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认知与理性决策_风险思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投资 > 风险思维 > 校正认知与理性决策
due 风险思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7 18:06:02

校正认知与理性决策

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谬误与偏见:
人在决策时常用到经验法则,虽然经验法则在决策中对我们的日常决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验法则并不总是正确的。
自负偏见:人总是有过分相信自己的倾向。在一项调查中,司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比一般人的驾车水平更高,在股票市场上会表现为过度频繁的交易,证券交易者总是因为自己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更相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即时满足偏见:人们总是对当前的信息给与更多的权重,反应在股票市场上就是人们对市场信息的过度反应,导致大涨或者大跌。
锚定效应:人们对最初的数值总会给以更高的权重,最初值总会影响你接下来的决策。在社会现象中表现为对第一印象的重视,大概就像你有考厦大的心,却只有上农大的水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总是会为自己的差劲感到失落吧。
证实偏见:人们有了观点之后就会过分关注支持自己的言论,你认为那个女孩子喜欢你,就会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证据,到最后表白才发现,这只是你的痴心妄想,一厢情愿而已。
可获得性偏见:最近发生的,在脑海中生动形象的事件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比如媒体报道飞机失事事件,就会让人产生飞机致死率更高的幻觉,即使飞机的致死率比车祸小得多得多。
典型性偏见:根据某个事件与其他事件的相似度来估计,比如程序猿都是一群生活单调,穿着邋遢的人,遇到个有情调的就会吃惊。
随机性偏见:人们倾向于从随机事件中归纳出规律。
自利性偏见: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于环境等外部因素。
事后偏见:事后诸葛亮的现象,我早知道会这样···
读心术错觉/透明度错觉: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已更能读懂他人的想法。
前景理论:确定效应:在确定性收益与潜在损失之间,多数人是风险规避者,
反射效应:在确定性损失与潜在收益之间,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在可能性大收益与小支出之间,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比如彩票
在可能性大损失与小支出之间,多数人是风险规避者,比如保险
损失厌恶: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禀赋效应:拥有者的估价比非拥有者的估价更高,因为拥有者害怕损失。
框架效应:不同的描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大概就是“因为不想在错过后才懂得珍惜,因为不想在失去后才倍感失意”所产生的强大激励。
参照点理论:得失是根据与参照点的比较得出,未达到目标之人,会倍感失落就是这个原因吧。
迷恋小概率事件,对小概率事件反应过度,对大概率事件反应不足。
心理账户:人们会对不同的钱赋予不同的价值,对意外之财最不重视,赢来的钱就好像很廉价一样,输了也无所谓。
后悔理论:人们总是会为未得到的利益和没能过早的止损而感到后悔。
期望效应:期望能使别人做出符合期望的行为
晕轮效应:一个人的好处往往能掩盖他其他的缺点,比如,他很帅会等于他是好人。
小数法则中:人们总是以为适用于大数法则的规律同样也适用于小样本事件,比如出现九次都是正面的硬币,第十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50%。
情绪/饥饿/疲倦/性兴奋/醉酒/诱惑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