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很大,思路清晰_先天,后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先天,后天 > 信息量很大,思路清晰
weimin 先天,后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18 10:09:58

信息量很大,思路清晰

涉及到基因与达尔文的普遍,高尔顿的遗传,詹姆斯的本能,德佛理斯的基因,巴甫罗夫的反射,华生的联想,克莱普林的历史,佛洛依德的塑性经验,博厄斯的文化,杜尔凯姆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力量,皮亚杰的发展和洛伦兹的印刻。
关于基因本身也讲了很多实例,包括启动子到钙粘蛋白等概念。

关于这本书一直想在写点什么,恰好看到这篇博客
先转过来共享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ab9d50100n5fy.html
刘夙的网志:
    如果要问我英国最好的生物学科普作家,第一当然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第二则是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马特·里德利的科普好在哪里?我举一个细节大家就知道了:从1993年出版第一本科普《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演化》(The Red Queen: Sex and the Evoluation of Human Nature)以来,到2010年,他总共只写了6本科普,也就是说,平均每一本要写三年多,由此可以想见每一本精心写作的程度。
  这6本书中已经有4本翻译成中文,除了《红色皇后》之外,另3本是《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The Origins of Virtue: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1996)、《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1999)和《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Nature via Nurture: Genes, Experience and What Makes Us Human, 2003),还有两本尚未翻译出版的是《弗朗西斯·克里克:遗传密码的发现者》(Francis Crick: Discoverer of the Genetic Code, 2006)和近著《理性的乐观主义者:繁荣如何进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 2010)。前四本的中译本我都看过,《红色皇后》和《美德的起源》译得较差,而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出版的《基因组》(刘菁译)和《先天,后天》(陈虎平、严成芬译)则译得较好,陈虎平甚至还不厌其烦地添加了大量的译者注,多少让人觉得他是把读者当小学生看待了。
  幸运的是,我认为这后两本书很可能也是里德利迄今为止最好的科普作品,尤其是《先天,后天》,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英式生物学科普的“终结”(英end,德Ausgang)。“终结”这个词在汉语中可能有一点贬义,但在西方语言中往往意味着一个事物发展的顶点,比如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主要说的就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代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福山的名文《历史的终结?》更是在赞美自由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最完善阶段。所以,如果你想领略英式生物学科普的最高水平,不妨从里德利这两本书开始。说到这里,插一点花絮:我曾经问过某科学记者是否看过里德利的《先天,后天》,我本来以为他一定看过,结果他不直接回答,却说什么在西方,类似内容的科普有很多。由此我便知道了此人的真实水平——无论业务上的还是人品上的。
  《先天,后天》的基本论点是:人类个体发育既不是完全由先天(基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经验)决定的;真实的情况是,基因是个体发育的内在动力,而经验是个体发育的外在约束,尽管个体发育是由基因直接指导的,但是所有这样的指导都要受到经验的制约,因此先天总是“经由”(via)后天起作用。这样一来,人类个体发育的原因便只能是先天和后天的协同作用,任何极端的先天论和极端的后天论都是错误的。
  这个论点看上去很简单,但不幸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学者都不免要陷入某一种极端中,要么是极端的先天论者,要么是极端的后天论者。里德利在书中介绍了提出“支配整个20世纪的有关人类本性的主要理论”的12位学者的观点,其中4位属于先天论阵营(或者其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先天论的发展),即高尔顿、威廉·詹姆斯、德弗里斯和洛伦兹,6位属于后天论阵营,即巴甫洛夫、约翰·华生、克雷普林、弗洛伊德、迪尔凯姆(或译涂尔干)和博厄斯,只有2位是比较中立的,即达尔文和皮亚杰。通过逐一介绍这12位学者的观点(顺带也介绍一些和他们的生平相关的八卦),里德利告诉我们,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把握到了真相的某一部分,只是因为历史局限性,没有看到真相的其余部分罢了。所以,当里德利介绍先天论者的观点时,他就用最新的神经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证据着重指出先天必须在后天的约束下才能起作用;当他介绍后天论者的观点时,他又用同样新的科学证据着重指出后天必须以先天为基础。最终,这12位学者的观点便都统一在“先天经由后天”的综合性理论之下。有了这个综合性理论,我们在21世纪便不应该还像在20世纪时那样片面、偏激地理解人性,更不应该继续创造一切不顾事实的乌托邦了。
  正如本书中译本“译后记”所说,先天和后天的争论,反映的实际上是一个基本的科学哲学问题:因果关系是什么确定的?从经验论出发,我认为因果关系和宇宙的层次或人的感官所不能及的事物一样,虽然含有客观成分,但本质是一种主观构建。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必然有无数个原因(比如划火柴使之燃烧,不光要求相应的物理化学定律,还要求要有划的动作,要求火柴头不是湿的,要求火柴头周围有氧气……直至要求整个宇宙事先存在,科学研究只能是从这无数个原因中挑出个别原因重点研究罢了,而这个挑选的过程本身就暗含了某种价值观在里面。
  同样,个体发育也有无数个原因,其中一部分属于先天,另一部分属于后天,在先天原因里还可以区分“直接因”(即基因的具体表达、调控过程)和“最终因”(即这些基因是如何演化出来的)。先天论无非是说,先天的原因比后天的原因更重要,所以他们宁可只挑选出先天的原因来研究;而后天论无非是说,后天的原因比先天的原因更重要,所以他们宁可只挑选出后天的原因来研究。但是,他们凭什么就认为先天一定比后天重要,或后天一定比先天重要呢?答案是因为他们事先抱定了某种价值观,他们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对各种原因作出挑选的。至于这种事先抱定的价值观,那就人人不同了,而且往往受到学者所处文化、时代的深刻影响——比如动物习性学的奠基人、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洛伦兹,就信仰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主张人的种族先天有别,因此洛伦兹成为先天论的积极鼓吹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理,“先天经由后天”这样的综合性理论背后也有暗含的价值观,这就是科学功利主义。在科学功利主义看来,最有解释性和预测性的理论就是最正确的。里德利的科普著作中主要弘扬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有生物学特色的科学功利主义。当他竭力运用比道金斯多得多的手段(不管是名人八卦还是对书中枯燥内容的自嘲)弘扬这种科学功利主义的时候,他的科普就实现了英式生物学科普的终结。
  然而,正如顶点意味着不能再高一样,终结也常常意味着某种局限性。里德利的局限性在于,虽然他对于社会科学比较熟悉,但是他在针对社会科学问题发表看法时,仍然不可避免要带有先验的偏见,并在这种偏见主导之下有意无意只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于是他最终还是背离了自己一直鼓吹的科学功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本书最后一章(第十章)他对进化心理学理论的取舍上。比如,进化心理学有不少实验表明肤色是重要的区分自己人和异己的依据,但里德利对此视而不见,光是根据另一项实验的结果,就认定种族主义很容易打破,这不能不说是一厢情愿。再如里德利对专才统治(meritocracy)颇有微词,认为上层阶级中的男性会被下层阶级中的美女吸引,这种通婚将打破高智商人群对上层阶级的垄断,因此专才统治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在这里里德利批评的仅仅是专才统治的一种,即先天式的专才统治——高智商人群和低智商人群各自繁衍,前者始终统治后者。问题是还有另一种专才统治,即后天式的专才统治——下层阶级的高智商个体将不断被选拔到上层阶级,同时上层阶级的低智商个体也将不断被淘汰到下层阶级。驳倒先天式的专才统治,并没有同时驳倒后天式的专才统治,也就最终没有驳倒专才统治理论。
  但里德利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了替自由主义经济学辩护,他在几本科普中都鼓吹个体发育中的“生态位挑选”造就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保证了文化的迅速兴起,最终使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动物。这个观点不能算错,但是用它来支撑自由主义经济学,还是太天真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致命硬伤在于它假定人类个体具有经济学理性,而进化心理学早就揭示出这并非事实。对进化心理学颇有了解的里德利,居然无视这些研究成果,在2010年的新著《理性的乐观主义者》把“社会分工促进文化发展”的观点敷衍成书,以为只要我们坚持科学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人类社会就能永远繁荣,这只能说明他头脑中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实在是太顽固了。我还没有看这本书,但猜测它应该是里德利写得最差的一本科普。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如果中国的那些“科学主义者”的人文水平能有里德利的一半,我就要“感谢国家”了。当这些人一面从里德利等文理兼修的科普作家那里受到有限的哲学教育,一面又嚷嚷着“打倒哲学”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到,中国多是这样的科普读者,比中国没有里德利一样优秀的科普作者更加可悲。

