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为王_资本之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资本之王 > 资本为王
和尚 资本之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2-06 20:12:36

资本为王

国内的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起步很晚,在上个世纪末出现在了中国,而后经过迅速发展,在2007年前后形成了全民PE、遍地开花的热潮。PE这一舶来品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开花结果,和中国A股市场的IPO高溢价是密不可分的。实践中,IPO是PE的主要退出路径,为上市公司股东和PE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可以说两者是同呼吸共命运。在IPO遭遇寒冬的今年以,大量企业排队待审,审过的企业也不发行的情况下,PE圈一下子感受到了2012冬天,不仅寒冷,而且格外的漫长。

中国的PE还太年轻,太急功近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PE到底该怎么走?很多做PE的人都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提出的意见大概是以下几条:PE要增加更多的退出路径而不是仅仅通过IPO;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而不是给钱,比如帮助提供运营的方案、业务整合、资产重组、并购;基金要专业化,GP更要专业化,在特定的行业里面深耕细作;鼓励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PE。

这些建议在本书里面都能找到影子。国外PE的发展是和杠杆收购如影随形的,实际上早期私募股权基金都被称为是杠杆收购基金。当时PE能够募集的资金量都不大,书中提到黑石在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募集10亿美元,依靠的是创始人之一彼得森在工商界深远的影响力,这才勉强从包括通用总裁杰克韦尔奇等大人物手里筹够钱。除了资金量的问题,利用杠杆的天然优势在于可以降低PE自有资金的投入,实际上提高了资金效率,放大了资金的收益率。
    文章提到了PE对于被收购企业现金流的关注,决定了公司可以承担多大的债务以及购买者实际付出多少成本。
    收购者获利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1、用现金流去偿还收购时的债务,在杠杆收购早期,一般是5-7年还清债务,之后再出售资产;2、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者重组等方式来提高现金流,以便出售时卖个好价钱;3、公司大体偿还债务后,利用现金流再次借贷,所贷现金可以用于发放股利。
   举几个典型的案例。黑石集团收购美国钢铁集团旗下的铁路和船舶业务,仅支付了整个交易额的2%,即1340万美元,就取得了运输之星公司51%股权,其他资金完全由化学银行以贷款方式提供。两年后,运输之星偿还了2.8亿美元债务,之后运输之星借入了1.25亿美元发放股息。2003年黑石集团出售运输之星的股权,15年间,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30%。
   对于PE来说,早期能获得的债务杠杆主要来自银行和保险公司,而其提出的苛刻条件,使得米尔肯的时代迅速到来。米尔肯作为美国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出名于将垃圾债券发扬光大,通过发行垃圾债券,为杠杆收购筹集资金,垃圾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虽然远高于国债,但是相比银行贷款便很廉价,于是迅速占据了杠杆市场。米尔肯的德崇证券在承销垃圾债券方面如此成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业务网络,以至于米尔肯的入狱,对垃圾债券形成了重挫。
    1989年,KKR收购纳贝斯克则成为了一时的绝唱,不仅因为其收购价格空前,达到了330亿美元,还因为将整个华尔街卷入战局,而为业界和公众瞩目,这些金融资本成为了企业家和公众眼中的掠夺者和野蛮人,在《门口的野蛮人》一书中有精彩描述。
    对于PE来说,潜在有诱惑力的收购对象是:具备优良的资产,但是往往运营不善,或者业务过分扩张,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很低。PE获得控制权后,通过对业务的拆分、改善管理和运营,往往能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典型的例子如KKR收购西夫韦超市,这家超市过分扩张,KKR接手后,降低人力成本,撤出亏损市场,出售了盈利的英国子公司和烈性酒庄业务以获取现金,通过这些措施利润率从2.2%上涨到了3.2%,同时期股价暴涨了20倍。从类似的案例,PE证明了自己不仅是掠夺者,而自有其存在价值。正是由于PE对资本效率的重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开始关注本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努力让整体价值不小于分拆价值,否则有一天,PE总会开出一个诱人的价格,从上市公司股东那里将公司接收过来,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公司进行“大修”,而那时候可能便是管理层被扫地出门。
    而9.11到来则充分说明了利用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在9.11袭击发生后,保险业遭到重创,再保险公司也损失惨重,黑石等PE遂大肆进入再保险领域,收购了一些公司的再保险业务,获得了年均20%+的收益。事实上,反周期收购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而时机的把握则成为了关键。
    为PE带来另一次盛宴的也是打开地狱之门的产品:证券化产品。证券化产品,包括CLOCDOCMO等,为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流动性,整个市场完全不缺钱了,极端的例子是垃圾债券和国债的利差达到了历史的地点,仅有4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市场认为垃圾债券实际上也等同于无多大风险,资金成本的低廉使得大手笔的收购频出。这些收购不在于被收购标的有多好,实际上是PE急于获得交易,相互竞争的结果。但是,也正是证券化产品和衍生出来的信用保险CDS,最终引爆了美国的次贷危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资本为王”的回应

