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心 报之以美_温暖灵魂的味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温暖灵魂的味道 > 投之以心 报之以美
story,bo 温暖灵魂的味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31 11:08:18

投之以心 报之以美

       吃货,在我们这里一直是形容能吃的人,如果你的吃相再不好一点,就会让我想到一个词那就是饕餮。日子一天一天过,生活在改变,习惯在改变,渐渐的不知道怎么会,连很多词的感情色彩都变化了。吃货也从一个贬义词,悄然一遍,以一个褒义词闪亮登场。各大电视上,网路上,饮食节目,教程,晒照层出不穷,让人独自在屏幕前垂涎三尺。
    我从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吃货,味觉反应迟钝。每次在电视上听到主持人说的那些形容词:味道很有层次,爽口,有灵魂等等等等,就感觉,这到底是什么味道啊,到底。在美食上寻求美好的生活离我仿佛很是遥远。
    但是,慢慢想来。其实,真正美好的食物,或许并不是很少人才能吃到的山珍、海味。那些顶级的寿司,珍贵的鲍鱼,抱着死也要吃的决心去常常的河豚。而是我们日常的那些细微到,或许都没有感知到的那份美好。
    在《温暖灵魂的,味道》这本书中26位作者展示属于自己的在美食上的小美好,那些美好可以是外婆蒸的花馍馍,可以是恋人在街边的一碗羊肉泡,可以是一碗浆水面……这小小的美好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任何事物,我们投之以心,必会得之以美。
    读完全书,我仿佛陷身于无尽的回忆之中,不用努力去回想,绞尽脑汁我道理品尝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美食,这些回忆早已汹涌而来。
小时候,外婆为不吃豆子的我专门包的无豆斛包(类似于粽子原料为谷子,外面用斛包叶包裹),让我可以同家里人一样大快朵颐。每次有亲戚家过事的时候支的大锅所做的浆面条、连汤肉片,每个人都端着碗,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就站在那里呼噜呼噜的吃着,一边吃着一遍说太香啦!高中的时候同学几个都没什么钱,每周六晚上晚自习以后,总会一起去夜市摊上一碗刀削面,一盆涮豆皮,说着在学校的烦心事,畅谈未来我们怎么办,然后各自骑车回家。冬天的晚上,口罩、围巾、帽子全部上阵,晚自习下了之后飞速骑车,为的只是一碗热腾腾的芝麻汤圆,吃完之后全身顿时温暖到心。
    这一幕幕的小细节,慢慢的在头脑中闪现,回忆起来不自觉的嘴角上扬。我的老爸是一名厨师,每次看着他在厨房里面忙活,为家人端出一盘盘的美味食物。总会在自豪自己老爸的同时感到微微的自惭形秽,感觉做不好,很丢脸,所以一直也不做。也许吧,就如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一样,美好温暖的味道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只要你对他报之以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