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若渴
2014-10-24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编
义务教育九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似乎没有人爱过这三年复三年,一共15年的““填鸭式教育””,恨这种制度,连带恨着一切强迫给我们灌输的知识。但你肯定也听闻过甚者亲身感受到,高考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简直就是诸葛亮再世。可是高考一过,就只是剩下那个同音的姓——“猪”。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得快,去得更快。一切就像发了一场知识梦。
《诺贝尔获奖者与儿童对话》这本书,访问了历界获得诺贝尔奖的五大类——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的几20位获奖者,还有一位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奖者,请他们就自己的专业范畴里的知识,回答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后编辑成书。我们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之高,专业之深,让人望而生畏,而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事业,常人难以理解,更别说小孩子了。但,既然这本书是针对青少年读者,针对亲子阅读,可谓是老少咸宜,就不可能出现高深莫测的理论,晦涩难懂的语言,经过大学问家们把最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化的方式讲解出来,使得本书内容饱含营养,入脑爽滑,读起来滋味丰富,回味无穷,获益甚多。
阅读的过程中,过去十五年苦学的知识点,突然一一重现脑海,那些明明我已经学过、考过,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识,瞬间明晰,糨糊消散,珍珠重现它的光芒。我是如此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期间欲分享之的欲望强盛,强拉着小伙伴听我讲,跟我讨论,甚至祈望夜幕快点降临,好让我端坐电脑前,敲出这篇读书心得。
首先,我必须先分享的第一点,就是因读了这本书让我对过去那十五年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改观,那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以前,我们是被迫接受知识,而非兴趣所致,所以抱着反抗不断,又不得不顺从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知识。这种错误的态度导致我们轻视这些知识的作用,忽视它们的意义。而如今,我就像是一块海绵,恨不得吸收知识海洋里的每一滴海水,对任何一个范畴的知识我求知若渴,态度的转变使得学习变得非常愉快,非常高效。你也许会说这个事实不需老调重弹,人人皆知。我完全同意,但唯有真正体会过、深刻体会过这种态度的转变而带来的学习上的改变,你才能真正了解我此刻的激动,才能代入角色,明白像我们这些已经在工作、已而立之年的人,为何付出大量的精力,付出高昂的学费,牺牲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心甘情愿突破重重困难重返校园。
因为我的身份,在孩子出生之后,最重要的首先就是一位母亲。所以在阅读这21位大学问家的21个专题访谈中,我特别留意有助于育儿这方面的内容。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分享给家长们。
一、《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埃尔温内尔,德国生物物理学家,1991年活呗儿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在这篇访谈里,埃尔温就人体大脑、神经网络作了一个全面而简化的介绍。布满我们身体的神经,在接受各种外界讯息后,通过复杂周密的神经网高速传递信息,最后汇集到大脑的海马体处进行处理,让身体随之作出相应的反应。用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就好像是道路网络,信息在各个路段行走,通过一段一段连接起来,最后抵达终点站。如果某一些道路是我们经常不走,由于路线不熟悉,车辆很久才能到达终点站,时间太长导致我们对这些信息记不住,一时间想不起来。而这些道路如果从来都没有车辆行走,资源被浪费,忙碌的大脑就会放弃关注这些道路,把资源用到使用率最高的线路上面,最后它们都无法通行。出生的婴儿生长到16岁的这段时间,很多神经功能还处于开发阶段,所以需要不断得到刺激,也就是说我们要多一些路,任何路线都尽量去试着走一走,让它们活跃起来,不至于因为被弃用而被中止提供服务。我的理解是,既然是这样的情况,在16岁之间,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这段时间,要注重多让孩子接触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情感刺激,开心或伤心,悲痛或狂喜,等等;人生经历,信任与欺骗,成功或失败,欣赏或否定,等等。都要尽量去提供这些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这样尽可能多的道路被启用,日后他的神经网络会更发达。
二、《为什么有男孩儿和女孩儿》尼斯莱因—福尔哈德,德国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这个世界上的生物,并非所有都是男女结合所繁衍的形式,也有像水母这种单行繁殖,直接复制母体细胞诞生的物种,也有像植物,比如桃树梨树这些物品,通过嫁接可以培养出新品种的形式。可是,最重要的还是雌雄两性共同完成的繁育方式。为什么呢?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的简单复制,那么这个人的偏好会造成资源的供给更加稀缺,如果人人都只吃猪肉和苹果,那么再多的供应也无法满足;如果刚好有一种致命的遗传疾病出现,那么大面积死亡最终会导致人类灭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才会有这种各取雌雄两性基因结合而成的新基因的生命诞生。这是使得物种得以无限繁衍无限存活的最佳自然选择。就像我家亲子阅读中一本颇受欢迎的绘本——《人》中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世界才会如此精彩。”而我们也深有体会,男女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两个性别差异,性格特征迥异的个体在一起,所产生的摩擦,使得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因为爱情必然发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流芳百世,多少爱情故事的荡气回肠,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你难道不同意?
三、《我如何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米谢戈尔巴乔夫,(前)苏联总统、(前)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共同的民族、信仰的人,聚集成一个群体或团体,国家是当中规模较大,较为普遍的形式。一个国家的政府,主要就是协调生活在它中间各种利益团体、宗教团体、阶段团体的矛盾。而国与国之间也有着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的不同,比一国之内的矛盾更加复杂。深知决定产生暴力的战争解决不了这些突出的矛盾,和平人士穷其一生,放弃个人生活,为协调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奔走一生,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付出之大,其行为的意义之大,远难想象。我绝对相信戈尔巴乔夫的说法,和平奖获得者是最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奖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想获得世人的肯定而耗费必胜经历从事这一项艰苦的工作,他们绝对是出于对内心了解和平对于人类的意义而孜孜不倦埋首其中。戈尔巴乔夫在访谈中说了这么一句话:“直到今天我都相信这一点:一个现代国家无论如何都必须设法使它本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共同体的利益相一致。”每个人都他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的获得,于他是绝对有好处,但同时势必会伤及其他人的利益。在跟孩子讲到“自由”的定义时,我曾跟他说过,若自由就是为所欲为,那你的为所欲为以伤害其他的人权利而获得,那他人的为所欲为自然也会侵犯你的权利。世界上这么多的人,人人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先,那世界不可能太平,争端最终付诸暴力,又危及个人利益的存在。所以正确的方式是通过协商来达成意见的一致,我们必须牺牲一部分既得利益,换取另一部分利益。这是所有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都应该明了的道理。
时间和精力有限,我虽愿意分享更多精彩的观点,也不如你实实在在对这本书细细阅读。在本书《前言》中,阿克塞尔哈克(政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慕尼黑德国记者学校,1981年起担任南德日报的记者,先后因为新闻工作获得德国多项重要的新闻奖)说,“问题是生活的发动机。”、“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问题,而第二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发问是我们求知的途径,找寻答案、获得答案是我们求知的过程和目的。对于孩子而言,发问,是他一个求知的信号,不能被父母所忽视,而获得答案的方式和过程,则是他步入人类知识海洋的过程,需要父母为他造船导航。而身为母亲,我愿意竭尽所能,为他提供我所有可以提供的帮助,因为,对他,我负有完全的责任。同样,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也对自己富有完全的责任,在求知这方面,我就像我的孩子一般,目光始终投向未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