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服务精神_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创新与服务精神
28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7-18 14:07:37

创新与服务精神

这是第二遍看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类比,很多人都说看《罗马假日》,第一遍是看奥黛丽﹒赫本,第二遍是看格里高利﹒派克;看《士兵突击》,第一遍是看许三多,第二遍是看成才;此书也一样,第一遍是看创新,第二遍的注意力就到了企业家精神了。此例还证明了,好的作品,总是值得一看再看。
此书,在前面几个章节,德鲁克详细的分析了七种适合创新的机会,包括:1、意外之事,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败、意外的外在事件;2、各种不协调的状况;3、程序需要;4、产业和市场结构;5、人口变化;6、认知的变化 ;7、新知识。
在这些机会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意外的成功”,因为在通常的公司会议中,主要的作用是分析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及针对此问题的改进措施,很少有时间能来分析哪些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例如哪个市场是新冒出来的,哪个新市场的销量有大幅的提升等等,或者说,在生产环节,哪像措施使成本节约的比较大。他指出越是大的企业,一贯优秀的企业,越是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以往成功的市场或者环节上,而那些新新企业,往往能利用这些机会,后来居上。我们也许都很能注意“意外的失败”,但是的确也很容易放走“意外的成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最新的就是诺基亚是最早开发出智能手机的,但其过于沉迷于过往的成功,而苹果就乘机取得了现在的辉煌!德鲁克认为,企业只要每年开几次针对意外的成功的会议,或者每次留几分钟来研究此事,很多创新的机会就不易流失。
本书的后半部,主要就是阐述企业家精神。何为企业家精神,德鲁克认为就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精神,而创新,不管是企业的创新,还是公共机构的创新都需要有市场导向的服务精神。说到企业创新,通常意义上讲,肯定要以市场,或者顾客为导向。可现实却未必如此,就像伏尔泰的名言“常识往往并不并人认同”。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因为这类企业,大多由科学家或者说科技人员来创立,他们对科技或者技术本身很看重,往往忽略了市场,这个还是可以以移动通讯行业来举例子。摩托罗拉是移动通信的创始者,也是目前在移动通讯行业中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但是其过于沉迷技术,忽视了市场,或者说是客户的需求,在传统手机时代被诺基亚整的很惨,虽然到了智能时代,依托安卓系统,又恢复了些风采,可毕竟大势已去,落得现在被谷歌收购的命运。而诺基亚也是沉迷过往的成功,没有面对市场,做出最适合顾客运用的新产品,现在也被苹果整得很惨。表面上苹果给人的印象是酷,在中国甚至都成了炫耀的资本,但其实乔布斯(苹果CEO)并没有传得那么神乎其神,其无非是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例如电容屏的运用等,而客户体验无非就是以客户市场为最高宗旨与导向,这无疑是在验证德鲁克的先见之明!
在企业中说企业家精神也许好理解,但为什么说在公共机构,还是要把企业家精神放在首位呢?德鲁克说,任何公共机构都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都有服务对象,而服务对象的需求才是公共机构存在的前提,就像没有学生,大学就毫无必要,没有病人,医院也就失去意义。因此,这些公共机构都要树立以服务对象为导向的宗旨,不然,公共机构也会被淘汰。在德鲁克的心中,最伟大的创新不是来自于企业而是来自于公共机构,具体的,就是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这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威廉﹒冯﹒洪堡的三原则-“学院自治、科研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就是现在世界优秀学府的立校基石!而这都是面对现代学生的需求,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的,这就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重创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德鲁克也预言了西方列国在之后走“社会福利型”市场经济所遇到的问题,现在西方的债务危机就是其中一例!他坦言,只有走向“企业家”社会,及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才能让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创新,来解决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面对现实,我举双手赞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