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捷克作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同时也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虽然距今已经三百余年,有的地方也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掩盖了教育的规律与社会性等,但是这并不影响《大教学论》成为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夸美纽斯将“大教学论”阐释为一种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论述中,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男女都应该进学校”教育学习不分贫富贵贱。在谈到“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夸美纽斯有这样一段论述“愚蠢的人需要受到教育,好使他们去掉他们的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可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忙一些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忙着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希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成为自己毁灭的原因。”受教育不分人物不分时间,而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受过教育,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思想状态,最终的结果也只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最初的教育,无论是对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应该专注于播种一颗虔诚善良的心,在大教育论中,提到道德教育的方法,夸美纽斯认为,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人身上,不能有例外,因为在道德上面,没有一件事情是能够省略而不留下一道缝隙的。现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众多,在中小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加,但是本质是几百年来不变,只要做到夸美纽斯提出的十六条基本原则,那教育出来的必然是有品质,有道德,有德行的青年人。
读完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从中看到了很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的雏形,比如最初学校的改良,教与学最初的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各门类的一些教法。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在于可以从教育的本质上更加迅捷地,愉快地,彻底地去学习,并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对进步表示绝望是可耻的,蔑视别人的主张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