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橙色亲子课第13章 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技巧_西尔斯橙色亲子课第13章 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技巧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 > 第13章 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技巧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第13章 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技巧

高需求孩子是贪婪的沟通者。这些敏锐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们超级敏感的“雷达”总不停地探测周围的情绪波动,考虑这些情绪是怎么影响到他们的,他们如何身在其中,如果不喜欢,又该如何处理等。他们总是想得很多。 这些孩子对于沟通的高需求,既有好的影响,又有坏的影响。好的方面是他们擅长表达、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能够真正和父母感同身受;坏的方面是他们一旦生气就怒火难消,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劳拉像鹰一样看着我,探查我的情绪,她想努力迎合我。有一天,她看着我,说:“你和我在一起开心吗?”“是的,我和你在一起很开心,我也能自娱自乐。”我回答道。 我们在前面描述的亲密育儿法,为亲子交流开了个好头,加深了双方的理解。不管是创造好的教育氛围,还是单纯地享受乐趣,顺畅的沟通都是和谐家庭生活的秘诀所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和高需求孩子顺利沟通的技巧。 ◆真正理解孩子的立场 高需求孩子非常专注于他们想要的东西和自己的安排,以至于很容易对父母的意见充耳不闻。在跟强势的孩子沟通时,创造性的沟通方式能更加积极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只有让他们认为你真正理解他们的立场,才能让他们听你的话。试试这些尊重孩子的沟通技巧。 (1)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高需求孩子有很强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如果苏西想把果冻置于花生酱上面,而你心不在焉,没当一回事,那么你看着好了,要么是苏西一屁股坐到地上,要么是三明治掉在地上。如果这个场景能重来一遍,你就可以省去打扫卫生、安抚孩子的麻烦了。 非常小的事情都会让他歇斯底里。例如,如果他想关灯,而我去把灯关了,他就会大哭一场。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他想去关灯,但这根本不重要。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后退一步说:“哦,对不起,你想关灯是不是?”然后打开开关,让他来关。这样,你会通过示范,让孩子知道语言能够弥补一个很沮丧的局面。你不是在“迎合”孩子,而是在保护他对自我强大感需要的同时,保存你的精力。高期待的阶段最终会过去,你的孩子渐渐会对自己的期待不再那么严格。有时候你不得不“倒回去”,看看是什么让孩子 爆发的。 有一天,我们穿过停车场的时候,加伦丢了一支蜡笔,但我忘了他带了蜡笔。他坐下来开始哭,我看情况他是不想拉我的手了,于是我把他抱起来。一路上他一直尖叫,哭闹成一团,我没法让他坐进汽车座椅。他尖声喊着说要某个东西,但我不懂他在说什么。最后,我把他带回到整件事情开始的地方,那里我找到了蜡笔。一旦找到蜡笔,他就不哭不闹了。 (2)预先提示。“我们很快就要走了。跟玩具说拜拜,跟朋友们说拜拜……”高需求孩子不能轻易转变,需要时间和耐心让他们从自己的安排转向你的安排,而你要尊重他们的专注。 (3)替孩子表达想法。向孩子表达你的同情和理解,能让他们的正义感得到满足。当高需求孩子感觉到你欣赏他们的观点时,即使你并不同意,他们也会更听话一些。你可以向他们表明你对他们想法的理解:“你特别想要那个玩具,是吗?”你要允许孩子发泄感情,直到渴望的强度开始减弱。 (4)避免威胁性的指示。如果感觉受到攻击,高需求孩子很快就会回敬给你。不要说“马上把这些乱糟糟的东西收拾好!”而要说“我想你帮忙收拾一下”。 ◆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技巧 记住,高需求孩子常常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情,试试下面吸引他们注意的技巧: (1)在指示之前进行强调。