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那珍贵的童心_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 保护好那珍贵的童心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1-31 18:01:03

保护好那珍贵的童心

 薛老师书里写道:机械的琐碎的重复的── 最艰苦的,恰是最没有写头的。 这就是一年级。恰好是这最没有写头的一年级,却在薛老师的笔下变得妙趣横生,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更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了,甚是还有些意犹未尽,很想再把她其它的书籍一并也读了,方才能有痛快之感。

   没有做过老师这一行的,无法理解她的书有趣在哪,没有教过一年级的,更是无法知道她是怎样在实事求是地施展着自己看似简单,却又坚持不懈的教育理念的。我只能说,她写的一年级,实在是精彩,实在是有趣,实在是想让人跟着她的方法再来做一遍,虽然知道依葫芦画瓢,不一定有她的收效,可是,可是就是让人忍不住,向她学习,学习她的方法,学习她面对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倾听——良好习惯的开端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大都都知道,开头的第一个月是最艰难的日子。那是怎样的一群孩子哦,仿佛是刚刚从池塘爬上岸的一群小鸭子,嘎嘎嘎嘎地闹个不停。更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个个都调皮捣蛋,根本没有安静的时候,一个个仿佛要把屋顶掀翻了才罢休。而往往,要经过一个月的常规训练和强化,甚至要低年级老师个个都顶着个公鸭嗓子,甚至是声音全部嘶哑之后,这帮孩子,才稍微有了一点模样,一年级苦,就在这。
 而薛老师,上来的第一点习惯的养成,就是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不仅是学会听老师说,更是要学会听学生说。只有这样做了,你才可以说培养其它良好的习惯。书里有一句话,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意思就是不要想着让一年级的孩子一上来就把什么常规都训练好,而要抓最主要的,一个落实再抓另一个。只有这样才有效果,才能继续开展教学常规和教学任务。
用什么方法呢?心平气和。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你试图用自己的声音盖过他们的声音,那只会达到声嘶力竭的状态,而且,把自己弄得暴躁的不得了,你说,你自己暴躁了,对孩子还有点好脾气么?你越轻,他就越静。还有一个魔法就是音乐的效果。
书里薛老师数次谈到她在语文课堂上,或是在练习课结束后都会给孩子们放上一段音乐,有古筝曲《高山流水》、《苏武牧羊》,还有钢琴曲班得瑞什么的,我没试过,但随着老师的描述,到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是央求着老师给他们放音乐了,只要音乐一起,仿佛就是咒语一般,孩子都能安静地听或者是伴随着音乐而默默地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
 你要知道,安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天大的难事!而薛老师却用她的坚持做到了。
她的班级里不是没有差生,不是没有考试考不好的孩子,但是薛老师,首先强调的不是他的分数,而是他的尽力,以及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突破对于他自己来说的难关,如何一步步地取得进步,而她,要做得就是个引路人,引导孩子如何徜徉在学习的海洋中,如何相信自己,如何明白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他人强求于你的一种任务,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其它的一切课堂上的良好习惯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兴趣——最好的老师
教了许多年的书,一直都是一种任务观点,一直都是分数理念。一切为了考试的高分,一切为了家长的满意笑脸。其它的人格的完善,性格的培养,健康的成长,统统都为分数而让道。
想到这里,真是汗颜。不敢说亲手摧残了多少祖国稚嫩的花朵。至少曾经抹杀了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残忍!让他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苦,就深深感到了学习的枯燥,你让他,如何才能越学越好?你让他如何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呢?
而薛老师,做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优等生,还是稍微落后一点的后进生,她都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他们那刚刚燃起来的一点学习兴趣火苗,她说:老师要做的,不是扼杀这火苗,而是应该用双手拢住这星星之火,而让其熊熊燃烧。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很少有书面作业,她也从来不补差,她甚至不以分数来论英雄。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明白来自于家庭的外在因素的差距,她尽力,让孩子慢慢跟上来,跟不上来,也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毕竟不是每个孩子最后都是靠求学这条路而在社会上生存的。
试问,我们也几个人可以真正做到将分数置之不理?不说来自于家长的殷切期盼,更是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育界的各类抽考,各类排名,各类奖励,谁人不在分数头上悬着一把刀?为了那高分数,便有了题海练习。不说初中,高中,不说那六年级,就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在接近期末考的时候,也是每天试卷满天飞,同类型的题目反复做来又做去。虽然老师也常说:会做的早就会做了,不会做的也白做。可是,还是每天拼命做,每天使劲做。好的疲倦了,差的依旧不会。在这样的学习下,你说:谁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谁还会对学习有一点儿的兴趣?
你抹杀了他们的兴趣,再来问他们要成绩,谈何容易?从此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对此,我深有感触,补差补差,越补越差。唯有兴趣,才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老师。
童年只有一次,失去不可再来。
我们常常为了成人世界的功利,而早早地逼迫孩子明白世间规则的残酷,往往要牺牲他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而仅仅为了达到大人的需求和满足。我不敢奢求我会达到薛老师那样的高度和境界,可是,合上书的那一刻,也让我深深反思:我是不是对于我的一年级太急躁和易怒了些?我是不是也应该放慢脚步,保护好他们那可贵的童心?
一年级,学会心平气和。对他们,也对自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