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医改的”真问题“_病有所医当问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病有所医当问谁 > 追问医改的”真问题“
缘远 病有所医当问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19 17:01:31

追问医改的”真问题“

举凡牵涉14亿中国人的话题,说起来都是话头纷纭,不止一端。房地产、教育、医疗这“新三座大山”便是如此。正因为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庙堂之兴衰、黎民之生死,又是各个利益群体交战争夺的焦点所在。在民主制度成熟,利益纷争正常化博弈的美国,这些问题尚且纷纷扰扰;在转型期的中国,“三座大山”更是成了改革久攻不下的堡垒。而医疗因其关乎生命健康,更是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火山口和公平正义的试金石。
现行的医疗体制已经“病入膏肓”,连政府都破天荒地承认“改革失败”,“医改”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虽然每个人都对医疗体制诊断、把脉,得出的“病因”却截然相反、莫衷一是,开出的药方更是漫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医学伦理、社会公平、医患矛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让这个死结越缠越紧,几乎令人望而生畏。政府显然也被这种复杂性搞晕了头脑,医改方案在左右摇摆中碎步前行,几年下来却看不到一条清晰的路线。
有经济学这把利刃在手,周其仁三下五除二地拨开重重迷雾,将医改问题剖析的清清楚楚。他先把价值观问题排除在分析之外,也不管那些凌空蹈虚的“市场化之争”,更驳斥了所谓医疗业“性质特殊”的诡辩,将医改归结为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调动更多的资源进入医疗行业。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哪一种更有效率?
一旦拨云去雾,现行医疗体制的“尾巴”就露出来了。周其仁眼光老道地抓住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对原本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矛盾。看病难,说明医疗需求强劲,看病贵则说明医疗价格居高不下,两者同时出现岂非是价格杠杆失灵?显然不是。原来,医疗服务的供给被政府准入压制住了,30年间,中国人的医疗费用增长了77倍,医院、医生、护士的数量却只有两三倍的增长,井喷的需求追逐有限的供给,能不队排长龙、因病返贫吗?政府抬高医生资格门槛,对民营医院征收高额税收,只是为了不断加固公立医院的城池,将医疗市场的暴利尽数收入囊中而已。在这种“官办合一”的医疗体制中,卫生部门既当裁判又下场给对方球员使绊子。大量的医疗资源只能游离于医疗体制之外,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生存。
而之前政府的医改却不敢朝肿瘤下刀,只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以医养药”、“非法行医”围追堵截,三令五申,然而往往出力不讨好。至于医改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周其仁并没有贸然开出药方,而是翻开了《剑桥医学史》《毛泽东文集》,在历史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不仅如此,他还和学生一起在北京城中村小诊所调研,到风口浪尖的宿迁医改现场长夜深谈,听一位赤脚医生讲改革以来乡村医疗状况的变迁。虽然他写的智识报章专栏,但用功之程度、材料之积累却不亚于一本学术专著了。
从历史来看,除了解放后的中国之外,政府对于私人行医一直是“民不举,官不究”,即使是在全民公费医疗的英国,人民照样有选择私人诊所的权利。在解放之前,私人行医用很低的费用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层级丰富的医疗网络,尽管无法扫到一些穷乡僻壤,尽管一些地方只能供得起装神弄鬼的“巫医”,但却显示出市场在配置医疗资源方面的能力。反观解放后的中国,政府将一切医疗资源收归国有,计划分配,却先是重城轻乡,卫生部成了“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领袖的雷霆震怒之后,卫生路线又“矫枉过正”,大批城市卫生工作者被下放到农村,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一耽误就是十几年。改革以来,卫生部门一边捏紧医疗供给的口子,一边对于公立医院“只给政策不给钱”,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闹得民怨沸腾。
由此可见,单靠政府一手包办,“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摁不住10只跳蚤”,行政计划在调动医疗资源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而且效率低下,只有放开医疗市场准入、政府退守到卫生防疫等基本领域才是根本出路。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