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战略:对暴力红海和天真蓝海说NO------------《远见》读书笔记_远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远见 > 浅海战略:对暴力红海和天真蓝海说NO------------《远见》读书笔记
该石头不太冷 远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2-02 11:12:00

浅海战略:对暴力红海和天真蓝海说NO------------《远见》读书笔记

本文与两本书相关:《蓝海战略》和《创新者的窘境》。
 
《蓝海战略》提出:离开杀得血红的竞争激烈的红海,寻找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没有竞争的蓝海。
但很多人指出:蓝海会很快变成红海,在蓝海终究无法回避竞争。
 
是的,蓝海迟早变红海,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蓝海,更需要的是红海的竞争者杀不进来的一片蓝海,这片蓝海就是“浅海”。
 
根据《创新者的窘境》提出的理论,我将其描绘为“浅海战略”。
 
浅海战略 是这样的一个图景:
角色:
在位者:现有市场某个领域的老大。
进入者:进入老大所在市场领域的新手。
情节:
海洋捕鱼竞争战。
假设:
1.在位者驾驶大吨位、高技术含量捕鱼船,驰骋于深海,捕获的鱼的品种、质量、数量都非常好,很受主流市场欢迎。
2.新进入者暂时回避与在位者竞争,选择浅海,驾驶小船,捕获的鱼的品种、质量、数量都不好,只能销给很边缘的市场。
过程:
1.在位者看不见这片浅海,不知道这样的浅海还能有收获。
2.在位者看不懂这片浅海是否能有稳定可靠收获。
3.在位者看见也看懂了这片浅海的收获,鉴于浅海收获太小,看不起,选择不进入。
4.进入者逐渐修炼捕鱼技术,或者使用多船技术,或者使用打捞独特海洋生物品种的技术,或者其他技术,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一片边缘市场,获得了可观收入。
5.在位者看上了浅海,但他的投资者要求他必须追求更高利润、更大的市场,不许进入浅海。他的主流顾客也迷恋深海捕获的那种“高级”品种和质量鱼,扬言要是在位者不继续提供这样的鱼,就会离开他。他的销售商威胁说,要是在位者敢打捞那种便宜的鱼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使销售商的部分顾客流失去买便宜浅海鱼),就不会继续和他合作。在位者舍不得现有的投资者、顾客、销售商这些衣食父母,于是不敢进入浅海。
6.在位者决定不能再受投资者、顾客、销售商控制了,但他发现现有的资源只够忙于深海作业的,从技能和数量上都顾不来这片浅海。
7.在位者觉得浅海的价值不容忽视,必须进入了,但他一时半会学不会浅海作业流程,大船进了浅海就搁浅,造了小船进来也学不会人家的“浅海运营流程”。
8.进入者在不断优化浅海作业技术的基础上,渐渐掌握了更深一些海的作业技术,不断进入更深的海。
9.在位者觉得与其与进入者竞争“低回报率”海域,不如向更深的更高投资回报的深海前进,于是抛弃投资回报率相对低的“次深海”,在位者的既有地盘渐渐保不住。
10.深海越来越小,进入者完成了浅海对深海的侵蚀,在位者活不成了。
 
过程总结:
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舍不得、顾不来、学不会、保不住、活不成。
该“8个不”过程,受到了篱笆网徐湘涛的 “5个不”的启发。
 
结论:
1.市场的新进入者,最好不要去红海去暴力拼杀,那样很难赢,即使赢了也损失惨重。
2.市场的新进入者,不要天真的以为蓝海就可以逃避竞争,逃避在位者的鲸吞。蓝海只是教我们不要去虎口夺食,但并不表示,老虎不反过来夺你新开辟的食。
3.市场的新进入者,应该选择一片浅海,这片浅海既是蓝海,又对深海在位者的业务模式有破坏性,能够阻止在位者进入。在位者借此赢得了机会之窗,即使后来在位者选择进入,但其价值观、资源、流程都在浅海不够游刃有余,进入者仍有很大胜算几率。
 
【浅海战略系列导读】
浅海战略系列之一:《互联网的破坏性创新》
浅海战略系列之二:《YY语音如何破坏QQ?YY语音简单分析》
浅海战略系列之三:《浅海战略:对暴力红海和天真蓝海说NO》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