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虫记_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 捉虫记
withinbeyond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8-29 04:08:34

捉虫记

【转载】原文请见:
http://kph.ycool.com/post.3072621.html


快要崩溃了,上来吐槽。

阅读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是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的作业,因为我之前带了中文本(但是由于觉得过于晦涩,囫囵吞枣读了一遍就放下了),所以索性就对照着中文本看。不看不知道,一看气死人,我说怎么看中文看不懂呢,就算是我只看英文本,大概也比看中文本要明白很多。句法结构上的西化痕迹严重也就罢了,关键是很多内容简直不知所云,让人觉得译者究竟是不知道许多经济学界约定俗成的名词,还是原本就对经济学理解颇为有限。例如:对于margin这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概念,文中大多数翻译为“差额”,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边际”更妥当。另外,对于同一个概念的同一中用法,即便在前后两页中也会有不一样的翻译,例如同一个incentive, 第七页第四段中翻译为刺激,第九页第三段中则翻译为激励,事实上两者都应当翻译为激励。

最可笑的错误出现在第十页,“粮食销售者发现,按原有的价格会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的食物,于是,他会把食物用光以便提高价格”。对照原文是“a seller of foodstuffs finds that at the old price more people will want his food and thus he will run out of food so he raises the price.”……无语了吧?能完全无视时态变化而翻译出“把食物用光”,因果关系完全混乱……我简直快要喷饭了……

比这个更荒谬的句子暂时没有找出来,但是语法不通、句法不顺、看得人稀里糊涂的地方比比皆是。天晓得这本书怎么出版的,上帝啊,难道我以后每读一本中文书都想要重新看一遍原文么?英文的还好说,其他文字的怎么办?真的要去学那么多语言仅仅为了避免被翻译者背叛么?…

还有就是涉及感情色彩和转折关系的句子,翻译完全都没有把握住原作的脉络。举例说,12页中“然而,马克思主义积极分子本身提供了证明这不是标准行为的最好根据,正是他们把莫大精力贡献出来,试图使无产阶级确信能像一个阶级那样行动”。对照原文的“The best reevidence that this is not standard begavior comes from Marxist activists themselves who devote enormous energies to attempting to convince the proletariat to behave like a class”,非但那种优美和嘲讽的含义完全没有了,而且句子因果关系也因为缺乏这样的感情色彩而变得莫名其妙。

另外,根据个人经验推断,翻译者自以为是地运用半文半白的语言的时候,常常是并不明白原文从而试图通过拽文来蒙混过关的时候。比如12页“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民不为选举所惑”,原文为“it can explain why people do not bother to vote”……这分明全然是两个意思……人家就是说解释了老百姓为啥懒得去投票……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把握影响到了整个句子的含义,从而可以看出作者完全没有明白原作的意思。紧接着上一段那一句的“people will not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ons where the individual gains are negligible”,居然可以翻译作“在个人利益受到忽视的地方,人民之所以不参加团体活动的原因”……夹带私货也不带这样的吧?……至少也应该是“个人获益微乎其微”,对不对?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就在同一段的上下文里面,下文中有用词稍微变化但是完全是同义反复的内容,翻译就对了……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13页这个太不像话了,这是中文么?这是汉语么?“在从事一项非法活动前,个人提出高于其机会成本的酬金是对他合法(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提出的价值的一种衡量。”这是在说什么呀???原文是“The premium that an individual places above his opportunity cost before engaging in an illegal act is a measure of the value he places on legitimacy(an ideological consideration).”那两个“提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居然把premium翻译成“酬金”……

好了,第一章看完,还没有把所有的不通顺和不妥当的地方都写出来,已经快崩溃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捉虫记”的回应

帕萨卡里亚 2015-03-01 11:33:11

晕,幸好没买

oneroker 2014-11-25 09:22:21

哪里能找到英文版啊。。。跪求

TANG 2014-11-05 11:16:29

1945年7月生,江苏仪征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专家津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部长。因心衰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11日15时50分在广东中医医院珠海分院逝世,享年68岁。

能说我挺高兴吗?误人子弟之徒最好趁早消失!

很困的凤梨酥 2014-05-09 20:55:17

要写读书报告的书。。。真的是无力看懂,感觉说的都不是人话了,还是商务印书馆的呢,这样真的好吗?读书报告怎么办ToT

doggy 2013-10-17 13:58:01

其实就是挂了个名,但是翻译估计都是底下的学生义务劳动

LisaLeung 2013-06-21 23:06:25

譯者貌似還是經濟學家?!!!

SWX 2010-08-13 19:30:50

唉,难怪我说怎么看不懂,连 marginal 都翻译错了,还能说啥……

withinbeyond 2009-12-06 15:28:26

恩恩,改了

卓一居士 2009-12-06 15:21:39

汗,你也不在开头注一个转载,害得我把又把你们两个的昵称混淆掉了。。。

withinbeyond 2009-07-01 05:24:29

我错了,在St Louis的华盛顿大学

Amélie 2009-06-30 12:46:44

原来这篇被你转到这里来了……

顺手戳ls的,我才不在圣路易斯大学……居然把我的学校名搞错!

withinbeyond 2008-08-29 09:16:59

在St. Louis大学

EDT 2008-08-29 07:48:14

我要搭讪这个姐姐,她在哪念书呢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