维度 2013-01-03 23:43:15

@和尚 可以看《贼巢》,其中有米尔肯如何利用垃圾债权赚钱10亿美金后锒铛入狱

avaricious 2012-12-13 21:12:37

@和尚

可以去Amazon上搜搜看有没有英文书籍写他们的,如果国内没有的话。

和尚 2012-12-11 15:38:08

@avaricious 我对米尔肯非常有兴趣 但是市面上好像没有专门关于德崇和米尔肯的书?

avaricious 2012-12-08 19:01:08

要想指出是哪些品质使某个人具备了改变多年形成下来的传统(全世界都很习惯,惟独被他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的能力,这从来都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在米尔肯身上,这种困难尤其明显。在事业之外,他的私生活几乎从未曝光,想为他作传的人几乎无从发现其性格上的特点。我自己的看法是,在米尔肯的上升时期,他将两种毫不相关的品质集于一身,从而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两种品质决不可能并存于80年代的所罗门兄弟公司。米尔肯不仅拥有新的债券交易技巧,而且对自己的信念富于耐心。他有一种专注的能力。
  
  正是在这一点上,米尔肯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缺乏集中精神的能力,彻底丧失聚焦于某一目标的能力,这是交易厅里的通病。戴什-里普洛克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出色而又典型的例子。他的情绪就像音乐一样起伏跌宕。比如说,戴什有时也会陷入闷闷不乐的情绪状态。这通常是在他的业务量遭遇挫折的时候,他把电话往下一摔,接着就滔滔不绝地对我讲起他打算有一天退出投资银行界,回去上学。他会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上几年,然后当个历史学教授。把戴什关起来让他冥想苦思地念头,那怕只是5分钟,在我看来也是不大现实的。当我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他听的时候,他已经不想听了,因为他开始厌倦这个话题,不想再谈了。他会说:“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会放下手里的工作马上就去念书。我只是在说当我35岁以后,并且在银行里有了一笔存款之后的打算。”好像在经过多年债券市场的浸泡之后,区区几百万美元就能让他满足似的。
  
  经过3年的债券销售生涯之后,戴什已经不可能再享有心灵上的宁静了,也不可能保持持久的心境。经常刚刚还是暴风骤雨(“别惹我,我心里烦透了,”他会警告别的交易师),转眼间他自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有时他的情绪恶劣到极点,但不知怎么地,他卖掉几个亿的政府债券,心情立刻又好了起来。“耶,米基!”他喊道,手里挥舞着一张销售记录单。“日本人,他们爱我。我要抽打他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呕。。。耶。。。”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下一桩交易。他的生活就是对成交的无尽的追求。
  
  反过来看迈克尔-米尔肯,他的起步与戴什并无不同,但他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开创一项事业而不是无休止的成交记录上。他愿意将自己的视线稍微移开荧光屏上闪烁的数字,冷静而彻底地思考未来几年的前景。某家薇芯片公司是否有可能继续经营20年,按时支付半年一付的利息?美国钢铁业还能保存下来吗?以何种形式?德雷克塞那时的CEO弗雷德-约瑟夫在听了米尔肯关于公司金融问题的看法之后,说他是“全国最了解信贷的人”。这样,作为交易的副产品,米尔肯开始了解公司是怎么回事。

avaricious 2012-12-08 18:03:43

对于PE来说,早期能获得的债务杠杆主要来自银行和保险公司,而其提出的苛刻条件,使得米尔肯的时代迅速到来。米尔肯作为美国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出名于将垃圾债券发扬光大,通过发行垃圾债券,为杠杆收购筹集资金,垃圾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虽然远高于国债,但是相比银行贷款便很廉价,于是迅速占据了杠杆市场。米尔肯的德崇证券在承销垃圾债券方面如此成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业务网络,以至于米尔肯的入狱,对垃圾债券形成了重挫。
===============================
最近读《说谎者的扑克牌》,其中作者对比了他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一名同事和传奇人物米尔肯。

那名同事,像大多数债券交易员一样,情绪为市场左右,好的时候兴奋非常,坏的时候天天谈论要回大学当历史学讲师,所追求的就是一单又一单的成交。。。

但是米尔肯,有一种金融圈内罕见的品质:聚焦的能力。他能把视线从显示市场行情的屏幕上挪开,深入研究并思考整个美国信贷市场,并因此创造了垃圾债券。

就像作者所说,米尔肯思考的是开创他的整个人生事业,而不是简单追求更多的成交记录。

LZ可以阅读一下这个段落,在整本书的中间偏后,精彩绝伦,极富启迪。

舜壹 2012-12-07 13:26:03

写的不错,文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