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为什么会崩溃-摘录_经济为什么会崩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摘录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7-14 09:07:58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摘录

http://user.qzone.qq.com/29305569/main#!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3763560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美] 彼得D希夫 安德鲁J希夫

0、前言
凯恩斯的主张,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和依据,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根源在于,政府成为了经济的主导者,成了主角。
用政府刺激计划应对资本主义的失败这一想法是凯恩斯首创,但是直到艾伦.格林斯潘、乔治.布什、本.伯南克和巴克拉.奥巴马登上历史舞台后,这一思想才开始形成体系。
这本书是最纯正的基础经济学著作。
1、摘录
美国政权:美国建立在对政府权力的严格限制基础上,主权在民,人权神圣不可侵犯。宪法不仅防止人民免受政府独裁统治,还防止少数人受到多数人的暴政伤害。其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到各州。更重要的是防止联邦政府从人民手中剥夺任何权力。
实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美国,这个国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维护个体权力,限制政府权力。
自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权力分散。
基本的经济原则:艾伯自己织出渔网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不足,敢于冒险。
工具:靠着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我们制作了工具和机器,改造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工具改变了一切,使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
经济的定义:努力是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工具、创新、资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很多案例中,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事先应当做好所有约定。

储蓄:在社会生死攸关之时,储蓄便显得至关重要。
影响个体贷款人的往往是贷款的财务结果,而不是基本活动的政治方略。
储蓄不只是提高个人消费能力的手段,更是防止意外的缓冲,洪灾、火灾、飓风都会破坏财富。一笔备用的储蓄会防止经济崩溃。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储蓄对发展不利,因为这种做法妨碍了货币循环,降低了消费。我们的消费不能超过产能,我们的借款不能超过存款——至少不能长期这样。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做法么有任何意义,比如花了100万买了一瓶空气,只会使出售人受益,用现代经济核算方法算GDP会算增长,但是这种做法并不会推动经济增长。
只要价格降到足够低,没人要的东西也能卖出去,但是,如果没有生产,也就没东西可以消费了,因此,生产是有价值的。
储蓄创造了资本,而资本使生产扩大成为可能。所以储蓄1美元对经济的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于消费1美元。
下降的价格会鼓励人们储蓄,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钱将来会更有价值。
移民:那些岛屿上的人仍然在徒手捕鱼,没时间冲浪。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移民很快到来。
人口增长:生存率提高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反过来,更多的人口促成了更加多样化的经济。
分工以后,工资增加了。(生存率提高,价格下降,奢侈品成为普通消费品)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个单向的过程。除非人们失去记忆,否则,生产率必然会越来越高。因此,价格具有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的趋势。
每个工人都有三种选择:1、省吃俭用;2、贷款买渔网;3、为有渔网的人工作。(1要饿肚子,2有风险,大部分人都选了3。)
货币滥发: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是催生天量货币不断滥发的根源。
纵观历史,政府总是因为入不敷出而陷入困境。办法一、加税,会引起暴乱。办法二、削减政府开支,然而这样往往更困难,利益受损的人可能会投反对票。为了避免这一困境,很多政客索性选择印刷钞票,引起通货膨胀。这是最容易的选择,通常也是最后的选择。
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20世纪40年底的匈牙利,20世纪70~80年底的阿根廷和巴西以及现在的津巴布韦。引起超级通货膨胀的原因都惊人的相似。都是通过降低钞票价值来还债,结果都是本国人民陷入赤贫。
通货紧缩: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货紧缩只局限与某一个行业时才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现代经济学错误的认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一旦通货紧缩,人们就不愿意消费,如果人们持续消费,价格下降就会减弱。真是荒唐,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消费,而是生产。
通常来说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物价下跌,但政府引起的通货膨胀却导致物价上涨。快速的通货膨胀最大的受害人是退休人员。原以为能维持20年的储蓄,四五年就用光了。(房价上涨是因为货币贬值)
经济学家们非常成功地混淆了通货膨胀的起因,手段之一就是简化这个词的定义。物价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结果!它的实质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利率:高利率会抑制借贷,延缓经济增长。但同时,高利率也能刺激储蓄。最终,银行资产会再次积累起来,到那时利率又会下降。
较低的存款利率表明人们更愿意将储蓄用于近期消费。因此,抑制了为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投资。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定。该机制运作完全取决于以下三点:银行实现回报最大化的愿望、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
美联储:政府不但制定法律,让贷款向某些人或种类倾斜,扰乱了信贷市场,还通过操控利率影响信贷流动。100年来,美联储(一家私人银行,却是美国财政部的延伸)一直制定基准利率,美国整个利率结构就是建立在基准利率之上的。美联储之所以被授予这一权利,理论基础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可以运用集体智慧,推算出特定时段最理想的利率水平,从而使经济正常运行。
1913年美联储成立,发行纸币,承诺纸币可以兑换黄金,美国物价开始上涨。
美联储现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产生足够的通货膨胀,从而使政府的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这一机制有两个缺陷:
第一、该机制前提是:美联储一小撮人,要比百万民众更清楚什么是恰当的利率水平。但是美联储跟利率没有任何关系。积累储蓄的是民众,银行能否盈利取决于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二、美联储的决定总是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因素。因为低利率能使得经济表面上表现的更好,降低还款压力,还能帮金融公司赚钱,所以很多人喜欢低利率。但是,要记住,低利率会刺激借贷,抑制储蓄。过低的利率会传达错误的信号,即经济状况良好,投资可行。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个人劳动分工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个人或国家用自己多余或者擅长生产的物品,换取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生产的东西。
多年来,经济学家对中美关系的理解一直是错误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互惠互利的。实际上,美国人占了便宜:他们不生产就可以得到商品,不储蓄就能得到贷款。贷款低利率就是因为高储蓄率,目前为止,美国手里的王牌一直是美元的地位。(白食吃的越久,有朝一日没得吃的时候,就越不容易自食其力)
中岛造了很多工厂,被设计者起诉侵犯版权,这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性。
如果美国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为债权国兑换钞票?
全球经济失衡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
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贸易逆差的扩大。如果没有全球经济系统对美元的内在需求,任何国家都无法长期维持这种失衡状态。
21世纪头10年是中国作为出口型经济大国崛起的10年。这十年里,美国贸易逆差平均每年达到6000亿美元。正常情况下来讲,贸易逆差能够自我调节。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以及中国政府保持和美元挂钩的决定让这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基本经济原理:正如数学原理不会英文问题大小而改变,基本经济原理也不会因为经济大小而改变。自我牺牲、借贷、投资、经济刺激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永远不变的。
基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时,这种投资才有效果。反之,这些项目就似乎在浪费资源并会阻碍经济增长。
目前,很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错误的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不是可能带来长期收益的投资,而是增加就业和提振经济的直接手段。加入这些资源被用到了一个毫无价值的项目上,比如阿拉斯加的绝路桥,就浪费了巨大的资源。
政府垄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对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垄断几乎必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
如果政府工程入不敷出而且质量很差,自由市场的原则也无法帮助其走出困境。政府通常通过提高税收来填补漏洞。这一来,不断浪费社会资源,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一旦拥有了权力,往往就会滥用。
贸易保护:自由贸易的反对者试图保护本国的岗位不受外国的影响,却忽略了进口的好处。
保留无效率的劳动力和资本使用方式对整个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浪费劳动力去制造哪些国外生产率更高的产品是毫无意义的。
就业:提供就业并非经济的目的。经济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生产力。
政府的支出就是纳税人的税款,因此,他们认为应该由纳税人决定税款怎么花。因此,只有纳税人可以投票。
相对自由★★ 我们渴望消除经济紧缩的痛苦,但是我们忘记了自由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如果政府有责任消除一切苦痛,那么久没有人是自由的。无法自由的失败,也就是无法自由的成功。
政府工资随经济增长而增加,参议员社会地位大大提高,这份工作也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货币:如果某个国家的邻国仍旧发行真实货币,而这个国家却想次序发行毫无价值的纸币,那是行不通的。外国人自然会拒绝接受毫无价值的纸币,最终国内就会出现买卖真实货币的黑市。但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镜中世界”,过去40年中,没有任何国家发行过真实货币。这是有史一来,最大的货币实验。没人知道这个实验何时会结束,结果又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实验总有结束的一天。
贵重金属拥有货币所有的价值属性和使用属性:储量稀少、人人想要、质地均匀、性质稳定、延展性好。
由于纸币可以无限量发行,并没有内在价值,如果人们对纸币失去信心,他们就会变成一堆废纸。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纸币能够像美元一样成为长期成功的货币。

