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熊孩子一起修炼,听听薛老师怎么说_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 跟熊孩子一起修炼,听听薛老师怎么说
露凝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4 18:08:06

跟熊孩子一起修炼,听听薛老师怎么说

重回校园,教师成为职业,小学一年级,九十六个孩子。

薛老师说,除非你带过一年级,否则,我绝对不跟你谈一年级教师应当如何!可就是苦于没有人跟我谈应当如何,在这一年里,对着孩子愤怒、咆哮甚至落泪。辛苦自是不必说。印象中女老师的温柔优雅,呵呵,只存在于印象中。

这一年里听了许多公开课,不得不说讲台上老师们“表演”得很棒,但是相比于提高业务水平,现在的我更想知道怎样上好常态课。

我看到了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一、静,让音乐在心间流淌

如果没有带过一年级,你不会知道一年级孩子的闹腾。吼叫阻止不了吵闹,对道理充耳不闻,七岁,理解不了啊!只为制止吵闹,就足令你声嘶力竭,心力交瘁,不累?怎么可能!

怎么办?

用音乐培养静气。薛老师给学生放《渔舟唱晚》《花好月圆》《空山鸟语》《平沙落雁》《高山流水》等乐曲,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读书、休息。当孩子的说话声大起来时,提醒他们“老师听不到音乐了”。曲子重复地放,通过重复,把“静”刻在心里。静了才能倾听,才能阅读。

老师也要是静的。轻声说话,低声讲课,让静慢慢传染。

家长也要是静的。“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不能只期待学校老师的“和风细雨”,培养孩子的静气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二、分数?良知?每天的挣扎

在今天,没有哪一所学校、哪一位家长不关注分数。关注分数并没有错,错的是过度关注,唯分数是从。

“只要我对所谓分数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孩子的日子都好过不少”,薛老师说,“教书,就是教做人。气质的培养,品行的熏陶,就在分数不能衡量的点滴中。”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不计算分数离100分差多少,而从零开始,看看孩子得到了多少。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学到了很多,他也很辛苦。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那请问您遗传给了孩子什么?如果认为孩子习惯不好,那您是怎样示范的?平时不管不问,看到分数了凭什么指手画脚,甚至大发雷霆?

薛老师在每周给家长的信中,都会公布测试成绩的统计情况。对于分数,不是避之不及,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直在谈怎样对待分数,那怎样获得分数呢?

三、唯有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分数的获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教学,但是又不能单纯靠课堂、教师的讲解和作业训练。

 “对于语文而言,最值得重视的是广泛的阅读,而不是一时某次的考试成绩;对于将来其他的所有功课而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取得优秀成绩的根基。”

是的,分数只是广泛阅读的副产品。大凡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在小学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课外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这就好比一个在封闭的屋子里干活干久了的人,到鸟语花香的园子里散散步。家长记得要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不至于让孩子连散散步的园子都没有。

四、您舍得放弃自己的全部吗

总会听到家长对老师抱怨,说孩子只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言外之意,家长的话从来不听。家长需要反思了:是什么造成的?总是企图通过老一套的喊叫,甚至是不够卫生的言语引起孩子的注意,却反使孩子心生厌烦。

“如果想让孩子喜欢您、聆听您,试着这样逼迫自己:一定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如果觉得很困难,那就意味着,该读书了。”如果希望孩子好,家长首先就要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如果在书桌前阅读半小时都做不到,那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学习五六个小时,更不要说对孩子的成绩暴跳如雷了。孩子需要家长的辅导和示范,“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

一个孩子对老师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老师都不曾放弃这几十分之一,您舍得放弃自己的全部吗?

五、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学生学好、做好是每个老师的期望。但是怎样算是好?全部及格?全部优秀?更多的满分?然而现实是,不管什么班额的班级,总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于是常常见到放学后被留下来补课的孩子。

过于强烈的责任感把学生和教师逼入了死胡同。能力弱、基础差且缺乏求知欲的孩子既不能放手不管又不能逼迫太紧。对于“思维沉睡”的孩子教师只有一边努力,一边等待。“对于个别学生,适度放弃,既是一种无奈,也是对人情的理解,对人权的尊重,可能更利于孩子成长”。
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薛老师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年级的点滴,很多地方给了我启发,除了上文写到的,还有比如学生每日诵读,写日记读日记,民主推选优秀少先队员等等。

薛老师认为“教育应当永远是农业式的。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农对于庄稼的深情——承受他结茧的双手的柔和的抚触,笼罩在他难以言表的爱意的目光。心里仅仅装着一班是不够的,要努力实现和保持一对一的情感交流,要努力培植和营造一对一的共同成长的快乐。‘老师喜欢我们’是不够的。要让每个孩子坚信不疑:‘老师喜欢我!’这才是理想的——农业式教育。”

九月份是一个开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