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发展中的精神物质取舍
2011-08-12
当我们环视经济建设、公共文化氛围的建设,到处所见的是科学的力量、人文主义的影响,宗教似乎隐退到了陶瓷、壁画等无足轻重的文物遗迹的层面。不过奇怪的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不论是欠发达的还是繁华的,宗教始终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股基本作用力,也是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不可忽视的一把双刃剑——那为何在发展的兴旺景象中,我们很少看到宗教的建设力量参与?这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人本主义和哲学家引领的现代化运动。它们带来了思想的解放,使人们(首先是文人,然后是商人,最后是劳苦大众)从宗教机构对世界的一些落后阐述中跳脱出来,开始注重理性思考,也树立了人的独立性和尊严。人们可以在家和在庙宇教堂进行自由的宗教活动,但在公共场所,则一般不允许表现强烈的宗教因素,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以人为本的公共参与模式,也避免教派冲突在社会平台上频频发生。人们终于可以既是宗教的、精神性的,又是世俗的、物质性的。
关于减少繁文缛节的束缚,上世纪一位教育家圣哲阿博都巴哈1911年在巴黎演讲时说:“我们应该从宗教的表面形式和仪节中解脱出来。我们须知道这些形式和仪节虽然堂皇,只是表面文章,真理是深藏在里面。假若我们要在一切宗教的中心内找到真理,我们就必须废除传统的偏见。”
保守的神学观念,阻挠社会开放的脚步。古代的摩尼教,将宇宙比拟成光明与黑暗王国的战场,其中,人的身体、金钱、物质、乃至国家机构,都是属于黑暗的邪恶王国,只有精神教义才是光明。因此,摩尼教受到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拒斥,结果消亡了。它也没有为世界的建设做出良好建议,只是给当今的许多保守教派提供了精神上的“共鸣”,那就是全然否定个人的欲望、否定商品经济、拒绝资本主义、拒绝发展。
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极端思想是不行的。正如阿博都巴哈对人们的告诫,“我们很熟悉这些名词‘光明与黑暗’、‘宗教与科学’;但是宗教若不与科学携手并行,自身就成了迷信与无知的黑暗。”许多世俗派的人,对于各大宗教的抵触心态,就在于他们感觉到了“摩尼教义”的隔代相传。但是,现存于世界上的各大宗教,总体来说,是对人们的世界观起到了非常好的构建作用的。那些从小受到信仰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教育的孩子,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有着进步的意识和精神信念的传统,他们通过虔诚地汲取宗教智慧、恰当地反思宗教对当代生活的作用,而达至良好的平衡,既不会观念太激进,又不会削足适履、固步自封。
世界的发展,以目前的主要推动力来说,看重的是“破旧迎新”。的确,“科技、民主、自由”等当代价值在传统宗教中虽然也有体现,但却是隐而未现的,各个教派的信徒如今可能出于保守立场以各种歪曲方式理解它们。因此,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本主义者们,利用政教分离的体制巧妙地制止了宗教对发展的阻碍作用。而这本《实验室•庙宇•市场——对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反思》则是从相反角度来进行的难得思考:当今社会,如何善加利用宗教对发展的正面积极推动作用?
