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非通则,模式亦通则【蜡翼·杂感】_商业模式新生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商业模式新生代 > 模式非通则,模式亦通则【蜡翼·杂感】
伊卡洛斯 商业模式新生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11 14:12:15

模式非通则,模式亦通则【蜡翼·杂感】

PS:豆瓣上对这本书看来是没什么好感,一些人觉得华而不实,一些人觉得翻译垃圾,一些人觉得噱头扯淡。所以,如果你不喜欢这本书,继续不喜欢好了,这就像有人觉得温伯格的书都是闲扯,而有的人觉得是至理名言一样。就像孟非老师所说:“你完全可以喜欢这样,我完全可以不喜欢你这样。” 大道至简。 这本书其实几个月之前就看完了,但是直到现在写书评,理解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看这本书更多的不是从“商业模式”出发,甚至也不是从“模式”本身出发,而是从“Generation”出发。出版社在这个时候出这本书,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迎合了当下的一种潮流: ——“让一切回到简单”。 所以一页大纸只有几个字,只是为了告诉你:就这些就可以了。而非无理取闹的骗钱行为(原书用意,出版社原意传达)。 因此,我相当赞赏把“Generation”翻译成“新生代”,而且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出版团队的智慧。“新生代”代表的是对事物的全新认识,可以说是一种回归,也可以说是一种升级。 在此之前,有众多大量的“模式”,尽相登场,百花齐放,然而模式的增多反而使得人摸不清方向。弄得我们认为,每一个行业就是一种模式,每一个地方需要一个特定的模式,不可以变,也不可以违背。好像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的世界。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么?可能如果没有自身的工作经历,也会觉得隔行如隔山。而这几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变换的过程中,我依稀的感觉到:很多事情其实是相通的,而很多事情也是不变的。 本书使用画布模型,通过当今流行的商业模式,各个著名公司的分析,以及对发展预测的分析,给出了一个让我们惊讶并且很有趣的商业模型设计创新方式。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这个画布模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同时作者更清楚地想告诉我们读者,这个模型只是用来帮助你实现你的创意,但不会告诉你如何实现你的创意,更不会告诉你一些创意。 它不是鱼,连渔网也不是,它充其量只是一个鱼筐。 不过,这反而让我更喜欢这本书。 对我来说,我不需要对方告诉我什么是有用的;我更希望对方告诉我别忘了哪些地方。我也知道很多立竿见影的东西更受欢迎,“实用主义”在现在的社会也很吃香。但是我更相信,这些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拿来主义”者,我们将很快地陷入死胡同。 举个例子,目前我在豆瓣上比较受欢迎的书评是《别独自用餐》里面提到的小技巧。如果真正将这些技巧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发现,过于追求细节反而会让人迷失方向,心力憔悴。换一句老人的话,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社会,不管怎么说,原创才是主流。这也是为什么GRE一类的考试不在乎你的语法错误,但是非常痛恨雷同的原因所在。而我们现实里面,看到别人的抄袭行为也会非常愤慨,所以干嘛还要纵容自己呢? 我喜欢这本书让我根据这个画布模型去充分调用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能力,如果说以前的努力还会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那么这本书就让我有了一丝的心安。能让我方方面面俱到地去考虑事情,这也促进了我更加坚持坚定自己的目标的信心。 所以,与其看那么多的现实商业模式,不如忘掉它们,死记硬背的能力远没有识别有用模式的能力重要。所以你去看别人的成功,倒不如摸摸自己的头: “我怎么才能让自己更好一点?” 不要小看这个画布模型,它不仅仅可以用来设计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你可以设计你自己的健康习惯、可以设计你自己的目标计划、可以设计你所处工作的模式改进;而且反过来你也可以根据这画布模型来分析你工作生活方面的空白与弱点,能够帮你查漏补缺…… 模式非通则,模式亦通则。所谓“改变围绕永恒”,就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这本书想告诉你的是如何灵活地、“MECE”地创新,至于具体的商业模式,或者是那些大公司的真实运作机制,不是这本书的兴趣所在。所以期望去了解这些的人,这本书帮不了你们。 当然了,还是会有人疑惑:看上去很简单啊,怎么可能在现实中用得上呢? 其实,我个人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专业主义至上,或者说是觉得深究与深挖掘才能发现价值所在,但是现实告诉我这样反而离我想要的越来越远了。当然我还是没有扭过这个弯子,直到我看到投资人李驰在《中国式价值投资》里面提到的一个故事,才一下子明白了很多: 在民生银行里面的人都觉得民生银行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也需要去改进改革。但是在外面的人都能看出来民生银行的健康高速发展。所以反而民生银行内部的人对自己公司的股票没有什么信心,不敢买入。民生银行外的人能果断投资,并且收获丰厚的回报。 所以说,太专一了,反而不容易看清价值所在。 最后,顺便说一句,这是我少有的基本不写笔记的书之一,仅仅读了一遍便改变了我很多很多,有时真的感觉像是一种安排一样。我想我会随身带着这本书,随时随地地使用它,直到我真的从这本书毕业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模式非通则,模式亦通则【蜡翼·杂感】”的回应

