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亢奋》读书笔记(转)_非理性亢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非理性亢奋 > 《非理性亢奋》读书笔记(转)
静雅思听 非理性亢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27 16:07:08

《非理性亢奋》读书笔记(转)

读了陈志武教授《非理性能够亢奋》一书,其中的几个观点很受启发:
1、在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一文中,他认为中国的国有制经济导致土地等财产大部分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他不仅使老百姓分享不到这些财产增殖成果,还可能会因为财产的增殖而减少自己的收入,而中国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状进一步影响百姓手中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就把流动性的资产变成了死资产,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更是阻碍了向人力资本这样未来收入流变成现实的可能。正是上述的所有制,市场化程度和金融发达程度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使中国倾向根据当前实际收入来决定消费,而不是像美国倾向根据未来收入预期来进行消费,再加上中国的保障体系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所有这些都使中国人不敢乱花钱,而喜欢存钱。
2、今天中国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并非完全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部分上也有技术性的因素,即现代科技的因素,因为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使得“商业垄断”的形成变得可行,并且也带来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使得“普通人”从事“小本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小,社会中的收入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既然规模化是导致收入两级分化的部分原因,那么克服这种分化动力的方法便是把这些大企业的股份细化并以政权的形式上市,让所有大众都可以自由买卖这些细化后的公司股份,并能从中分红,获得收益,因此,发展证券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既改善社会大众的福利事业。
3、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的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侧重实物商品制造业,是因为他们国家的劳动力廉价,而发达国家由于其昂贵的劳动力,更侧重于服务业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微观上看,更是中国法治和诚信环境的缺乏导致中国注重发展传统制造业,因为服务业尤其是证券业所提供的商品都“无形产品”,它的发展全靠信用和良好制度来支撑,这在当前的中国是做不到的,而商品制造业提供的产品都是有形,有色,有味的,买卖双方信息比较对称,买方不容易受骗,道德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实物商品制造业对法律和诚信的依赖也相对较少,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当前已经遇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贸易壁垒和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的挑战,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快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需要相关方面制度改革加快推进。
4、美国股市危机的爆发于其说是监管不力,还不如说社会炒作造成的,即有整个社会的炒股热情和股民们盲目自信造成的。
5,一个良好的市场需要一个自由、公开新闻媒体和独立的立法和司法。

曾曾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