在指示孩子做某件事之前,先通过建立视线接触获取他们的注意,教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我想让你看着我”或“我想让你好好听着”。对于特别专注于自己事情的孩子,你最好蹲下来与他们处于同一高度。你可以抓住他的手,或者把你的手放在他肩膀上,拉近你们的距离,进行视线交流。高需求孩子知道怎么获得更好的奖励和 更好的感受,因此他们会主动提升能维持这种美好感觉的沟通技能。你要认真听他们说话,让你的身体语言传达出“我要说的事情很重要,需要你百分百集中注意力”的意思。你要露出微笑、开心,同时表示关心的面部表情。如果孩子察觉到你的要求带着怒气,有命令的味道,就可能会望而却步。记住,一定要孩子对你将要说的话感兴趣。 (2)多用孩子的名字。在提出请求时叫孩子的名字是在告诉孩子你很珍视他,这样会引起他的注意。高需求孩子尤其喜欢听到自己的名字。你可以在孩子的名字和指令之间停顿几秒,让孩子能专注地听你的指令:“强尼——请帮妈妈铺一下桌子。” (3)安抚烦躁的孩子。当高需求孩子烦躁不安时,通常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当中,不听你的请求。用温和、宽心的话语,或抱一抱等方式帮助孩子恢复情绪,能让孩子有个好心情听你说话。 ◆保持孩子注意力的技巧 高需求孩子富有想象力,他们思维跳跃,很难集中注意力在你说的话上。因此,不仅获取他们注意力是一大挑战,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同样是一大挑战。试试下面这些保持孩子注意力的建议: (1)指令简洁。向高需求孩子发出指令时,要坚持一句话原则。试着用一个简单的句子陈述你的请求,因为孩子不太听得进复杂的解释。有些父母考虑得比较多,说着说着就容易跑题,发出一个指令得用好几分钟,有些父母则能点到为止。举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孩子和一个七岁的孩子把一种叫作波格的小硬币当赌注,打赌他们的玩具赛车跑得有多快。妈妈介入了,跟他们解释说为什么不想让他们打赌,还进一步解释赌博是多么错误的行为。孩子们很快就听不进妈妈的“演讲”,继续玩游戏。爸爸来了,说:“赌博在加州是非法的,你们玩的这个跟赌博差不多,把波格给我。”大部分高需求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公正和逻辑感,这位爸爸逻辑清晰的沟通方式立即收到了成效。 在我们家,玛莎是个沟通能手,但有时候,她也很难对付求胜欲望强烈的艾琳,虽然马修也有同样的特点,但好在他经验不足。他俩都知道玛莎会从多方面耐心解释指令,在解释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灵机一动,找到一个玛莎未曾想到的方面,然后说服她改变自己的主意说“好”。有几次玛莎一开始就意识到不能说“好”,于是会把问题直接抛给我,因为我很擅长简单地说:“对不起,但不行。那样对你们不好。”爸爸一出面,事情结束了,妈妈也很感激。所以父母们在解释指令时,一开始就要避免说“好”或者“不好”,而是冷静一下,说“我想想,我决定的时候会告诉你”。 (2)句式简单。孩子越小,你指示的句子就要越短,尽量用少数简单的词汇,确保孩子能领会你的请求。你说完后请他复述一遍,如果他们不能,说明这个句子太复杂了。 (3)不重复嗦。当孩子大一些后,你可以把请求写在纸上,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你唠叨。 (4)留意身体语言。在进行教育性谈话的过程中,观察孩子的眼睛,看他们的注意力是否转移了。如果孩子变得目光呆滞,要加以提醒:“强尼——我需要你看着我”,“玛丽——我还要你听着”。 (5)一次只给一个指令。有些富有创造性的孩子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想法,很少有空间留给别的事情。他们真的会把你告诉他们的忘光光,所以你一次不要下一长串指令:“刷牙、洗脸、穿上睡衣、挑一个睡前故事。”而是每次发布一个指令。当孩子完成第一项任务(刷牙)之后,你可以提醒他下一项——“现在洗脸”,等等。 (6)双方都参与对话。双方都参与对话。如果你一个劲地说话,而不给孩子回应的机会,那他们的注意力就很容易溜走。在谈话过程中,你可以停下来问孩子一些问题,如“你了解吗?”或者请他来评论一下:“你怎么想?”这样有助 于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教育过程。 ◆与孩子的思维保持一致的技巧 当你告诉孩子你想让他们干什么的时候,估计他们心里正在琢磨是否要听你的。因此,发布指令时你要试着与孩子的思维方式保持一致,确保他们会听你的。 用替代法转移注意力。当你拿走学步期孩子手里攥着的危险物品时,给他们塞一个安全但同样有趣的代替品。例如,用打蛋器来代替剪刀。 提供另一种选择。