 

2010.12.01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信息量很大,思路清晰”的回应

西多夫 2016-05-29 23:45:28

评价得很好

里茨钻石 2015-10-08 13:54:20

这书写得不错,这书评更好。评者从某科学记者的一个回答推出其人品有小瘕的作派太对我胃口,我也附议一段吧:作为一个对生物学有兴趣的门外汉,对本书所讲的科学观点、科研故事、科学家轶事都只有叹服精彩的份,但正如评中指出的,作者露出了一些偏见的马脚和个人偏好的低品位,限制了本书给人的信服感和本书的思想品位。比如作者在某些段落离开主题去写科学家的八卦,这些段落中作者活脱脱一副长舌男嘴脸。所以再看到“如果没有女人,这世上所有金钱都没有用”这种侮辱理性、男性荷尔蒙发骚的话(不能性交就否认经济存在的必要性,这是处于性苦闷中的中学生说的牢骚话吧),已经不太惊讶:哦,这作者毕竟只是个写科普的,你能指望他多严谨多理性呢?写到这里,明显作者荷尔蒙high起来,以致脱开了科普作品的语境,让读者隐约可以窥见作者长舌八卦后讲黄段子的私人状态,这让作者的形象显得更open更亲民,但也从科学理性的层次上滚滚跌了下来。

weimin 2013-08-19 11:41:39

缺点什么,是不是写得早呢?
手边没书,不知道原版是哪年了
这几年相关学科有不少进展

行者老孙 2013-08-18 23:50:25

说的很多,似乎也很对。但总觉得少点儿什么

weimin 2012-02-07 11:41:23

书评部分转自刘夙的博客,对自由主义的评论那部分我也和你一样不赞同。
不过《理性乐观派》我看过后还真是有点失望,好像讓刘夙説中了

EPA 2012-02-06 18:53:58

我认同你对这本书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在一个书评讨论主义不太合适。因为自由主义经济学既然有这么多人相信,可见在逻辑上是没有明显谬误的。你所说的致命硬伤只是自由经济的一个问题,但是并不致命。

素问 2011-11-29 18:40:34

我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