团SHAO 2017-01-30 11:10:02

再复杂的事情也会有主线条可以把握住;

总结和梳理本身是提炼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在未来未知的事情上起到指导作用。

岚山下 2015-01-25 23:13:25

读了英文原版,日版和中文版,英语读起来略吃力。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好书,受益无穷!

哦哟哟 2014-04-24 23:08:34

我赞同你说的这本书不是告诉你什么是有用的;而是告诉你别忘了哪些地方。他
给你的不是鱼,不是渔网,它充其量只是一个鱼筐,但就是拿一个框架去框东西。能不能把他变成渔网得到鱼,就在于自己,那时,才真正从这本书毕业了。

罗鹏 2013-12-27 16:35:17

同意 @橙光 对民生银行的那个例子的看法。
外面的人根据现在的数据来决定是否买入,但对未来的发展是没有底的,风险很大。
内部的人不敢买,有两种可能:①内部人没有看清楚公司全貌,比如底层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整个公司的现状呢,这不现实。②内部人确实看到了很多问题,觉得这些问题不解决,未来发展很有限,所以不买。

橙。 2013-11-23 10:00:50

在民生银行里面的人都觉得民生银行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也需要去改进改革。但是在外面的人都能看出来民生银行的健康高速发展。所以反而民生银行内部的人对自己公司的股票没有什么信心,不敢买入。民生银行外的人能果断投资,并且收获丰厚的回报。
   所以说,太专一了,反而不容易看清价值所在。
====================================
这个现象和结果之间建立起来的因果联系,太过牵强了。
别人也不是看清了价值才购买民生银行的股票,而是基于一种对未来回报的期望而购买,身边的人抱着期望去购买后来亏损很多的也大有人在,他们看清楚价值了么?
行内的人看得太深入,所以对未来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去购买建立在期望之上的股票。

楼主这一论点,有捣糨糊的嫌疑。

夏一慕 2013-11-19 10:42:08

作为上述评论里提到的那家公司的现任员工,我表示我们员工都挺看好自己的公司的,投股票的也不少。:)
勇猛精进是一种选择,狼性说也是一种选择。这也可能是员工对职场的选择。
还记得入职第一天,HRD有一番打醒懵懂天真new staff的话:
在这里,没有人让你一辈子为公司奉献的期望。
这种坦诚的直接,反而让员工信服。因为每个人是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浪淘沙小妹 2013-09-27 16:43:07

当时其实也没看完,因为不大喜欢。或许当时还小。

浪淘沙小妹 2013-09-27 16:42:36

看了你的书评,我决定再重新去看看。

archer 2013-09-07 09:59:01

书比较新颖,比较简单,导致你感觉不错,然后找一些论点支撑写了这么长的评论。

但这本书真有用吗?

善与分析而无实践的人,会列出各种模式,各种『只要 xx 就 xx』 的成功模型。真正经历过事情的人,了解事情的复杂,他们会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大家道理。

暂居者 2013-03-15 10:23:29

好,就冲这篇书评,就决定买了。

[已注销] 2013-02-28 16:14:45

这么快就翻译出来了啊。。还是喜欢英文的。

伊卡洛斯 2011-12-11 14:54:28

@SAM
无所谓了,别人怎么说都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不买股票的话也没什么。
再说我想说的意思和你说的不是一回事吧……

帝都王大帅 2011-12-11 14:52:35

在民生银行里面的人都觉得民生银行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也需要去改进改革。但是在外面的人都能看出来民生银行的健康高速发展。所以反而民生银行内部的人对自己公司的股票没有什么信心,不敢买入。民生银行外的人能果断投资,并且收获丰厚的回报。

天涯的大牛一直在推荐这个。但中国的某些股票繁荣大凡不是业绩太好。

Mr K 2011-12-11 14:38:55

希望对方告诉自己别忘了哪些地方胜于什么是有用的来避免深陷技巧之中。严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