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沃森自传里面看到的美国文化元素(上)_父与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父与子 > 从小沃森自传里面看到的美国文化元素(上)
黛茜的雏菊 父与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26 14:01:56

从小沃森自传里面看到的美国文化元素(上)

其实书还没看完,读了一大半,看到小沃森才当兵回来准备进入IBM工作。之前的一大本书都在介绍小沃森的家庭背景和其他的一些事情。我更喜欢把这本书当作传记来读,而不是经管书籍。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你如果管理一个企业,因为毕竟是一个美国人的自传。我自己也有很多的美国朋友,有的时候我真的很好奇美国人做事情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因为真的和中国人很不一样,不仅是不一样,而且很有道理。

书中有几点我把书页折起来了,下面就小小的总结一下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几点好了。

1.并不是只要有钱,你就不用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用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成长的经历不论有钱没钱都是必须要自己去了解的。从这本书里我们也看到小沃森自己并没有因为父亲有钱,就一下去了IBM工作,他喜欢飞行,选择了去当战斗机机师,而且他自己也从这段经历收获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可以想象小沃森就算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他自己的一生也是有意义的,他知道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从小沃森后来的生活中看到,他早早的就从IBM退休去做喜欢的事情。真的需要承认,有的时候金钱真的不能带给我们所需要的一些。(在本书的第四章也介绍到沃森的成长经历)

2.美国人的教育方式:P8-9:”经由这些责罚,我迅速的有了公正,公平的意识,在我看来责罚是全无道理的。”
我很欣赏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自己在中国的家庭长大,我见到太多父母把自己的气发泄在孩子生上,要么就是父母太忙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管,导致中国的孩子性格多多少少要么没有多少自尊,要么太自我。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一样,他们会在孩子做错事的基础上责罚孩子,并且教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的朋友在每次责罚完孩子后,会跟她的孩子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教导你。

3.美国人的金钱观:P20: “他一秒钟也不曾有过存钱的念头或者是担心钱的想法,他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须舍得。当手头吃紧的时候,他从来也不会恐慌,我觉得他的头脑永远也不会被这样的想法占据:自己再也挣不到更多的钱了。”
            “在父亲眼里,钱财只是个单纯的工具,他用来表达慷慨,用它来巩固自己的家庭和公司,用它来让自己一路向上的征途走的更轻松顺畅些。”
这几乎就是我见过美国人的金钱观事业观了,我认识的美国人可能很多也没有对自己人生和事业有非常好的规划,但是他们不介意自己工作一辈子,对钱也没有出现过很焦虑那种状态。

4.美国人的家庭观:详见第三章。我一直都很喜欢传统家庭的分工方式,女性能够在家里“相夫教子”。可能因为我自己成长的经历,我的母亲非常的强悍,造成我的性格特别的害怕conflicts。在我目前认识所有的人当中,只要是母亲强悍,我觉得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缺憾。而且强势的女性的婚姻一般都不是很好。也可能是我的婚恋观念是建立在圣经上的,所以我对女性被造时候的角色有特别的偏向。但是我知道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大部分的美国女性是在家自己教自己的孩子的,就像沃森的妈妈一样,淳朴,节俭,抚养孩子,甚至沃森的爸爸也可以从母亲那里学习一二。

5.老沃森教小沃森的经验(待续)
6.从小沃森谈恋爱看美国人的恋爱观(待续)

这两天在教会,遇见了一个14岁小男孩得了很深的抑郁症,他的父母把他带到教会和我们一起玩。如果你还是个年轻人,或者你有年轻人在你的身边,你可以把这句老沃森跟小沃森说的一句话讲给他们听:“不管怎样,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大的转变时期,没有人能顺顺利利,一点都没有问题的度过,所以没必要担心......不过有一天,你会破茧成蝶,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最后毕竟这本书是跟经济管理有关的,所以在这里我简单的提一下。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IBM的成功是跟战争有很大关系的,美国政府成为IBM的消费者在多次战争中。要成功还是要看趋势,是雷军说的”暴风来了,猪也能飞起来么"。其中书中介绍了IBM是怎样让政府成为最大的采购商的具体过程还有各种背景。毕竟作者自传,小沃森也自己经历也当时的各种的一切。如果有兴趣的话,就买来看看吧。书的印刷质量真的不错~喜欢IBM的也可以珍藏了。

我准备把这本书送给那个小弟弟:)
最后感谢芥末酱,帮你做好事情去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