般的中医经络图中主要画的就是经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几乎遍布全身和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这项研究的论文,1998年三月第一次发表在中国大陆的『科学通报』上,接着在2000年应邀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医学研讨会』中发表,也在2001年『两岸中医药研讨会』中发表。虽然这些报告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这项研究最终将造成的影响必定远不止如此。 这项经络物质证据,只是针对经络天、人、地三个层级中的地层所做的一小部份研究,除了这项证据之外,经络和穴位必定存在着其它的现象。上海复旦大学研究团队中的丁光宏博士所带领的小组,随后又发现人体的毛细血管多数呈不规则状,唯独在穴位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呈规则的并行线状,而且平行于经络。经过流体力学的计算,发现只要在相邻的穴位间有一定的压力差,在人体的经络中就会形成管线外毛细血管间的组织液流场。这有点像海洋中的洋流,没有管子,但有水流。这也很像在『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荣卫之气的卫气,荣气是血管中的血液,这里发现的管外流场,很可能就是卫气。这项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中,受限于目前设备的极限,仍很难在活体中直接观察到这个现象,而在死体上血压消失后经络根本就不再活动,也就无从看到这个现象,需要了解活体的细微变化,是经络研究中最大的困难。 这些经络附近的特异现象,可以说明人体的经络不是一个古代中国人所发现的抽像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逐渐出现更多经络存在的证据。例如,在『天』和『人』两层必定也有其它经络存在的证据,还待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发现。 生物进化的过程,最早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渐发展的,在早期简单的生物中,许多生物并没有大脑,却具有结缔组织(研究团队最早发现的经络组织),大脑是很高级的生物才具备的器官。从这个现象看来,主宰人体脏器运行的并不一定是大脑,更有可能是由经络系统直接调节和控制的。 用现代的计算机术语来说,人体很可能不是单一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而是多个计算机加上一个高速的通讯网路所建构的,大脑应该是类似企业内部网络中总裁(CEO)的终端机。这也说明我们祖先对人体五脏六腑的定义中,包括了心、肝、脾、肺、肾(五脏),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独独漏了『脑』的可能原因。 人体的五脏六腑更像是企业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而操控和维护服务器运行的系统,则很可能是我们短时间还无法证实其存在的软件系统。 现代医学是建构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经络系统在过去发展解剖学的年代中,限于科技能力而无法看到,直到上个世纪末人类的科技能力才刚发现部份经络的证据。如果真如我们所推测的『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原来的解剖学很可能漏掉了人体最重要的部份。这就像观察一棵树没看到树干只看到树叶一样;也像解剖计算机时,只看到部份的硬件就以为那是计算机的全部,没想到还有软件的存在,更不知有网络这样的怪物一样。 今日中医的没落,很大的原因是现代中医的教学,一进学校就先教了这种一知半解的解剖学,使得这些初学的准医生们脑子里就架了一个没有经络的人体结构,再开始教经络和穴位,当然满脑子充满疑问,如何学得懂中医呢? 随着经络物质证据的出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定对整体医学界造成很大的影响,原有的解剖学必需跟着调整,当然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整个现代医学也必定会跟着发生变化。 (附图:Ca在经络上的分布) 左图是人体右小腿胆经、胃经穴位富集区的扫描示意,右侧上图为胆经,右侧下图为胃经的钙分份图。图中显现穴位和非穴位的钙元素含量有非常大的差异。(取材自中国大陆科学通报1998年3月号,费伦教授等作者的"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一文)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人体使用手册》其他试读目录

• 从信息科技的观点阐释中医
•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 计算机科技的启示
• 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
• 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
• 如何判断人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
• 人体的系统
• 人体的功能系统
• 资源管理系统
• 诊断维修系统
• 废物清理系统
• 血管系统
• 什么是经络? [当前]
• 人体的硬件结构
• 人体的修复能力
•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
• 人体血气升降趋势的症状和疾病
• 运动不会增加能量
• 血气能量的储存
• 如何观察血气的水平和趋势
• 早睡早起
• 按摩心包经
• 不生气
• 保持肠胃的清洁
• 不吃生的动物性食物
• 减肥
• 心脏病是肥胖的原因
• 不同体形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 肠胃问题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 增加身体的能量,是减肥的第一课
• 减肥不是减重量,而是减体积
• 速成的减肥多数是将垃圾脱水
• 减肥实例
• 失眠的调养
•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