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旅行作家罗宾 戴维森,曾于1977年独自一人带着四匹骆驼和一条狗,从爱丽丝泉出发,耗时195天,成功穿越了澳大利亚西部沙漠,最终到达印度洋。完成旅程的罗宾,将这段旅程记录下来,写成了名为《Tracks》的全球畅销书。该故事也于2013年被翻拍成电影《沙漠驼影》,由约翰 卡兰指导,米娅 华西科沃斯卡主演。
九州出版社2016年将本书引进,译名为《我独自穿越沙漠,领悟了安全感与自由》。这本书是好友送我的结婚礼物,当即就打开翻阅,但是中间种种原因搁置了很久,终于于此时读完了。紧接着便去找来了电影版,一探究竟。
《我独自穿越沙漠,领悟了安全感与自由》有别于一般游记,且不论作者一路的艰辛,仅仅从旅途的感受来讲。阅读一般的游记总是让人感觉到一种疏离感,旅行者与旅途的疏离感,读者与旅行者的疏离感。旅行者到达、讲述、离开,仿佛这边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完成之后世界依旧,完全融不入当地,只是曾经来了一次路边野餐而已。读完你会去想,那些目的地也不难到达,只需稍稍克服一下懒惰的心理,一张机票,谷歌地图,到了,看过,再回来。与之相比,罗宾 戴维森的壮举,更像是一次不可复制的朝圣,作者在旅行中探寻自我,读者也随之领悟。
作者为什么会踏上旅途?很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个女生,携带一直狗,来到荒凉的爱丽丝泉。从零开始学习驯养骆驼,这两年的时间中,内心需要何其强大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沙漠漫长的孤独之旅,我相信作者内心无数次的被孤独感包裹,尤其是小刨死去的时候,紧绷的弦濒临崩溃。我想,旅行的缘由很可能是多方面的,无论作者想要去证明什么,旅途结束之后我想她得到的更多。
罗宾在叙述这趟旅程的时候,并不是一位专业的旅行作家,字里行间凸显出的坦率也是一种别样的魅力。罗宾将自己的真是感悟书写出来,与骆驼之间的情感投射真是动人,那些骆驼都是她的挚友。原住民的生存与现代人猎奇的表现,也被作者记录下来,尤其是全世界的记者们,满沙漠的寻找“骆驼小姐”之时的狂热与自以为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最最重要的是,作者在旅途中对自身的探索,就像书名所写的,“我独自穿越沙漠,领悟了安全感与自由”。
20世纪后半页,澳洲的原住民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环境遭到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罗宾更加喜欢与原住民的相处,简单,自然,不刻意。作者在文中写道:“‘等我回去后,必须记得现在的模样,绝对不能再次掉进那个陷阱。我必须让人们见到我本来的样子。像这样吗?对,为什么不能这样?’但之后我意识到,适于一套情形的规则未必适合另一套情形。回到那里,这只会是另一种伪装。那里,没有人赤裸相待。没有人能吃得消。每个人都有自己戒备森严的社交面具,除非他们喝得烂醉,或发狂,那时他们的裸体又会丑陋无比。为什么要这样?人们为什么彼此兜圈子,不断把精神耗费在恐惧或妒忌上,而事实上,他们所恐惧或妒忌的一切只是一种幻觉?他们为什么要在四周筑起心理上的堡垒和藩篱,甚至自己都无法从内部洞察,而要找开保险箱的大师才能穿透?我再一次拿欧洲社会与原住民社会比较。一个是偏执、贪婪和毁灭的典型,另一个那么健全。我永远不想离开这片沙漠。我知道我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