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回到健康的尺度,而不是无限膨胀下去_小的是美好的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小的是美好的 > 让人回到健康的尺度,而不是无限膨胀下去
王大安 小的是美好的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19 17:07:15

让人回到健康的尺度,而不是无限膨胀下去

《小的是美好的》

E·F·舒马赫[英]著 李华夏 译 译林出版社.2007

排版版,视觉上更清晰: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9007205670735

这本书写于二十年前,但现在读来,却一点没有隔阂感。舒马赫所预见的问题依然在发展,经济的片面、教育的功利、技术的异人化、人的异化。遗憾的是,虽然此书是畅销书,但似乎阻止不了世界向另一面倾倒的趋势,也许,这是人类难以逃避的命运?


经济的数字游戏

“这个时代最大的错误是认为生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当一个问题正得到解决,却因这第一个解决方案引来了十个新问题。一如巴里·康芒纳教授所强调的,新问题不是偶然失败的结果,而是技术成功的后果。”

“不管事情如何发展,经济学的判断具有片面性这一特质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在经济微积分的狭窄范围内,这些判断在方法上也必然是狭窄的。就任意一件事而言,经济学的判断重视短期远大于长期,因为在长期,正如凯恩斯语气轻松实际上却残忍地说,我们都会死。其次,经济学的判断乃基于成本的定义,而该成本排除了所有免费物质,也就是上帝所赐予的整个环境,除了早被私人占用的那一部分。这意味着,一项活动虽然对环境有害,却可能是经济的;而另一项类似的活动,如果牵涉以某种代价(成本)来保护及保存环境,就是不经济。”

“更有甚者,经济学处理商品的根据是其市场价值,而不是根据商品真正的内涵。同样的法则及标准适用于初级商品和二级商品,前者即人类必须从大自然中夺回来的商品,而二级商品,是以初级商品存在为前提且经过加工后才产生的。对所有商品都一视同仁,因为着眼点基本上从牟私利出发,而这意味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固有特点是忽略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
——经济学的片面性,用不经济来衡量所有;

元经济学,研究人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

初次商品:自然存在的 可再生与不可再生

二级商品:产品和服务

然而标价让所有的商品都等值化,尽管他们之间有质的不同

成本收益不应该只局限于数字和可衡量的东西,要考虑进其他无法衡量的东西。而买家也只对价格敏感,而对商品背后的来源和故事并不用负责,只看到表面数字即可。只知道占便宜,不知道责任消费。



“以经济学家的话语来说,这套体系是靠不可再生的资本而活,却不经意地视其为收入项目。我把此种资本归成三类:化石燃油、大自然的容忍限度及人类本质。”
——收入问题和资本问题,工业时代将燃油等资源看成是收入问题,不停消耗,而不是资本问题,去循环累积



“反过来说,现代经济学视消费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及目标,同时将生产的要素——土地、劳动及资本——当成手段。简言之,佛教经济学企图通过最佳消费方式使人类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而现代经济学则企图通过最佳生产方式来尽量扩大消费。显而易见,维持一种以追求消费最适型态生活方式所需的努力,远比维持消费极大化动机所需的努力要小得多。”
——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现代经济学围绕的是物品而不是人




技术的异人化

“最明显的例子是,追求超音速运输速度的和大量旨在让人类登陆月球的努力。这些目标的孕育不是深入探讨人类真正的需求及启发的结果,且人类真正的需求及启发正是技术所要服务的对象;反而仅仅是反应了所需的技术手段刚好可以做到的事实。”

“人类不是以提升品格来征服世界,却企图借着在财富、权力、科学,或任何能够想到的游戏上追求卓越来征服世界。”

“然而,我们对科学家及技术人员真正的要求是什么?答案应该是,我们需要的方法和设备是:够便宜,每人都能确实掌握; 适合于小规模的运用;能与人类对创意的需求相吻合。 这三个特性都基于非暴力,且能保证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持续性关系。如果三者有一个被忽略,事情就会走错方向。”
科技提升了生活幸福感吗?在科技不发达的国家,缅甸、不丹、西藏,为什么他们的幸福感比发达地区还要高?科技只提高了生活效率,仿佛是人类模仿上帝造出的玩具人偶,有功能但没有感情。天之骄子,不过是失败的模仿者。

 “虽然我们拥有一切必备的知识,我们还是需要系统化、启发性的努力,才能真正开发出这个技术,并能被大家知道及使用。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恢复简单明了比沿着越来越精密和复杂的方向前进难得多。任何一位三流工程师或研究人员都能增进复杂性,但是要能使事物再度简化可真的得有点洞察力才行。而这种洞察能力对那些远离了真实、生产性工作以及自我平衡的大自然体系的人来讲,可没那么容易取得,而平衡的大自然体系却是从来不曾忘记范围与极限的。任何不承认自身局限性原则的活动都是错误的。”
——《活法》也说,复杂的事情是简单的投影。应该在贫困地区发展中间技术,介于原装一磅和发达千磅之间的白磅技术。有点像一件产品的家用版本。




