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着陆_创新者的变现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创新者的变现力 > 创新的着陆
团团花哚 创新者的变现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22 18:03:44

创新的着陆


十个创业公司死九个,创新失败率高达95%,听起来是不是太恐怖太绝望?但是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屈和坚强,所以别说希望,即使是看不到希望,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改变着、更新着这个世界。

当然坚强归坚强,悲壮归悲壮,如果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失败,自然还是少走弯路好。关于创新创业的书是当前热点,有的是从亲历创业的角度编著,有的是从创业导师的角度指点,有的从行业或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有的是从个性化案例剖析,像《创新者的变现力》这样讲的够细、够接地气、够实操的书却不多。也许是因为创新和创业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人、事、财、物……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对创新和创业的后果产生影响。不过也无需悲观,虽然变量很多,却也并非无迹可寻。

《创新者的变现力》一书探寻的是如何把“点子”变成“盈利点”,这些思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创新,同样适用于创业,因为它要解决的是企业自诞生开始就不断经历的成长和发展的问题。不管是创业,还是创新,要面对的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怎样进行创意的市场化。马克·佩恩创新的提出“金钱和魔法”的思维模式,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总是认为创新和收益,就如同市场与营销一样是对矛盾体,市场负责推广维护要花钱,营销负责攻城略地要赚钱,其实抛开经济的表现来开,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互相推进的。

很多创新创业者,在“卖”点子的时候,都不太喜欢谈及商业需求、成本核算以及预期收益,这种护雏的思想可以被理解,但不能被接受。很多孵化基地里地创业辅导也出现偏差,一味进行管理、法律、企业文化的辅导,却鲜少有涉及到成本、收益等关系企业生命线的,这就使得创新的变现更加不被重视。为什么明明是好点子,管理层却不采纳,可能并不是点子不够好,而是此时的土壤并不适合它的生长,看一看破坏性评估图,捋一捋BFD地图,把视角从高空落向平地, 就能明白担负着公司老少大小生存的苦衷。

创意可否变现,可行性是首要标准,可行性是什么,马克说的话十分形象,那就是“戴着商业的镣铐跳舞”,艺术可以极尽所能的天马行空,创意不行,着不了陆的创意,连创意者自己都没有勇气去投入实施。有了一则创意,可行不可行,效果好不好,益处大不大,实现以后和以前相比哪一个更利于长远发展,创意是否有生命周期,以何种速度实施,能不能切中要害,能不能绝地反击……这本书里思虑之全面,观点之精辟,值得花时间去好好阅读揣摩。

《创新者的变现力》抓准了创新的死亡点,从创新者与领导层、市场需求和商业需求、思维的轻灵和实施的稳重这些看似相对的角度探讨如何变现创新者的创意,发现其中的制衡点。本书还再每一章末尾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技巧以供读者在实践中锻炼和体悟。无论以创意为大或是收益为大,看看这本书,在前人的智慧基础上避开陷阱,大幅提高创新成功率,本身就是一件获益极大的事。

文/团团花哚 2016.03.22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