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
2011-10-07
这本小册子实在太薄,以至于20分钟就读完了,我倒很想认真地读,但估计是我本性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作者以叙事的形式,其间贯穿了不少管理原则,以TIPS的形式出现,总觉得难以记得住,或者哪怕记住其中一些,也无法体系化,支离破碎地运用不如一点都不用。倒也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其中讲的道理都是近乎真理,但我作为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管理者,其中的很多道理和观念是明白的,因此读起来有点收获不大的感觉,特别是,我可能的确是习惯概念化思维,对于模型化的方式接受程度更高。
阅读的时候有个感觉,这本书更多是在讲原则,很少涉及到具体的做法,可以对照一下《杰克·韦尔奇自传》和《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那两本书里面对一些管理方法就讲得相当具体。而这本小册子,更像仅仅是灌输观念,从司机与乘客开始,管理者需要付全责并且由此失去一些自由,这是很典型的观念问题,再接下来讲到首要问题,可以对照下拉姆·查兰写的《KNOW HOW》的“技能七 周一清晨领导课:树立牢不可破的工作重点”,可操作程度完全不同。阅读时,我就开始考虑,是否让我的团队人手一本都学习下,但还是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历,试图直接灌输这些观念,仅靠读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在这样的只是本小册子,很多事情语焉不详,会适得其反。再一个可能的问题是,如果尚未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一些观念很难落地,比如如果要对首要事情做出适当的判断,需要管理者熟悉市场和行业、熟悉公司运作模式、熟悉内部关键的相关人等、甚至还需要对自己有比较充分和深刻的认知。试想,如果这些都不具备,错误地选择了“首要事情”并坚持,那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当然,知道不一定能做到,我们需要知行合一。从行的角度来看,这本小册子的一些原则过于笼统。例如“司机与乘客”所讲的负全责,怎么才能做到负责?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对照一下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积极主动的习惯,其实跟负责是一个道理,但讲得更好,所有的事情可以划分为关注圈和影响圈,而真正对我们而言完全受控或者受控程度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因此,关注自我管理而不抱怨外界,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环境,这才是真正的负责。这样的道理会比简单地讲负责深刻很多。
在一个例子是本书的首要事情与《七个习惯》的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相比较,后者对比了以金钱、人(亲人、朋友、敌人)、原则为中心的区别,并推荐需从原则的视角来决定什么是要事,而前者给人一个印象(或是错觉),仅仅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讨论什么是首要事情似乎就足够了。
总体上,这本小册子有点像中国的武功秘诀,有一些口诀,但如果没有师傅实际指导,自己胡乱照着练,会有走火入魔的风险。如果我要给团队成员推荐一本用于筑基的领导力入门书,恐怕我宁愿选择《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