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新约里的很多精彩片段朗朗上口,反复来回翻了好多遍,但是旧约里却有某些篇章却崭新崭新的,从来没有完整看完过。就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到现在我都无法骄傲地对人说:我完整的读过一遍圣经了。。。。没办法,看不进去就是看不进去,旧约里某些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是在浪费篇幅,比如大段大段哭天抢地抱怨神的哀歌,比如好几卷书里对于旧约律法详细地反复地重申,比如约伯的朋友们对他的那些看似很正确却被神批评了的劝告(虽然我始终没看出来人家哪里说错了),更可怕的是,还有好多对敌人咬牙切齿的诅咒,真是让人看都不好意思细看!!我们不是被教育要爱仇敌打左脸给右脸的吗?旧约里这些祖先们不懂事儿的行为,这些情绪化的抱怨,这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肉体情欲,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呀?
而新约就不同了,活在新约时代的人们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呀,新约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神的大能大力运行在我们心里,我们得以向仇敌自豪地夸胜,属灵伟人保罗彼得等人历经各种磨难质疑,依然大有信心,毫不退缩,逻辑清晰,教导属灵。。。。。浮沉在邪情私欲中的我们,是何等需要一个活见证,一个活在全然得胜的生命中的榜样啊。。。
这样渴慕真理渴望得胜的我,信主后很多的时光都花在了研究神对我的期望和吩咐上,努力争当好仆人,从来没好意思指责过神对我不公。面对一些弟兄姊妹身处苦难中, 流露出对神的质疑和不满时,我都会选择尴尬的走开,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我的信仰观里,质疑神的主权是一件不体面也不合理的事情。因为知道不应该,所以我从来不这样做。既然从来不这样做,面对这样做的人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是替神解释一下?还是指出他的罪?还是告诉他,主耶稣受过的苦比这厉害多了?还是鼓励他从这件倒霉的事情里看出神的美意? 因为缺乏感同身受,怎么说似乎都是不合时宜的,都跟约伯的朋友没有啥两样。
在状态非常不好的时候,我选择不祷告,因为我想要说出口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已经被自己的理智否决了——在我有怨恨的时候,我立刻告诉自己要爱仇敌,当我愁苦,我告诉自己要喜乐;在我羡慕世界的荣华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这些都是虚幻的——简而言之,我充当着自己的辅导员,看管自己也督促自己,在祷告中定期向神这个校长报告小朋友最近的动向和教育成效。
可是《上帝的情书》让我看出自己的不妥来——原来神不是校长,他是要来跟我们相爱的,并且这相爱中,不仅包括了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立约、祝福、胜利,也包括了很多不那么美好的回忆——那些争吵、警告、咒诅,离家出走,感情濒临破裂……正如同任何一段关系的组成,都必须要经历过这些不断破碎再重建的过程,才能长出真正成熟持久又彼此信任的情感。在这样的关系里,人真正获得自由,真正成为他自己,也真正得到完全的安息。与我们执着于改造自己的行为相比,神显然更关注我们的喜怒哀乐,因为他要的,是完完全全的得到我们的心。
正如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欢喜读旧约。读经,原来可以不枯燥,不羞愧,也不心生反感,它是一件欢喜的事情。因为你能从诗篇里,看到一个人的最微小的呻吟可以被那位伟大的神如此完全的接纳,倾听,甚至珍藏;也能从先知书里,看到神站在这样一群令他深深失望的人面前,依然不改变他的计划,借着先知一次次预言那将来的荣耀。当我放下我的思考,推理,总结,而单单去体味这其中的情感,恍然发现,自己是这样的被深爱着,就无法不感激,不欢喜。圣经不仅仅像我认为的,是一本充满崇高的道德规范的律法书,在这些律法后面,有神无边无际的情感和祝福。为什么新约的作者们常常引用旧约的诗歌和典故?因为若非看到神的慈爱和信实,人就毫无意愿去行善,更无法对新约所应许的一切,真正心生憧憬。
在我刚信主的时候,曾天真地以为圣经里有两位神,一位在旧约里施行审判,一位在新约里大赦天下;一位嫉恶如仇杀人如麻,一位温柔慈悲忍辱负重;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父,一位是循循善诱的老师。 虽有诸多荒谬,但对于一个粗浅的翻过圣经的初信者却是自然而然的感受。但是当我越来越读懂了旧约之中的情感,我开始了解,贯穿旧约与新约的,是上帝的慈爱,从起初到末了,从未更改。在旧约中,这爱出现在捶胸顿足的先知身上,出现在静默无言的约伯眼前,出现在摩西不厌其烦的絮絮叮嘱中,让大卫有底气在祷告中尽诉哀怨苦涩,也成为感叹人生虚空者唯一的、末后的指望。这样的爱到了新约,活化在那一位充满怜悯和恩典的主身上,但他依然是要做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明白上帝的爱,从此不再惧怕,担忧,自卑,得以勇敢而真诚地来到他面前。
这个世界上最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上帝竟然渴望与我们相爱,这爱如此完全,奇妙,丰盛。他甚至长久忍耐着单相思等待着我。当我越来越明白他有多么的爱我,就从这明白里,生发出无穷无尽的欢喜来。新约里说,我们爱,因神先爱我们。是的,是他先爱了我们,也将一直爱我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