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篇幅不大,作者安德烈言简意赅地讨论了学习的许多方面,诸如社会和文化维度下人类对学习的认识,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历史演进,学习的生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等。
但作者的重点,在于对今天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做系统性的分析,并总结和提炼了一些建设性的应对方案。
今天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而学校教育如面对这个改变后的世界。大到全世界的文化思潮、社会组织方式,小到每个人获取新知识的方式,都随着信息传播的成本越来越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主流的学校教育(中外皆然),仍然停留在工业社会,且由于教育与人才选拔、社会阶层流动的密切关系,导致我们在思考“教育如何适应信息社会”这个命题时,必须将视角从单纯的教育、教师、学校这个小环境中抽离出来,在更高的视野下,寻找教育改革的前进路线。
农业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代价高昂,绝大多数信息本身就是财富,与之匹配的教育方式是口口相传,死记硬背;当工业社会中机器取代了人力,纸墨印刷成本大幅降低,社会最需要的是批量生产能够操作机器的工人,与之匹配的学校教育的最大特色是量产,学校的各个年级对应于生产线上的各个工位,每个班级是一个处理批次,老师则是流水线工人。这种模式为近代工业国家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那么流水线式学校教育与信息时代的矛盾之处在哪里?
首先是文化冲突。整个后现代化进程,就是人取代机器,成为了人类社会视野的中心,自由和个人价值变成了具有先天正义性的强势词汇,而与填鸭式的、着眼于掌握生存技能的学校教育格格不入,不好好学习才能被认为酷,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叛逆,也反映了学校和老师的词汇体系已与社会最新的发展动向渐行渐远。
其次是方法论上的冲突,信息时代,个人(而非组织)只需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到第一手信息,作为最了解新世界的一群人,儿童和青少年更愿意用主动的、点对点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统一的、刻板的方式。
学校教授的内容,可以粗略分为“范式演进”和”技能掌握“两个范畴,二者联系密切,相辅相成。
小学最早接触的是自然数系统,学生们被告知:”2不能减4“,但当被问到”如果又如何“这样的问题时,老师们往往用”这样是错误的“来搪塞。引入负数概念后,减法中的”化外之地“被纳入了理解版图,这里有理数范式取代了自然数范式,符合人类追求简单一致的天性。落脚到教育方式上,就是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组队寻找解决方案,例如“2减了4之后会怎样?”。
在“技能掌握”这个领域内,重点在于“实用价值”,比如讲解指数函数时,首先提出问题:银行是如何计算你家存款的复利的?同样让学生们组队研究,一节课后交流成果。
不难看出,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对学生自主性的回应,其物质基础是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也正是图书馆的天然职责,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中学:学生们没有年级、班级,也不需要上课,只需要学期开始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通过朋友圈找到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这门科目的“升级任务”,当终于攀登到技能树的顶点时(这样的顶点有很多,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就是毕业的时候。日常的学习活动不是上课,而是申请图书馆的研究工具及各种软硬件资源,老师们只负责答疑解惑以及整体进度的把控,每个人持续一生的自我教育之路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