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zchedan.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_13.html
8月2日,联想发布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6月净利润6684万美元,相当去年同期的12.8倍,远高于此前路透财经分析师3200万美元的平均预期。本季度销售额3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时值并购IBM PC业务两年,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宣告并购成功。
这当然是股市的利好,也适合作公关的题目,相比先后另两家三宗并购案的结局:TCL重伤,明基自裁,更值得庆幸。但高管扪心自问,评论员客观分析,并购的得失显然并非一言可决。对于另三宗并购也应多借鉴少指责。成功与否,取决于怎样定义成功。
并购可以按目标分成两种:财务和战略并购。财务并购看重值,在成熟市场买进现金牛,并购之前激动人心。战略并购看重势,快速进入新市场,或者能和现有资源“聚变”出新能力,并购之后激动人心。战略并购对财务的要求更高,不仅支付整合成本,还要对新市场巨大地投资,在实践中二者密不可分。
现在回想,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目标兼有值和势。当时刚从盲目扩张中收缩,回归PC主业,但国内PC市场已近饱和,做地再好还是第一。并购以后,一跃而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在国内更一骑绝尘。而IBM PC业务多年亏损,如今保三又盈利,从这个角度,确实成功。
但众所周知,杨元庆和联想,以及分出去的郭为和神码,都有做IBM的梦。并购之前的“三个联想”战略,排在前两位的高科技和服务两项均告放弃,只有国际化通过并购的方式继续。这些是势。也许两年时间太短,还不足以检验势,但如果目前有较重要的势需要投资,可能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
国际化又是什么势?除了国际市场更大,表现分部在不同国家本土化,总部求同存异的能力。据连续的报道,联想一直在努力移植国内的低成本运营体系,小心挽留和裁撤IBM旧部,大力策反Dell诸侯,试探第三世界市场,那里不仅有成长空间,还很像中国。如今赚钱了,从这个角度,不无成功之处。
保值需尽人事,造势还要顺应天时。近年来PC江湖动荡,惠普赶超Dell,马克•赫德当然聪明,但戴尔(Michael Dell)也没变傻,微软和英特尔合伙,曾经每隔两年打劫世界人民一次,人民还很爽,如今却觉地Vista和酷睿没劲。都是因为PC已经悄然从个人计算转型消费电子。从这个角度,联想的成功又要打个折扣。
并购是联想的一大步,承前启后,其得失又要放在联想经营的长时段来看。如果并购是成功的,是否吸取了此前扩张的教训?那“三个联想”就没全失败。如果联想下面什么事失败了,能否归罪于并购?同理,如果TCL和明基有天东山再起,他们的并购就没全失败。因果是微妙地,真理是具体地。
联想马上就创造一个机会考验并购的收获:再并购。目标是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其大老板许立信还持有可观的Gateway股权,不排除未来联想还会并购。欧洲裁员成本之高,TCL和明基必定永世难忘,如今轮到联想来打拼了。中长期的未来,3C融合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首先要祝贺和祝福联想,其次想讲个故事。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数战数胜。”“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2007.8.13
本文授权<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