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代,伊斯兰的国度成了世界文明的领先区域,发挥着东西方交流探索的中转站作用,那时候,古希腊罗马的文献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后来才被翻译回欧洲造成文艺复兴),东方的中国印度智慧和科技也被吸收,音乐、美术、工艺等等无孔不入的交流,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段辉煌奇观。这说明,宗教可以促进发展,当社会正确地理解运用了宗教对文明的正面效能的时候,交相辉映的状态就会产生。
所以,《实验室•庙宇•市场》一书请来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巴哈伊教等不同宗教的信徒撰写,这几位作者都是在国际发展机构工作过或担任过咨询顾问,对世界经济与各方面全方位发展很有思考的人物。读者从书中可以汲取到丰富的信仰智慧,它们都是对当下的生活和世界建设有裨益的养料。在这本书中提到,物质和精神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作者各自从自己宗教的精髓出发,展望了如何以不背离精神传统的方式,参与发展这个正在更新和蜕变的地球文明。
我们容易想到宗教参与发展建设的一个小例子,是许多国际机场都有开辟专门的“祈祷室”。这种祈祷空间,抽去了专属于某种宗教的个别特征,而是能被解读为各种信仰的静心冥想和许愿之地。穆斯林可以铺上地毯、佛教徒可以打坐内观、基督徒可以祈求圣灵,在这同一个房间,合理的交替分配使宗教信徒可以各取所需,书柜上也有诸多语言和教派的圣典祷文。
为何会是在机场——这种最为架空、抽象、脱离传统色彩的地点——要建设这种模仿教堂与寺庙的空间呢?这个例子正好说明了人是精神性的:当飞机穿越云霄,大陆与岛国的轮廓在远方浮现之时,人们意识到个体的脆弱,地球的庞大与精致,博爱的情怀与生命的怅惘都可能涌动起来,无从倾诉。而祈祷室,化解了人的这种“顿悟时刻”对崇高存在的感知,因此显得不可或缺,尽管,未必每个人都察觉到有此需求。
宗教在当今的崭新的社会中,能够发挥出极大的精神关怀,且帮助脆弱之人的精神成长。然而,在发展的现状下,宗教正面参与发展,总体来说做得还很不够。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蓝图,和精神原则。我们可以考察一些NGO组织对较落后地区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以研究精神原则的实用程度。许多非政府非盈利机构具有宗教背景(数量上甚至可能多于人本主义背景的),他们在全球的发展潮流的边沿上,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环境保护、医疗服务、卫生建设等很多方面,这些机构及其志愿者们体现出了发自信仰的关怀,他们也更多地从发展的长远愿景、精神价值的蓝图等方面来思考、来决策和调控。所以,民间机构的繁荣对于一个文明的建设不可或缺,他们的存在,抵抗了主流发展线路的一些偏向与漏洞,填补了一些盲点。
宗教背景组织也会参与到科学研究和调查当中,它们和其他无宗教背景的科学机构的发现和结论有可能互相支持,但有时也抵触。这可能源自出发点和采用方法的不同,对数据的理解不同。只要宗教有意愿配合,能以谦虚的心态观察世界的真实样貌,他们对于科学的发现和应用,也是能起到积极效果的。对于科学,人本主义绝对占据了主导,而宗教势力也可以成为监督者。
在都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宗教应当可以提供主动的积极的帮助。繁荣出版业的精神灵修类和更广泛的人文类书籍,这些都是宗教直接能帮助做的。建立图书馆、承接文化项目、推动教育,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成功实践。从人口偏远地区到聚集地区,宗教总能发挥不一样的作用,越是现代化的都市,宗教参与发展时越是需要注意,必须褪去自身的保守的外衣,让内涵的智慧素养无私地释放出来,不要干预社会的自由化程度,因为在民主制度中,政教分离是不可动摇的基础,越开明,就越被接纳,越保守,就越被排斥为边缘。
我们已经发现,佛教在西方,呈现出强烈的new age色彩,包容万象,通俗易通,却又不偏离其宗旨,因此吸引了大批民众分享其教导中的智慧。如果西方的宗教在东方也走这么一条开放式参与的道路,也将会有更好的影响力。
阿博都巴哈论及多元价值并存时说:“当某人敬爱及依附某种宗教时,他必不可因此就憎恶其他的教。他须在各种宗教中找寻真理,倘若是用恳切的态度去找,他一定会成功。”另一方面他又论及,“科学须加以接受。没有哪个真理和另一真理抵触。”这种新颖的信奉与崇拜的态度,将会在当代和未来创造丰厚的价值。
地球是个实验室,它不仅有商品经济的市场,还有诸多庙宇、教堂及精神场所。如果想在这一体化的开放文明的建设中,找对定位,做出好的选择,恐怕这本书是必不可缺的“高瞻远瞩”参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