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年代---投资最需要的是什么?
2012-09-14
先简单说一下本书的背景次贷危机。次级贷款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发放给购房人的抵押贷款,其对象是专门针对一些资产收入不好的个人或家庭,因此称之为次级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贷款机构把数十笔次级贷款打包卖给投行后,投行以这些次级贷款为基础,发行一种名为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的金融产品,卖给机构投资者。当购房人还款后,投行将这些还款支付给购买CDO的投资人。由于次级贷款的违约风险较大,投行将其包装成CDO出售时,对CDO内部进行了分级,高风险级别的部分有很高的收益率,而低风险部分则收益率相对较低。通过对CDO的内部构造,低风险部分经常能够获得评级机构给予AAA(即相当于美国国债的评级),造成实际上无风险的假象。
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其实是一种保险,在CDO的投资者由于次级贷款人违约而收不回投资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购买的CDS向发行CDS的投行要求赔偿。因此,投资者在购买CDO的情况下同时购买CDS,可以对冲投资风险。另一个角度来说,CDS是用来做空CDO的产品,原理在于,当CDO价格下跌(由次级贷款人违约引起),CDS可以获得保险收益,其价格会上涨。本书中看空美国次贷的几位主人公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做空,最终获得了巨额收益。
这本书在投资上启示是很大的:
1、专业人士不一定是正确的。书中的主人公约翰.保尔森之前做的是并购业务,但是偶然间涉足了房地产,看空房地产之后开始寻找做空的工具,最后进入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领域。保尔森面对的是行业内无数的顶级专家和大师,每个人都告诉他做空美国次贷是个愚蠢的想法,但是保尔森不为所动,他坚持了自己的判断。
2、基于常识和勤奋的判断。保尔森和同伴一起研究了美国战后的住房市场,惊奇的发现,在排除了CPI的影响后,房地产价格的每年实际上涨是1.5%,而在2005年,美国过去几年的上涨已经完全脱离了基本的轨迹,在大肆发行次贷的刺激下一飞冲天。但是以这个作为投资的依据还不够,保尔森又专门和业内次贷的很多专家讨论,发现次贷贷款人的实际财务情况很糟糕,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机构放贷已经到了缺心眼的地步,一个例子是不对购房人的资产状况和收入做评估,一个墨西哥街头艺术家仅仅凭一张穿着墨西哥服装在街头表演的照片就通过了资质审查。保尔森判断次贷的源头出了问题,而投行大肆发行的CDO在已经过高的房价推动下,价格也过高,并且迟早会出现违约,由此诞生了做空的思路。
3、还有一些人可能和你有着同样的想法,但是最后能把思路实施的最好的,一定是最有准备的人。保尔森是自己公司的老板,他从事这个行业也有30年了,老成持重,他有能力,有想法,就是等着这么一个投资机会让自己获得华尔街的地位。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些其他人,比如喜欢冲浪的小伙拉赫德,医生出身的投资家迈克尔伯利,还有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李普曼,他们都共同看空美国次贷并纷纷采用CDS做空而获利,
但是拉赫德还年轻,名气也不够大,他没有拉到足够多的资金去做空,迈克尔伯利起点高,但是在处理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及和投资人的沟通、获取投资人的信任中出了问题,最后虽然也赚到了钱,但是心力交瘁,李普曼受制于德意志银行(本身也发行了大量的CDO)的管理策略,只能辗转腾挪。相比这些人,唯有保尔森,外部条件具备,观察敏锐,且意志极为坚定,把看空美国房地产彻彻底底转化成了做空,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4、专业人士不一定正确,相信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要怀疑自己,必要的时候应当有对抗整个市场的魄力和勇气。这一条是最逆天也最难的,奇迹的是保尔森具备了。从2005年开始,保尔森看空美国房地产,期间他接触了美国绝大部分顶级投行,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贝尔斯通、德意志银行,这些行业内顶级专业人士都对他大力买入CDS的行为不屑,认为是愚蠢的行为。从2005年到2007年夏次贷危机爆发前,保尔森忍受了两年的煎熬,这个期间他投资CDS一直亏损,尽管出现了部分次级贷款违约,但是市场不相信房地产市场会下跌,不相信政府不干预,整个市场依然欣欣向荣,CDO价格坚挺。保尔森的做法是不理会任何市场的杂音,一直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且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去购买评级最低的CDO部分,主要是B级的。同时去购买新发行的CDO。
坚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坚持做别人对的事情。这是保尔森投资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对想做投资的人来说很有价值,常读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