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手下的圈套——读《正道诡道》_正道诡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正道诡道 > 猎手下的圈套——读《正道诡道》
scpyf 正道诡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5-27 15:05:52

猎手下的圈套——读《正道诡道》

读完这部《正道诡道》,有两个字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内心——策划。这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一刻不在谋划的一件事情。策划着商业战场的利益,策划着一个人或更多人的生存状态,策划着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林林总总。
  《正道诡道》是彭一峰既《赵子龙打工记》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与之前纯文学的小说相比,这部以商业策划为背景的小说可以算作是他的转型之作。我不敢断定这种转型的对与错,或者说是成功还是不尽人意,但从我个人的阅读喜好讲又更愿意读纯文学的小说。然而考虑现在的文学市场,商业小说的确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正道诡道》这部小说从文本来讲,我认为是一部值得看的小说,而且是一部看了之后会有很多收获的小说。这就是文学展现的力量并体现的核心价值,读者可以从中吸取需要的丰富养料。
  一、 小说的现实性
  小说是一门艺术,它是生活的缩影,更是生活的艺术化提炼。脱离了生活就离开了现实的场,如此小说就如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涂有一个空壳的躯体。
  《正道诡道》这部20万言的长篇小说围绕主人公梁良在一个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时机接到一个猎头公司的应聘电话,他从深圳一家小企业跳槽到电器行业的龙头中,展开了一个曲折的职场策划故事。梁良本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打工者,通过自己的打拼直到拥有一番不错的事业。小说以一个底层打工者的视角审视当前社会、都市、职场、人性的深层含义,到最终回到中国人传统的落脚点——落叶归根。在一连串的策划碰撞中,梁良心灰意冷地回到久违的家乡寻找心灵的慰藉,可是现实并非让他如愿以偿,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静和反思后他又重新回到城市的中央。梁良其实是矛盾的,他的矛盾却正体现出当前在城市中许多打工者的一个共同的情怀——家乡已经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家乡了。其实我们都回不去了,当我们从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回去的路已经在商业的社会中悄然改变。这正如小说的女主人公廖融冰对梁良所说的,“梁良,听我劝一句,你不必较真,这是资本的世界,资本左右一切,在资本面前,我们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虽然有些事情在我们个人情感上有千个万个不愿接受,但我们改变不了。反正改变不了,还不如面对现实,学会享受。”
  现实的残酷就在于即使生活并不是我们所想的,但生活依然需要去继续,去面对。当你不可抗拒的时候,你要选择享受,享受的不是快乐,而是寻求快乐过程中的痛。这是时代的痛,也是现实中真实的痛。
  二、 古典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回归
  与历史小说不同,商业小说中一般很少涉及到古典文化的出场。但《正道诡道》这部长篇作者却在叙述的过程中引出了许多的古典文化精髓。在小说开头的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商战风云中的传奇故事,《孙子兵法》在(营销策划)实战中的应用。”而后在小说的多个章节中都有出现《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作者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融入到小说文本之中确实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如小说中第12篇中对《孙子兵法》“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阐述实在是精辟,而且兵法商用,可谓是融会贯通。
  当然整部小说中仅仅以《孙子兵法》论还显示不了作者想用现代小说手法再现古典文化精髓的想法。众看全部我们又不难发现这样的“古迹”随处可见。如第15章中的庄子《逍遥游》的理解,第十七章中的《唐才子传》和古典《红楼梦》,以及后面第30章对老子的解读,无不都是对古典文化的一种意识回归。当我们都在为商业而商业时,作者已开始回首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种觉醒其实只是小说家在小说文本中的一个提醒。当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意识到当前社会形态下对传统文化所处的尴尬情景,蓦然回首的一刻,你是否能感觉到一种用心良苦。
  人们常常迷茫于自己脚下的路,但殊不知若干前的先辈已然将自己的解决之道融入了他们遗留下来的文化之中。放弃意味着一种背叛,也是一种悲哀。我们作为读者应该庆幸于自己在阅读这样一部作品的时候认识到这一点。传统的回归,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
  三、 商业大战中的策划专家
  无疑这部小说是以商业为背景的,我们在小说中寻求纯文学的足迹的时候,不容忽视的一点仍然是商业,是小说的最主干——营销策划。
  市场上有很多的策划大师的专著,每一本也是讲得头头是道。然而当你合上书,闭上眼回想又感觉什么都不是。理论没有实践往往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价值。而《正道诡道》却的的确确又是一部实战中的策划专著,虽然它是以小说为载体,但整个的故事情节的转开无不是围绕着策划营销在叙述故事。
  策划是一个猎手下的圈套。然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梁良虽为一个策划的专家,本以为自己是设下“圈套”的人,到最终还是败在更大的“圈套”里。这就是社会的现实,这就是策划的魅力和精髓。有时候,我们感觉梁良在这样一场策划的大战中是一个强者,实际上在打工这个主题下的梁良也不过是鳄鱼老板手上的“一颗棋子”,而当前社会中的打工者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棋子”的命运呢?事业,爱情,人生,朋友,金钱,权益都成商业策划中的可悲元素。和廖融冰的爱情可歌可泣,和韩玉琢的爱情有喜有忧。当然爱情的主题在小说的整个情节中似乎没有占据更多的成分,犹如看李连杰的电影一般,爱情总是像个精灵一般若隐若现的出没着,这是小说的不足抑或是作者故意的情节安排,我们不得而知;樊丽最后的忘恩负义无不张显着这个社会和都市人性的凄凉。活着视为策划,死亦是策划后的结果。
  无意于更多阐述营销策划中的“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广度营销、深度营销、事件营销、品牌壁垒、公关危机、间谍、反间、消费心理学、商业联盟”等专业应用。作为一部小说,我以为更多需要读者去思考,去体会这其中作者给予大家与众不同的精神享受。
  我常常思考究竟一本什么样的小说才算是一本好小说?从读者的角度讲,我觉得还是从所获所得去体现和证明。因为当你读了一本书或一部小说后获得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然后你运用它通去解决了自己身边的问题。这样一本书,这样一部小说,我想说:“它值得你读,值得你看,也值得你思考和拥有!”
(转)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