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兼顾营利的可行性秘诀_创新者的变现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创新者的变现力 > 创意兼顾营利的可行性秘诀
果子林001 创新者的变现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0-27 13:10:09

创意兼顾营利的可行性秘诀

这两年,有几个比较流行又时髦的概念:创客、微商、众筹、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后两个是政府针对企业方,前两个大多针对个体,一是创新理念,二是自主创业。有个好点子,就算得上创新了,然而这么好点子里,有多少能够成形,有多少能够实现,能够在点子的蓝海里脱颖而出,变成成功的化身,相信寥寥。据《创新者的变现力》一书作者马克.佩恩调查,创新不是新鲜事,创新项目失败率高达85%-95%。这么高的失败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扎堆投身微商或创客的“牛圈”,大概都是博一个“万一”,“万一成功了呢”。
马克.佩恩说,只需就地取材、按部就班,创新也可以稳稳的!他提出“创新者的变现力”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创新想法容易,创新变现,创新项目换成钱不容易(当然,钱也有大钱小钱之分);有好想法容易,难的是想法落地,落地后变成效益。就像我们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策划产品经理们提出了一个个点子,看起来也不错,可是,这些点子盘算下来,一整个流程下去,算上人工、时间,项目上线遥遥无期,更别提中间的各种状况了。听到这些想法,我忍不住要腹诽:别在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东了,现实地、赶紧地、迅速地,赶紧把BUG修完上线卖钱,钱来钱来钱来。放到实体企业,这种情况更严重,打个比方,一家制造企业上了一条流水线,大笔的钱投入了这些硬件之中,但是实际生产的产品没人要,或者产品不合格,这条线就浪费了,投入的钱打水漂了。所以,有脑袋灵光(其实是投机)的创新者说,创新嘛,要找离钱最近的,于是这些人拉几个小伙伴就去做互联网金融了,钞股了,做期货了。
《创新者的变现力》一书,立足创意,提供兼顾产品营利性和可行性的可行办法,为创新与金钱搭上有效关联,帮助所有的创新者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式的“散点式创新”,而是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式创新”。
马克.佩恩的观点:创新时,需要考虑取悦消费者和促进商业增长两个层面。“取悦”这个词换个字眼叫“迎合”“讨好”,但后者有点低人一等的意味。作产品,产品态度其实蛮重要。一种是马克.佩恩提出的这种“取悦”,只做用户需要,让用户用得开心的,觉得爽的需求。另一种就是站在“引导”用户的立场上。这种角度思考产品,是为用户提供他们可能会需要的,深挖甚至用户都还想不到的需求等,这能力好听点叫前瞻性,不好听的叫一意孤行。万一用户不买帐呢,我(想用这个产品)拯救世界,可是用户不高兴被拯救呢。所以,态度的取舍是创新者必须要想一想的方向。
马克·佩恩提出了BFD地图,这点提法很新,B是big,F是fast,D是Doable。B是纵轴,FD是横轴。这种地图用来衡量各种机会的可行性。思考的问题是:新产品能多快面世并大规模生产?眼前的障碍容易克服吗?如果全力推行,这个创意的市场可以有多大?可以产生附加的战略价值吗?每对一个新点子,用这个BFD可行性分析一下,做个事前胸有成竹。
马克·佩恩的创意、产品、商业也有启发,从创意到实践到商业金钱实现,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一个方向,平衡衡量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其他诸如创新八大法则、高效发现洞察力的5种途径等也非常精炼。回到前面提出的“取悦”这一态度,其实,换成共赢更棒,总归是大家好才是真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