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上了一个三天两夜的培训班,培训考前知识,听得我云里雾里不知哪里。由于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中午休息时间又短,上了一天就感到精疲力尽,补习反倒没了效果。当然,这种“培训班”充其量只能辅导班,和本书的培训师,基本上不沾边了。此书的培训师则是为企业和个人服务,虽也有目的性,但远远不是应付考试,面对的是个人精神方面的改变。
培训师在中国还算一个新兴行业,或者连行业都不算,什么都可以和培训沾上些边。做演讲的,有口才的,会展示的,有技巧的,在他们眼中培训就是说的本事,就是靠嘴巴吃饭。于是出现了一些浮躁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标榜的名头。因此也会出现一些误解,把培训师和推销人员等同起来。而当你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培训师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成为百万美元培训师》这本书,书名很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里的“骨感”不是指内容的“瘦”,而是内容的理论化和精深化。作为一个不大了解培训师这一行业的我,一个不大明白培训流程的我,看着很是吃力。里面西化的成分较多,理论的东西也比较多。当然,书里也介绍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不那么枯燥,也多了些许参考和借鉴。底下灰色部分的“停止!”,作为一种温馨提示,语言带着些俏皮的吐槽感,很有警戒的意味。
百度说,培训师是能够结合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就业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新职业(工种)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显然,百度百科的定义狭隘了很多。关于培训师,书中谈到了对总裁的培训,这显然不是培训总裁如何经营公司,而是内倾于个人心理发展。例子也提及到一个副总裁脾气不好,总裁希望借助于培训师帮助他改善。
不是人人都可成为培训师,因此也不是人人皆可以被改造。对于培训师这一职业,我们需要正视它,它不仅仅是一个资格证,一个头衔,一类人,更多地是传递一种培训理念。至于你是否能被改造,这就得看培训师的能力,还有你自身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