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_视觉传播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广告 > 视觉传播 >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holiday 视觉传播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2-28 13:02:10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作为一名传播学方向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夕读到张浩达老师的这本书实在一件幸事。由于研究方向选择了广告,便一心想着能够有一本方便实用又极具易读性的书带我走进符号世界。读过教科书般的《广告学教程》也读过史学性质的《中国广告史》还看过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等,但总觉得我像只井底之蛙,被圈在了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直到读到这本书《视觉传播》,拿到手我就囫囵吞枣的先看了一遍,美其名曰“先睹为快”,然后,再从头开始,慢慢品读,细细消化。看完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如作者治学般严谨;又要仰望星空,坚持信仰,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本书的作者张浩达先生,从他的简介中不难发现,与其说他是一位在视觉传播方向颇有研究的学者,我更愿意认为他是一位执着于内心信仰的艺术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星空下的守望者”。因此,作者作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和他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这本书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与文化气息,极具易读性。本书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书名中的:媒体“信息”、艺术“认知”应用“解读”。这三部分按照一个从理解到应用的逻辑顺序铺展开来,既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顺应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又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视觉传播》不是那种教条性质的有各种可以画下划线并且用来背诵的名言金句,恰恰相反,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个例子都经得起推敲和斟酌,发人深省。例如“i see ≠i know”这个例子。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眼见就一定为实吗?作者通过一副名画《画家与镜中之妻》(作者 萨尔瓦多*达利)向读者层层展示了看到的并不是你所知道的。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看此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时的闪现《达芬奇密码》。因为看达芬奇密码时就被里面神秘的符号给吸引了。于是,在读完本书之后又找来《达芬奇密码》,利用《视觉传播》中学到的东西来分析解读书中的符号信息。我想,作为一名广告人,要想将图形图像这种符号信息运用得当,达到好的传播效果,那么精通“符号学”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除此之外,本书不仅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还可以作为一本学习宗教和艺术知识的百科全书。书中通过对《圣经》故事的视觉呈现解读,带我们走进一个神秘肃穆的世界。比如,沙画作品《创世纪》,拉斐尔的《圣母像》,影视作品《圣女贞德》等,作者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我们揭示了视觉信息的运用与解读方法,使得一本实用工具书毫无说教气息,而是生动易读。
  本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广告这样一个领域,而是透过符号,透过视觉化的信息带你走进更广阔的天空。你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但是你知道当把这个故事做成分镜头,并且打乱镜头顺序,重新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吗?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层次,因此“知道的多,看到的多”。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有的人看了《红楼梦》宁愿喜欢那个喝酒撒泼的焦大也不欣赏“世外仙姝”林黛玉。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视觉传播从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悄然走向大众传播领域,只要谈到“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眼球经济”等,都会设计到视觉传播这个概念。因此在开篇中我说到的作为一名学习广告的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前读到本书真乃一大幸事,既可以为我的毕业论文作为参考,又可以为我将来参加工作作为指导。因此,无论你是从事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或是广告策划等领域的白领,还是与艺术相关领域的学生或者对艺术设计的爱好者,这本书绝对是你“充电”的不二选择!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