不允许孩子做某事时,给孩子提供另一个他们会喜欢的选择:“你不可以用菜刀切,但你可以用餐刀切”,“你不可以到马路对面玩,但你可以到隔壁玩”。 给出选项。在开口之前,你要确保所有选项都可以接受,让孩子做选择:“你想穿蓝衬衫还是红衬衫?”“你想先刷牙还是先穿睡衣?”强势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选项。选择的过程不仅能让孩子受到鼓励,还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 使用正面语言。“不”这个字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防御态度,一听到就立即咬牙跺脚,紧守自己的立场。不要说“不要在家具上写字”,而要说“来,到这里来写”,然后给孩子一张纸或一个本;与其说“不要在屋子里打球”,不如说“你可以在外面打球”。如果情况危急,你需要孩子立即听话,就喊他的名字:“马修!”这样会阻止他们做正在做的事情,并让他思考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有可能调整自己或听你的指示。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一位妈妈带她的高需求孩子前来咨询,她的儿子强尼自尊心很脆弱,对任何觉察到的怠慢都超级敏感。在谈话过程中,强尼在办公室那台非常昂贵的婴儿秤上玩起了悬挂。我很想挽救我的婴儿秤,但那样的话,强尼脆弱的自尊心就会塌陷。但妈妈很快介入了:“强尼,请从婴儿秤上下来,”她说,“因为你很强壮。”孩子立即服从了,因为妈妈的智慧和敏感并没有让他丢面子。 表达你的需求。发出指令时,用“我需要”作开头。不要说“不要跑了”,而是说“我需要你不要围着屋子跑”或“我需要你现在来帮妈妈”。如果孩子想取悦你,这些指令就会很有效果。 给你的需求附上奖励。采用“当什么时候就怎么样”的沟通模式:“当你把玩具收拾好的时候,你就能出去玩了”。“当什么时候”的表达,暗示了你希望孩子服从,这比“如果”的效果要好,因为后者意味着孩子只有一个选项。另外,用“当什么时候”作开头,既点明了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还能帮他们安排事情的正确顺序,这对学前期的孩子尤其重要。 让孩子碰壁。执拗的孩子“不撞南墙不死心”,好在他们都足够聪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当你的孩子想冒险做一件你认为完全不可行的事情时,你的第一直觉可能是想让他们免于受到失败的打击,但有些时候你应该放手孩子去做,在之前告诉他们你的观点,让他们从结果中学习。我们三岁半的孩子劳伦,坚持要把她那装满洋娃娃的婴儿车从山上推下去,推到海滩上。我知道她很快就会厌倦这项冒险,因为她得重新把车推到山上来。我想说服她带一个好拿的玩具,但她看起来主意已定,不会考虑其他选择。因此,在下山途中,她艰苦地推着婴儿车,几乎是婴儿车拉着她往下走。到了半山腰,劳伦意识到她犯了个错误,也知道我们不打算去救她。返回的途中,她意识到她得推车上山。这时我没有说“我早就告诉过你”,因为我的身体语言已向她传递了信息:要么把车子推上山,要么就扔在海滩上。她回家后筋疲力尽,但是比原来更聪明了。 懂得倾听。在与高需求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尤为重要。这些坚持自我的孩子很有主见,哪怕他们的观点违反了自然规律。在艾琳进入青春期之前,有一次特别想要一套衣服,于是向我们陈述理由。但那套衣服真的不适合她,而且太昂贵了。我们很注意听她摆出各种理由,证明这套衣服对她有多重要。我们适时地点点头,时不时地插入支持性的评论:“我理解……你真的很喜欢这套衣服……”这样她就会知道我们理解她的理由。我们让她尽情地说,同时插入小小的反对意见,最后加上一句:“你真的想这样花掉你看孩子赚来的钱吗?”随着对话慢慢地缓和下来,艾琳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们只是轻轻地推了她一下。说,同时插入小小的反对意见,最后加上一句:“你真的想这样花掉你看孩子赚来的钱吗?”随着对话慢慢地缓和下来,艾琳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们只是轻轻地推了她一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其他试读目录

• 前言 西尔斯医生的话
• 第1章 “亲密育儿法”的由来
• 第5章 做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妈妈
• 第6章 “好好爱自己”的育儿技巧
• 第12章 亲密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基础
• 第13章 与孩子思维保持一致的沟通技巧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