房贷:虽然房贷不能提高生产能力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商业贷款可以),但这些贷款安全性很高。有天然抵押物。随着房价上涨,购买房屋不仅是一笔可以承担的费用,还是一项重要投资。
虽然贷款政策参与了双赢,但是系统制造了更大的风险。扰乱了信贷市场,鼓励贷款并不是那是使用贷款的最佳方式,而是因为帮助人们得到住房和转换成政治资本。
地产商与政府勾结,一个提供钱,一个提供贷款与便利。
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装修上投入1块钱,卖出房屋时就能赚回2块钱。
以前只用年收入的2~3倍来买房,现在用10~20倍。人们明知买不起还买,因为他们相信几年后房子可以卖个好价钱。
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政治家、金融评论员都不能预测到灾难的来临。
大部分房屋拥有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长期持有房产,所以一旦生变,所有人都想立即脱手。很快,都是卖房的人,却没有人买,这样一来房价不是逐渐下跌,而是直线下降。房屋的价值小于贷款的金额,人们都想从巨额的贷款中脱身。

非理性的繁荣:繁荣的房市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房市繁荣巅峰时期,房屋的融资、建设和装修成了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不仅“炒房者”赚到了大量财富,普通房主也通过“小换大”获得不少财富。但是,这些财富不过是海市蜃楼。罗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的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中写到,在1900-2000这100年时间里,美国房价平均每年上涨3.4%(只比平均通货膨胀率略高,这是合理的。从1997年到2006年每年上涨19.4%。Why?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信贷的多寡。后期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信贷利率更低,获得贷款更容易。一旦信贷收缩,房价就不能再升高了。房市达到巅峰时,多年来不断涌入经济体忠的低息贷款停止了。没有了那些现金流,经济也一定会萎缩。为了恢复经济平衡,经济衰退不是必须的,却是必要的。
外债:政府所有的就是税收、贷款和自己印刷货币。这一过程催生了巨大的政府债务(美女1.6万亿美元)。虽然这个数据惊人,但是美国还可以再自由市场上将它们卖出去,主要卖给外国人。最终美国人只有两个选择:拒绝还钱,或者通货膨胀。任何一个都后果严重。不幸的是,通货膨胀在经济上影响差,在政治上却有好处。
美国的债权人主要是中国和日本。
企业如何成功:最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生产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一国的经济不会因为人们的消费而增长,而是经济的增长带动人们的消费。
2、扩展阅读
《美元大崩溃》——彼得.D.希夫
《非理性的繁荣》——罗伯特.希勒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