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台上的插曲_思科九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思科九年 > 大舞台上的插曲
黄大 思科九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7-01 18:07:24

大舞台上的插曲

文/黄大


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往东方新天地跑,而且身边总是有美女、帅哥相伴。我们经常是从新天地的商场穿过,去办公室在新天地写字楼的思科,提案或者听客户的BRIEF。当年那位美女AE特别喜欢新天地里的几家品牌店,于是每次她都会提前从公司出来,为的是能去里面逛逛。当年新天地里面的东西犹如现如今的星光天地,随便一件衣服的价钱,都会让你不由得感叹自己钱包的干瘪。我想那时候正在上升期的思科选择新天地的写字楼,应该是别有一番用心吧。

一般去客户那里拜访,都必须在写字楼门口的保安那里登记一下,有些小客户约好了直接就奔前台了。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这种的,特麻烦,要带着身份证之类的换来访卡,而且有相关部门的人来接你才能进去。当年的思科和MOTO差不多,虽然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但也要在前台领个什么卡片之类的东西----记不清是不是不干胶之类的了。印象中好像服务过的几家外企都得走这个流程,否则甭想进去。

那时候去思科好像还不止这些,虽然领到了出入证,但是还要在前台的一个集成终端上,联系到相应部门的人员才行。印象中思科里面有好多这样的终端,非常高科技智能化,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嘛,而且菜单全是英文的。好像当年的美女AE搞明白这个东西还费了番时间。

其实去思科无论听BRIEF或提案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PPT上写的和客户嘴里讲的都是英文,大部分时间我都如同坠入云雾,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于是很多时候我进去坐好把笔记本打开,但是上面几乎记不上几个字。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出了门无奈地问AE,他们讲的都什么啊?----这是我去外企客户开会一直头疼的一件事。其实那些客户的人几乎都是中国人,可是就是不说中国话。

思科和其它外企一样,办公区里都有茶水间,里面的冰箱里备有很多诸如可乐、咖啡、橙汁之类的饮料,免费供员工饮用。那时候我们去思科经常跑到茶水间蹭喝,偶尔还会趁没人注意往包里装两罐可乐带走。后来这个贪小便宜的习惯又延续到了其它客户那里,譬如每次去施耐德电气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跑到茶水间,接一杯自动咖啡机里的咖啡或者奶茶,边喝边聊。

其实国内有些比较大的公司也会对员工有此方面的福利,譬如帕格索斯,虽然那间小茶水间不大,但是里面速溶咖啡、茶叶什么的也都有,只是我不喜欢雀巢,所以很少去取来喝。据说《时尚》杂志的茶水间很牛叉,搞得很有规格和品质,于是某些人经常跑到那儿,冒充谈事儿去混吃混喝。

还是回来说思科吧。当年思科的线上的东西好像奥美在做,于是我们这边接的单子大多是他们的内刊、解决方案、产品手册以及本地化的东西,很枯燥。好在我对IT的东西比较喜欢,所以也不觉得什么,而且相对从技术层面来讲,我比美女AE和美术更专一些,所以那个时候每次的方向都是由我定个基调,而且基本都能在客户那通过。

说到本地化其实是个很头疼的东西,换句话来说,就是二次翻译,虽然公司里专门养了一个翻译团队,但是她们译过来的那些东西,让人看了觉得简直说都不会话了。于是每次都要根据字里行间、上下文的意思,再重新意译一遍----这绝对是考验你的汉语的修为和对文字把握能力的一件事,甚至比自己写一篇这样的东西都费神。

当年的美女AE是个很认真和努力的女孩,尤其对待客户的单子,事必躬亲而且非常注重细节,所以基本上她那里觉得可以通过的东西,提到客户几乎就是绿灯。但是要让她点头,却是件很折磨人的事情,以至于到了后来,我对做思科的东西产生了极其逆反的心理,觉得非常没有成就感。

一次在做一个小活儿的时候,美女AE对我的文案产生了异议,我说你电话里可不是这么说的,而且你又没下工作单,她有些恼了说你能做不能做,我甩下一句,不能,转身而去。还有一次是在电话里争论了起来,美女AE来了脾气把电话摔了。不过这两件事都不了了之,过后也没有哪个领导找我谈话什么的。不知道她是否向我的主管投诉过,因为公司是有这方面的规定的。反倒是我向她的直接主管投诉,说她摔我电话、态度不好。不过后来大家依然一起合作,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美女AE曾经有段时间工作非常拼命,每天和我们一样加班到半夜,早上我们还在睡觉的时候,她却已经到了公司。她的努力终于渐渐出了成果,后来每次跟她去思科的时候,拜访的部门越来越多,她走在办公区彼此打招呼的熟人也越来越多。那年思科的业务一下子占到了公司营业收入流水的七成,一跃顶替了MOTO成了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美女AE的职务也同时在往上升着,从AE到AM到AD再到广告公司的主管、公司的副总。我到帕格索斯后,因为广告执行经理也是曾经的同事,所以美女AE的事儿成了经典案例,经常被我们拿来“教育”公司客户部的那帮小女生们。