人的非人化

“轻视智慧意指,我们抗拒智慧的程度,已到了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对这个词毫无概念的地步。结果是,他们常常试图以加深病根的方法来治疗疾病。这种疾病的起因如用聪明取代智慧,聪明的研究不足以产生疗法。但什么是智慧?哪里可能找到智慧?于是我们找到了事情症结之所在:智慧可以在无数的出版品中读到,但只能在我们自身当中找寻。为了能找到智慧,首先必须将自己从类似贪婪及妒忌的支配中解放出来。解放之后的平静——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能产生洞察事物的智慧,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总而言之,工作不是一项非人道的杂役,越快通过自动化予以放弃越好。工作是某项“上帝为了人类身心的利益而规定”的事件,这种正确的工作哲学是有必要的。”
——工作对人的影响,工作的基本功用是谋生,但也可以历练灵魂。


“‘如果劳动的性质经过适当的评鉴及应用,那么,劳动之于提高才能的关系,就像食物之于人体的关系。它滋养并活化人类的更高层面,并促使人类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成果。它指引人类的自由意志沿正当途径发展,并将其内在的兽性约束在进步的轨道之中。它为人类提供极佳的场景去展示其价值的高低,并发展个性。’ 要是人类失去获得工作的机会,他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不光是因为他少了份收入,而在于他缺乏这种纪律性工作的滋养及活化因素,这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于以取代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科技剥夺了人们最喜欢的,手脑并用的启发性、有用的工作,而给了他大量支离破碎的工作,这些工作绝大部分都不是他喜欢的。现代技术使某种特别忙碌的人数量倍增”

“在工业这一方面有一个中间技术发展小组。它有系统地研究如何协助人们自立自助。它的工作主要是对第三世界提供技术援助,但是它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富裕社会未来的人的注意。因为这个团体展现出中间技术,一个人性化的技术,事实上是可能存活的,而且重新将人和灵巧的双手以及有创造力的大脑与生产程序整合在一起。它依靠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它也像土壤协会一样是一个志愿的民办组织,依赖公众的协助。 我毫不怀疑有可能赋予科技发展一个新方向,一个将它带回到人类真正需要的方向。而这也意味着,回到人类真正的大小比例。人很小,所以小的是美好的。想成为硕大无比就是自我毁灭。那么重新调整方向的代价又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提醒自己:计算生存的成本根本就是荒谬的。毫无疑问,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有它的代价:调整科技的走向,使它服务人类,而不是摧毁人类,就首先需要努力进行设想,还得放弃恐惧。”




教育的功利化

现代的教育偏重于技能,而忽略价值观。

“他们自己或许无法明确指出他们究竟要的是什么,不过我想他们真正要求的,是能让这个世界以及他们自己的生命变得可以理解的那些思想。一样东西可以被理解的时候,你就会有参与感。一样东西如果无法理解,你就会觉得很疏离。当人们面对的世界是无法理解的时候,你听到他们以“哎呀,我不晓得”作为有气无力的抗议。”
 知识就是悲伤,而不是教育,那可以教人理解万事万物,对待生命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只有当教育能培养“完整的人”时,它才能对我们有所助益。真正有教养的人不是一个每样都懂一点的通才,他甚至不是一个对每样事物都了解到巨细靡遗的全才(如果这种事可能发生的话),“完整的人”事实上可能对事实和理论的细节所知无几,他甚至会珍视《大英百科全书》,因为“它懂我不懂”,但是他一定会触碰到核心所在。他不会怀疑他的基本信念,不会怀疑他对生活的目标和意义的看法。他也许无法以言语表达这些东西,可是他的生命行径会显现出由于内心清明而显现的稳定自若。”
——没有了形而上的教育学,可能是毁灭的媒介




土地道德的消失

最大的物质资源:土地

将农业看成第二工业,削减农业人口的做法使得社会失去了平衡。城乡不平等,乡村衰败,都市分隔。

归根结底是信仰的缺失以及贪婪,土地也是人类道德的一部分。

现在社会花在生产上的时间不足3.5%,而其余的96.5则被其他产业补充,越有名的人离生产越远。人的贪婪趋向名利,这种态势使得大家都远离生产,也就是农村向城市转移,而转移到的环境只不过是一个工作中的小零件,没有身心的滋养,有的只是生存的压力。

对贫困地区的援助最根本的是授之以渔,健康的城市也需要健康的农村支撑,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这么简单,虽说文中所说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可以看到一些良好的变化,比如国际义工、返乡潮流。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依靠经济学或计量学,而是在教育、组织上的根本转变。不然为什么说教育改变命运呢,教育不是变成利己的精英,而是学会回馈。




这篇笔记只是这本书的一个微乎其微的剪影,舒马赫对社会未来的预见和洞悉值得让人敬佩和警醒。有时候觉得,世界的发展就像荡一个秋千,正当迎风向上、势不可挡地朝一个方向奔去时,未曾出现的社会问题就像重力一样把我们往回拉,经过调整,世界又势不可挡地朝另一个方向跑去,那时又有其他社会问题的出现让我们落回地面,为下一次的起飞准备。

世界的发展就是这样螺旋向上、互相影响的,人与人之间也一样。

最近在看凤凰大视野的《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纪录片,刚好看到寒门学子一集,讲述了看似公平的高考体制下,实际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凋敝的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们。当前方的经济大道飞速发展时,当生产力问题看似解决时,谁能想一个问题的解决竟会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诞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异地高考、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心理贫瘠……

书中说贪婪妒忌是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贫富差距或资源差距,同理,贪婪妒忌是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差距。维系这个世界的秋千绳便是自古以来人对自己的基本信仰,也许有些人忘记了,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记起来的话,绳子才不会因为世界的膨胀而面临断裂的危险。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