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本质是创造
2014-12-18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似乎都羞于去模仿,更多地去强调创意。“你做这个事情怎么这么没新意呢?早都有人做过了。”似乎只有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一项壮举。说到模仿,有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但很不幸,它们都是带贬义的。
而《模仿的技术》这本书告诉你,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功,模仿不仅不可耻,反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它告诉你,模仿不是单纯的“山寨”,而是从根本开始彻底的模仿,即我们要理解透我们的模仿对象,并将它总结成为适合自己企业的东西。单纯的模仿表面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
想到前段时间网上疯转的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外国小朋友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山寨飞天娃娃,结果玩具娃娃飞走了。原版的飞天娃娃靠着内建的红外线感应器,能随著人的手势移动,开始上下飞行,因此大受欢迎。而中国企业只是山寨了产品的外形,核心技术没有学到,自然也卖不到高价钱。我想这也是“中国制造”被广为诟病的地方吧。
书中提出了独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构,从定位、价值、活动、企业资源四个要素揭示模仿的要点。书中举了大量的商业实例来说明模仿的必要性,同时用四要素架构图对实例进行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最终得到吸收,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被朋友看到了。朋友随口说了一句话:“经管类的书啊,好枯燥。”虽然只是随口的话,但我相信很多人对于企业管理类书籍的第一印象都是这样。作者在书里介绍商业模式的时候,说“在设计、构筑某种结构时,将参照对象和设计思想单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本书也是如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地将学术的商业知识单纯化,厚积薄发,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阅读,不枯燥、不晦涩,读者自然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
阅读时,就像和朋友在讨论一样,内容设置自然引发读者思考,并进行解答。比如文章指出,单纯地照抄容易失败。读者自然产生疑问,为何? 解答,因为每个企业的环境不一样。如此,我们知道了,模仿,并不是单纯的结构模仿,形式模仿,而是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变通,得到新创意,引发革新,才是成功的模仿。由此深入,我们才知道,模仿的本质是创新,要真正掌握模仿的技术,我们就要懂得举一反三,模仿其他企业本质。
这本书有个细节是我非常欣赏的。就是有注解。引用的东西都像论文一样,详细地标注了出处。在十几年前,书籍有标注好像很平常,但如今,“速食时代”的到来,如此详尽地注解让我对这书更增添一份好感。这为读者的展开阅读提供了捷径。只是所有的注解都放在全书最后,这对于我这个边看内容边看注释的强迫症患者来说,浪费了一些时间,感觉不方便,如果放在各章节后面,我觉得全书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