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箭》——时间终究一去不复返_时间之箭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时间之箭 > 《时间之箭》——时间终究一去不复返
史坦尼斯 时间之箭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2-19 03:02:28

《时间之箭》——时间终究一去不复返

生活在三维空间里的人类,往往已经习惯了把空间当成虚无,然而三维空间的存在本身就是宇宙一个美妙的巧合。生活在流逝时间里的人类,更不能想象时间不流逝时候的样子——唯独原始部落的人们,时间对于他们几乎没有意义才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但是一个愿意去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的人,一定不会吝啬于把自己的一些脑细胞贡献给类似于世界的维度是什么、人生流逝的本质在哪里这样的元问题的。那些千年来被我们称为智者的宗教、哲学,无一不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可是他们的回答,固然智慧有余,却实证不足,对于现在的人们多少缺乏说服力。当年的先知们还能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让信徒无条件地信任自己,可是一旦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时间观碰撞的时候,没有可见的实证就未免太不走心了一些。的确,我们太过习惯把时间的流逝看作是一种自然,而从来没有思考过时间的走向意味着什么。那些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们,似乎也没有真正就这个问题得出可靠的结论。以至于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所认可的时间流逝方向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方向而已。而本书的作者则引经据典地反驳了这种理论,因为如果用唯心主义来解释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时间维度,一切则又显得有些不太走心。
实际上答案并不少,其中最明确的那一个,简单得出奇——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实话,当年学物理化学的时候,看到熵这个概念,再联想到熵不断增大到热寂的那一天,心里竟还有一丝悲凉。而其他的几个时间流逝的证据,就更加深奥一些,但也不算是不知所云的内容:混沌、演化的方向、K介子的衰变、光的传播偏向都在为时间流逝的方向做背书。承认自己没有最终能够全部看懂也不是那么丢人的事情,毕竟那么多投身物理和哲学的专业大神都常常会得出谬误的结论。的确,从20世纪以前的物理学研究成果来分析,时间的流逝实在是不内含在其中。牛顿定理给出了一个无比清晰的机械化的世界,可是这个装置正转反转都可以用牛顿定理计算。时间数轴的向左还是向右,对计算结果的符合性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麦克斯韦方程是牛顿方程姊妹,它也没有能够给出时间的定义。相对论虽然蕴含着光速、时间、质量、能量的互相关系,甚至包含了牛顿力学,却还是没有能够给出时间的流逝的证明。光速虽牛,可在和时间在一起计算时,时间的正走反走与之又有何涉?但是一旦熵出手,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如果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认定为我们所在这个宇宙的普适定理的话,时间的流动方向就是一定的:那就是朝着事物逐渐变得破败无序的方向行走。混沌现象的发现更使得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必然。在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中具有绝对对称性的事件,在混沌的世界里变得一文不名。人没有办法无限精确地确定混沌的初始条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把它的未来推演出来,这件事情只能交给时间来做。也就是说,在混沌的世界里,以现在为原点观察时间,过去的路经只有一条而未来的可能却有无数种,时间的对称性消失了。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刘慈欣的《三体》选材有多么高大上。可怜的三体星人在这个混沌的星系当中,也许是宇宙间对于时间的流逝最有发言权的种族。
但是热寂的存在与否本身还是存在争议的,在整个宇宙死去的过程当中也未必不会有一些起起伏伏。正如生物最终都是要走向腐朽,可是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悲欢离合起伏涨落总是免不了的。诸如BZ震荡反应、生物演化这样的反第二定律事件,似乎就是受到了混沌的控制。这一点,还是给了人类一点小小的希望呢。写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罗胖的一句话:世界上哪有什么大趋势,再差的形势下也能走出赚钱的人。
当然,最后吐槽一下,这本书的翻译真的挺糟糕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