不过在一次公司组织的体检后,美女AE忽然消失了好几天,据说去休假了。于是私下里就开始有传闻说,美女AE查出来有些许的健康问题,原因和她经常加班熬夜而且饮食习惯极其不科学有关,但是具体什么毛病又似乎没有人说得清。过了些天美女AE回来了,蔫了很多,从那以后,思科组的活儿忽然不像以前那么忙了。

05年的春天,我辞职离开了公司,临走的之前,美女AE还找我很正式的聊了聊,这时的她已经是公司副总兼广告这边的主管了。想想挺有意思的,当年我进公司就是因为她的一单活儿要比稿。

后来又陆续见到了几次美女AE,一次在艺龙的比稿时,一次在朋友的公司里。大家见了很开心,美女AE一直像她以前一样,工作之外,聊起一些东西显得一脸天真和一无所知的傻乎乎的神情,其实我知道她这绝对不是装的,她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本来是因为最近刚读完《思科九年》这本书,想写点读后感的,却没想到信马由缰的写了这么多,依然离题万里。

当初读这本书和自己曾服务过思科这个客户三年有很大关系的,一部分的怀念、一部分的好奇,加上一部分对于思科这家传奇公司本身。

《思科九年》的作者曾经是思科的一名员工,先是做工程师,后来转了销售。这本书可以说是他本人在思科九年期间的年记吧,或者是对他九年足迹的回忆录吧。我想一个人能在一家公司呆上九年,他所见所闻,的确可以写点什么了,而且还是在思科这样一家公司。

当初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想到其实350页的内容读起来是如此的顺畅。有的书就是这样,让你读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累。而有的书很薄,但是读起来简直就是攻坚战。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一翻开来就能让我读进去的书。

《思科九年》应该和《圈子圈套》一样,是时下里比较热门的描写职场类的书籍。只是相对于后者,内容显得平淡了很多,几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激烈冲突的故事情节,也许和作者所处的位置有关吧。而且书里对有些事的叙述,只是停留在表层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让人好奇心起,却又得不到一窥究竟的满足,我想这是作者对思科内部的一些事情讳莫如深吧,怕在书里说出来会引来如何如何的后果。其实你都走了,说出来又怎样?

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大线索是以时间为序,中间的故事全部用人物进行穿连。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作者的叙述,除了作者自己和几个关键的角色,其他的人就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有的甚至只露了一下面 ,从此再也没出现过。其实这挺像一出戏,舞台就是思科,来来去去不同的角色穿梭,中途,这位老晖也退出了舞台,可是,思科这台戏依然在上演着,剧情依然精彩,他老晖,只不过是这台大戏中一处小戏的一个小的配角而已。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当年的思科中国区老大杜家滨,印象中应该是这些世界几百强中在中国呆的时间相对较久的中国区老板吧,这也许是因为思科在中国的业绩一直很好,虽然书中所述,IT泡沫之后,思科的业绩已经开始增速逐年减慢,但是据说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思科已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我曾在思科见过几回杜家滨。第一次是在公司门口,我正在百无聊赖地等美女AE,这时一个矮胖黑褐很不起眼的家伙走到我面前问我找谁,我说我谁也不找,等人。矮胖男人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美女AE出来后,我问那个矮胖男人是谁啊,AE很惊讶,说,他就是思科的老板杜家滨啊。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大舞台上的插曲”的回应

黄大 2010-12-07 00:04:42

每个地方都有趣,都有自己的圈子

robin1123 2010-12-02 16:30:32

北京,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圈子。

黄大 2010-02-03 23:17:16

七重,有收获就好啊呵呵

七重 2010-02-03 10:23:09

看完了,谢谢黄大的推荐,果真是好书~

陡然觉得自己长了两三岁~~

黄大 2009-11-23 18:21:48

可以写部长篇小说了

Invisible 2009-11-09 00:26:49

广告圈的过往说起来,其实也是一堆的感叹。

黄大 2009-10-22 19:15:17

呵呵 不是 一家本土公司

Invisible 2009-10-15 17:30:29

不短 却也读的异常流畅
有的留言就是能够做到这样
当时待的agency是JWT么?

跳房子の½lu 2009-07-05 11:24:00

必须的

黄大 2009-07-04 15:42:25

哈哈,多捧场啊美女

跳房子の½lu 2009-07-03 10:33:33

瓦。。我还真挺喜欢看你写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