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问题先处理关系_家庭成就孩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家庭成就孩子 > 处理问题先处理关系
helen 家庭成就孩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9-18 10:09:52

处理问题先处理关系

全书最后的摘抄:
“我个人不主张孩子有一点行为问题就跑去找医生,原因是医生在长期的医学教育下,已经形成了一些刻板的知觉模板,他会关注到孩子的个性遗传或脑生化代谢的紊乱,通过归因的方法找到证据,给与问题一个医学诊断,以此为据莱治疗与观察。我讨厌医学对孩子心理,行为,精神状态,智力,个性生硬分类,原因是孩子的生命形式原初是以生物学的动力为主导的,儿童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非常自然的。等到孩子足够大,他的生命形式看起来会以社会发展与社会动力为主导,但潜藏在内心的动力还是生物学的,或是孩子孩提时候积攒的动力在决定着。

相对而言,社会学家会关注父母亲的教育,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去讨论社会的评价系统是否适合不同的孩子。社会的构建是以忽略少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作为补偿,社会也会为特型的孩子提供许多的优惠和照顾。当社会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孩子的发展史,考虑的是社会整体发展,维持,稳定的需要,而非每个孩子个体的需要,明白了这些差异,就不要对孩子出现社会适应不良深感恼怒,对孩子的愤怒是大人的无知。

心理学喜欢把孩子的问题行为归纳为个别化使然,或是对关系特定性的反应方式,要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先要解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关系良好的家庭情感沟通和行为有效互动易于形成,孩子的问题也会被定义为成长的问题,家长也乐意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家长在社会适应中出现欲求不满或内心不平的时候,容易发现孩子的毛病,自己在教育孩子试图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同时也在发泄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孩子可以慢慢变得像天使,让父母得到足够的情绪补偿,家庭变得和谐与快乐。但孩子的问题也可能恶化,让父母慢慢把孩子放在重心,与社会的冲突被淡化(间接利益),家庭因为要共同战胜“症状”而表现出团结,家庭关系得以缓解。”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